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隊和俱樂部的層面分析國足正確的歸化之路

前不久的世界盃預選賽,中國隊客場1:2輸給“勁旅”敘利亞。賽後裡皮辭職。對於裡皮主導的國足歸化政策,也引發了爭論,歸化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弊?

我們從國家隊和俱樂部的兩個層面去分析。

1.日本模式

1.1日本模式的發展道路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中日兩國幾乎同時開啟職業化的道路。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日本隊已經完成質變,成為亞洲一流強隊,日本足球的崛起有多方面的原因,正確的歸化道路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拉莫斯是日本歸化道路上一名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球員。1990年他首次代表日本國家隊,1992年的亞洲盃他率領日本隊在半決賽擊敗中國隊,最後日本隊獲得冠軍,這是日本首個洲際大賽的冠軍,開啟了日本足球的崛起之路。

從國家隊和俱樂部的層面分析國足正確的歸化之路

拉莫斯

對於拉莫斯的貢獻,日本媒體指出:“拉莫斯的到來,讓日本足球少走10年彎路。”

嚐到甜頭的日本在歸化之路上一發不可收拾。呂比須(巴西人)、三都主(巴西人)、田中斗笠王(日巴混血)、酒井高德(日德混血)就是歸化球員的佼佼者。

從國家隊和俱樂部的層面分析國足正確的歸化之路

1.2日本歸化模式的特點

通過日本歸化球員的發展過程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歸化模式的特點。

  • 一是他們在起步階段歸化的是沒有日本血統但是水平高的巴西球員。比如拉莫斯、呂比須和三都主都是巴西人。這些高水平的球員的加入,幫助日本足球水平迅速提高,從拉莫斯為日本隊效力開始,日本足球只用了八年就打入世界盃,由原來的亞洲二三流球隊一躍成為亞洲一流。
  • 在日本足球的發展階段,日本不再歸化無血統關係的球員,田中斗笠王和酒井高德都是有日本血統的球員。
  • 二是日本歸化球員在國家隊的比例小。從歸化拉莫斯開始,我們看到歷屆日本國家隊裡,歸化球員的比例是非常低的,一般是一到兩位歸化球員。
  • 三是日本足球的發展經歷了“引進來”到“走出去”的過程。

日本足球在起步階段通過引入高水平的外籍球員,在這些高水平球員的帶動下,日本本國球員的水平也不斷提高。98世界盃後日本掀起球員留洋潮。

從中田英壽開啟留洋意甲生涯,日本近二十年來湧現出中村俊輔、稻本潤一、本田圭佑、香川真司、岡崎慎司等大批優秀的留洋球員。

到2018世界盃時,23名日本參賽球員中,有15人在海外俱樂部踢球。

2.卡塔爾、法國模式

卡塔爾以前是比中國隊還差的亞洲三流球隊,但是今年他們卻戰勝了亞洲一哥日本隊奪得亞洲盃冠軍。

卡塔爾足球迅速崛起的秘籍就是歸化,他們亞洲盃的球員有11人是歸化球員,隊中頭號射手阿里是蘇丹後裔。

足球強國法國隊同樣是靠歸化實現了復興。1986年世界盃,普拉蒂尼帶領法國隊獲得季軍,當時法國隊只有一位歸化球員。

之後法國隊走入低谷,法國連續無緣1990和1994兩屆世界盃。法國痛定思痛,決定走歸化之路。1998年世界盃法國足球終於實現復興,法國隊首奪世界盃冠軍。那屆世界盃,法國隊有7名黑人球員,即使是他們的核心球員齊達內也是阿爾及利亞後裔。

