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達夫的故事6—舊書鋪

郁達夫的故事6—舊書鋪

蘇立軍

郁達夫的故事6—舊書鋪

郁達夫從小就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1910年暑假,家裡的一隻禁書箱被打開,從中讀到了《石頭記》和《六才子》兩部書。

1911年暑假,因思家頗若,他從嘉興回來路過杭州又住了一日,看看口袋裡的錢還有一點盈餘,就到梅花碑的舊書鋪去買了一大堆書,其中有幾部書讓他的“暑假過得很快活”!一部是黎城靳氏的《吳詩集覽》,因吳梅村夫人也姓鬱,就莫名地感到了一種親熱。一部是無名氏的《庚子拳匪始末記》,從戊戌變法說起,說到六君子的被害,李蓮英的受寵,聯軍的入京,圓明園的被焚等,使郁達夫滿肚子激起了義憤。還有一部是署名曲阜生魯陽孔氏編定的《普天忠憤集》,甲午前後的章奏議論,詩詞賦頌等慷慨激昂的文章收集很多,讓郁達夫覺得中國還有不少的人才,亡國大約是不會的。郁達夫夢想著能做像吳梅村那樣的大詩人,或者能逢上甲午庚子那樣的大難,去嘗一嘗衝鋒陷陣的滋味。

就在這一年的暑假,郁達夫不去嘉興重又轉入杭州府中。但在入學之初,他成了一個不入夥的孤獨的遊離分子,得到“怪物”之名並愈傳愈廣。而郁達夫只把他的感情、時間和精力轉向書本,由零用錢節省下來的幾個銅錢成了他買舊書的唯一源頭活水,時在杭州街頭舊書鋪間常常會出現一位孤獨的少年學子。

那時候,杭州的舊書鋪都聚集在豐樂橋、梅花碑的兩條直角形街上。每當星期日的早晨,郁達夫在床上就已經在盤算了:這一禮拜需要多少伙食費,又怎樣再節省一些下來,又怎樣才能買到最經濟最有用的書籍。每當此時,他的臉上便會洋溢著一種快樂!書鋪雖然不多,但書籍是豐富的,舊書更是經濟實惠。但對於郁達夫來說還是要撿了扔,扔了撿,愛不釋手時也得權衡再三,讓最少的錢發揮最大的效用。於是徘徊往復,稽延得久了,就會趕不上回校吃午飯。

於是,郁達夫就怏怏地來到羊湯飯店隔壁的小麵館去吃一碗清面,心情卻是既愧恨又欣慰,恨的是一碗清面的幾個銅子的浪費,快慰的是一邊吃麵一邊翻閱書本時的那一剎那的恍惚,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所感到的一樣。

仰臥在床上,他手捧著一本本從舊書鋪所獵獲的半新不舊的書籍——《留青詩集》、《西湖佳話》、《花月痕》各種傳奇雜劇等等,他真想一口把它們吞到肚裡,不管有沒有欣賞到書的好處,但那一種朦朧的回味,已彷彿喝了幾十年陳的醇酒一般陶醉了。

郁達夫的故事6—舊書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