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蔡少亮、張秋蓮攝影、編輯。本文篇幅較長,詳細的介紹了花都湖的前世今生及主要特色主題園區,值得一讀。)

廣東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廣州市花都區,由原花都湖和花都溼地整合而成,全長6.68公里,總面積為240.6公頃,其中溼地面積為169.3公頃,溼地率為70.3%。是一個集自然山水生態景觀與花都歷史人文景觀於體的大型綜合性市民公園。這裡有集生態保護、環境教育於一體的濱水綠道;有集觀光、遊覽、健身、娛樂於一體的遊憩綠道;有集展示、傳播、參與於一體的文化長廊。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今天的旅程,就從位於新華路的城市廣場(花都湖廣場)開始吧!這裡,也是花都湖溼地公園的正門。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廣場上的導遊圖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從廣場往南走,見到一片開闊的湖面,湖中碧水盪漾,湖邊垂柳搖曳。誰能想到,這裡是由原青石海石灰廠遺留的採石場巨坑改造而建的,最深處有110多米。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在廣場上向湖的南邊望去,左上角是水泥廠遺址。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繼續向南走過觀湖橋和新青大橋後,轉向西走,就可見到新青水泥廠遺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一帶集中了三間水泥廠。在九十年代未,因城市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從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大局出發,政府毅然關閉了這些水泥廠。如今,舊廠房斑駁的牆壁、遺留的窯爐和煙囪,在一片青山綠水中顯得別具特色。遺址保護的不錯嘛,點贊!如果能改造成類似紅磚廠創意園或文創基地等,那就更好了。或者,開間咖啡屋或茶室,遊客到此歇腳小憇,也蠻不錯滴。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再繼續往西走10分鐘左右吧,當看到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築群時,就到達花都湖的核心區域了。這裡彙集了花都花園、嶺南園、世界國花雕塑園、花都閣、兒童遊樂中心和桃花灣等特色主題園區。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南面的青石嶺山上,矗立著一幢六層嶺南仿古閣樓,這就是在去年剛完成主體工程的花都閣(花都博物館)。這裡將成為展示花都人文歷史,風土人情的一個窗口。因外部工程及館內裝飾、佈置仍未完成,所以花都閣暫未對外開放,只能在外面拍拍照。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據花都區政府的公告稱:為充分展現花都的歷史文化,擬在花都閣東立面基座和西立面基座雕刻花都區歷史人物。經區專家評選會及市民專家學者意見,評選了駱秉章、洪仁玕、洪秀全、黃曍等13名先賢候選人選。

飛簷斗拱,雕樑畫棟,繪製精巧,氣魄雄渾。

門外一副對聯上書:

花作媒人,春秋自有傳香手

都成見證,山水皆生載物心

仔細品讀,才發現這原來還是一副嵌頭聯(也叫藏頭聯)呢,上下聯的頭一字分別嵌進“花都”二字。不知是誰寫的,有才!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原路折回,走進嶺南園。它是以嶺南古代園林精神為基調,建築風格為依託的連片傷古建築。園中假山蓮池、花木與亭臺樓榭有機結合。作為遊客服務中心,這裡還經常舉辦各類盆花、盤景展、書畫、攝影展以及非遺文化傳承展示等文化文藝活動。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偷偷加點料,插進兩幅以前拍的嶺南園夜景,流光溢彩,會不會覺得嶺南園的夜景更美哦?)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走出嶺南園,會看到《花都花園》石碑。這裡一年四季都是花的海洋,隨著季節的轉換,梅花、玫瑰、月季、長春花、鳳仙等花卉輪番登場,是賞花、拍照的好去處。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不遠處的世界國花雕塑園,有展示中、英、法等國民族風情、文化特色(如中國的牡丹、俄羅斯的套娃、澳大利亞的考拉等)的近二十組各國國花雕塑單體。這些國花巧妙的融入園林中,周圍鮮花環繞,使園林更具國際色彩。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澳大利亞園《路遇金合歡》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澳大利亞園《路遇金合歡》

俄羅斯園《歡樂的套娃一家》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俄羅斯園《歡樂的套娃一家》

加拿大園《因紐特人的遠眺》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加拿大園《因紐特人的遠眺》

湖邊,就是桃花灣。現在不是桃花開放的季節,沒什麼好拍的,只好曬出以前拍的照片來引誘你了。

以桃花為主,山水環繞,風景迷人,桃樹滿山。優美的湖岸風光與成片桃花林相映成趣,增添了別緻的浪漫情懷。

每逢春節前後,桃花盛開,奼紫嫣紅,遊人如織。

“桃之妖妖,花之嬌嬌。粉靨俊俏,紅腮窈宨”(這是我在2017年1月份寫的,也曾發表在本頭條號上)。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踏上一旁的湖西棧道,經探花橋,折回湖北。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棧道多,是花都湖的特色。花都湖的湖面上,幾條棧道逶迤伸向遠方,棧道兩邊生長著形形色色的水生植物,尾尾魚兒水中游,徐徐清風撲面來。沿著棧道漫步,是一種詩意的舒爽。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湖中的草甸。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走過棧道回湖北後,沿著湖邊向西,很快就會看到這座“翠湖亭”。亭榭多,這是花都湖的又一特色。花都湖有十八座亭榭,且亭亭有楹聯。2015年,由中共花都區委宣傳部、花都區文廣新局、花都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花都區楹聯學會承辦的《花都湖亭榭楹聯徵集大賽》,面向海內外徵集楹聯作品。通過這次楹聯徵集大賽,徵集到不少楹聯佳作。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這是獲得優秀獎作品:

翠湖亭

日暖花都,自在穿萍魚擺尾

風清柳岸,悠閒對鏡鳥梳頭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繼續向西大約走半個多小時,來到另一個主題園區—新雅廣場。遠遠的就能看到湖岸邊高矗的燈塔。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城市人文景觀微雕石柱群。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洪秀全故居。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資政大夫祠古建築群。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穿過廣場,就來到花都湖最西邊另一個景點—蕉林溼地。

它保留有成片的蕉林溼地,凸顯了嶺南蕉林魚塘的鄉土景觀,豐富了山林景觀。其中,物種豐富,自然景觀變換較為多樣,四時花景不同,風貌有異,不僅具有調蓄水源、調節氣候、淨化水質、保存物種、提供候鳥棲息地等基本生態效益,同時還具備環境教育和生態休閒等社會效益。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走進花都湖國家溼地公園

至此,愉快旅程結束,特送上拙作《花都湖溼地公園賦》

漫步溼地,心曠神怡。

天藍水碧,幽徑逶迤。

花紅草綠,蝶舞鳥啼。

魚翔湖底,蝦躍清溪。

風光旖旎,能不讚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