卡塔爾和法國走的是球員歸化的另一種模式,他們的歸化球員佔據多數,甚至有人笑稱卡塔爾是“多國部隊”。

但是卡塔爾和法國都很重視青訓。卡塔爾花重金建立了足球學校,他們從亞非拉挑選好的足球苗子加以培養,2014年卡塔爾勇奪亞青賽冠軍。

法國在巴黎郊區建立了“克萊楓丹基地”,這個基地負責青訓,齊達內、亨利、圖拉姆、姆巴佩、博格巴等巨星就是從這裡走出去的。

也許有人會覺得外國的模式不一定適合中國,特別是本屆世界盃預選賽,中國隊在有兩名歸化球員的情況下,戰績糟糕,有人會認為歸化不適合國情,我們可以拿本國的實際情況對比一下。

3.恆大模式

廣州恆大在2013和2015年兩次奪得亞冠冠軍,站在亞洲之巔。恆大這兩次奪冠都是以華人為班底搭配三杆洋槍。

2013年恆大的前場三叉戟是穆裡奇、埃爾克森和孔卡。2015年三叉戟變成埃爾克森、高拉特和保利尼奧。

恆大兩奪亞冠的經歷告訴我們,中國球員搭配三名高水平外援,是可以快速提高球隊水平的。

4.如何找到正確的中國歸化之路?

4.1歸化的必須是高水平球員

從以上三種模式我們可以看出,歸化的球員實力必須強於本國球員,不然毫無意義。

比如日本的拉莫斯,卡塔爾的阿里,還有恆大的三杆洋槍,他們的水平都要遠超本土球員,有了這些高水平歸化球員的加入,才能真正提高球隊實力。

從國家隊和俱樂部的層面分析國足正確的歸化之路

從這點來看,目前我們的歸化是非常失敗的。兩名歸化球員埃克森和李可水平和本土球員相差無幾,歸化這樣的球員根本沒有意義。

不可否認埃克森巔峰時期的水平是要遠遠高於本土球員的,但是他2015年在恆大長期養傷,復出後已經不復當年之勇了,2016年他轉會上港後甚至淪為替補,歸化這樣的球員對於提高球隊有何幫助?

至於另一名歸化球員李可更是雞肋,在國家隊只能打替補。目前具備歸化的球員名單中,只有高拉特值得我們歸化擁有。

4.2歸化球員的數量不宜過多

高水平的歸化球員儘管短期內可以快速提高球隊水平,但是數量不能太多,應該像俱樂部的外援政策那樣,將歸化球員人數控制在3人以下。

  • 一是如果像卡塔爾那樣採用“多國部隊”的方式即使獲得世界盃冠軍,意義也不大,因為以華人為班底取得的榮譽才值得驕傲。
  • 二是如果歸化球員過多,會影響球隊的凝聚力。歸化球員就如同戰場上的僱傭軍,儘管他們為了錢會在球場拼命,但是沒有文化和民族認同感,僱傭軍是不會長期持續地賣命的。

太多歸化球員也會影響球隊團結,比如荷蘭隊儘管人才輩出但是一直只能做無冕之王,就是由於他們不夠團結。

這方面可以借鑑日本,在起步階段歸化無血統關係的高水平球員,等到發展階段,可以歸化有血統關係的球員。

4.3切實做好青訓

無論是哪個國家,最後要取得成功,都要重視本國球員的青訓。

日本隊多年來優秀球員層出不窮,正是得力於他們長期不懈地青訓工作。

4.4球員留洋

引進高水平的歸化球員,是為了提高球隊水平,但是中國足球的發展主要還要靠中國球員。

球員要提高球技,只有到高水平的國外聯賽歷練。韓國、日本多年來稱霸亞洲足壇就是因為他們每年都輸出大批優秀球員留洋,這些留洋球員能力得到提高,國家隊的水平自然得到提高。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和本世紀初,中國足球在留洋方面曾經取得一定成績,當時有孫繼海、楊晨、范志毅、邵佳一等人在國外踢球,國足的水平也正是那幾年處於巔峰。近十幾年來,中國在這方面大倒退,現在只有武球王一人在西甲踢球,而且近幾輪已經淪為替補。

因此,歸化對於國足絕對是個機會,國足能否正確把握機遇,切實提高球隊水平,早日實現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夢想?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