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同學群,不可避免地走向散場

我們在最美好的時光裡相遇,又散落在人海茫茫。

當你同學群不可避免地走向散場

01

但除了工作群和家族群每天在叮叮咚咚響個不停之外,同學群大都已經沉到了消息列表的底部。

甭管是中學群,大學群,還是小學群甚至幼兒園群,他們通通安靜地沉默著,荒蕪得就像從未有人來過。

但這些群剛成立的時候可不是這樣。

失散多年的同學久別重逢,每個人都興奮地打著招呼,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那份熾熱的情感。

開場的主題肯定是懷舊。

誰誰誰宿舍裡睡懶覺被老師抓現行,誰誰誰期末考試不想去幹脆在宿舍玩了半天遊戲的,還有當年無數的苦悶,煩惱以及焦慮,如今都成了笑談。

至於當年玩過曖昧的男孩女孩,也褪去了少年的羞澀與矜持,在群裡放肆開著男女之間的玩笑,不再有任何的忌諱。

這時的同學群很是熱鬧,一不注意,半天的時間就能刷出一千多條的未讀消息。

但熱度通常持續不了太久,共同記憶被消費得差不多後,同學群又恢復了沉寂。

當初有多熱鬧,現在就有多蕭條。

02

同學群的初衷是好的,可以敘敘舊,續續情。

但懷舊總有期限,新鮮也會過期,當往事聊到枯竭,大家才發現,因為多年未見,彼此之間已經多了一道道看不見摸不著的溝壑。

談什麼變成了一個很敏感的事情。

談時事政治?

群裡的體制內工作者,張口閉口長效機制,督導巡視,全國一盤棋,做個好書記。

而那些身在外企,滿口中英文混雜的所謂精英們,又在嚷嚷著什麼全球化,碳排放,能源危機和民粹主義。

談健康養生?

有人信中醫,熱衷各種膏方藥丸,經絡調理,針灸刮痧,有人不屑,說中醫偽科學,跟看手相算命理並無區別,還是要倡導輕食加健身,降體脂穩心率才是王道。

還是談子女教育?

留守家鄉的兄弟姐妹們結婚早,孩子都快上中學,每天忙著算計學區房跟老師攀親戚,正在北上廣辛苦打拼的社畜們長夜漫漫無心睡眠,還在苦惱為什麼找不到令自己心動的人。

人與人聊天有一個共性,就是求認同。本來大家在同一個屋簷下共同生活好幾年,應該是最有共同語言的群體。

可是這些話題在同學群裡談來談去,竟然莫名談出了階層差異。

這才明白同一個同學群,已是兩個小世界。

既然無法溝通,於是只有沉默。

唯一能讓所有人都參與一下的,也只剩下了:

拉票——孩子參加比賽,大家幫忙每天投十票;自己單位評比,搶到紅包的朋友圈轉一下。

廣告——我也在鬥地主你快來呀,我在拼夕夕發現一個好東東快幫我砍一刀呀。

助力——到XX的火車票太難搶啦,需要你助我一臂之力。

還好有這些舉手之勞,支撐著搖搖晃晃的同學情誼,挽大廈於既倒。

03

陳奕迅唱道,為何舊知己,到最後變不到老友。

因為多年過去,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經歷,你們早已沒有了交集。

家鄉定居的同學對大城市拼搏的喜怒哀樂不會產生共鳴,他們不關注房租漲得有多兇,工作壓力有多大,也不明白為什麼這些人嘴上抱怨著996,卻怎麼也不願回老家過過輕鬆日子。

同樣,對外出闖蕩的同學來說,對家長裡短的小城生活也完全提不起興趣,當他們打開對話框發現那500條未讀消息全是類似“今天三點孩子放學明天表弟孩子滿月”時,也只有默默地退出了。

有人喜歡每天發抖音上的沙雕短視頻,還配上哈哈哈的表情,就有人在心裡嘀咕這人現在怎麼這麼庸俗。

有人逛個書店發一張INS風十足的文藝自拍,就有人偷偷鄙視都一把年紀了還裝什麼裝。

建國拆遷分了幾套房每個月只需喝喝茶收收房租,Justin還在創業的泥沼裡痛苦前行。

翠花在蓬頭垢面叫著老公孩子起床時,Gloria已經坐在早班飛機裡打著哈欠,精緻的妝容也掩蓋不住眼角的疲憊。

各自的生活成了平行線,群裡的分享又怎麼會得到默契的回應。

都怪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的老同學也不例外。

當年看個夕陽都能嘻嘻哈哈笑作一團的場景,只能在記憶的角落蒙上厚厚的灰塵了。

當然,平靜的群裡其實暗流湧動。

別看大群無人說話,小群卻是人聲鼎沸。

無需驚訝,一個四十多人的大群分裂成幾個甚至十幾個小群都是很正常的操作。

人嘛,總是有著八卦這樣的生理需求。

大群說話比較顧忌,發個照片別人說炫耀,偶爾賣個慘別人說做作,說個觀點很可能又吵起來。

小群就隨意放鬆多了,幾個背景經歷相同的死黨,可以肆意地諷刺挖苦,插科打諢,還不用在意形象,就算有人@自己也沒有需要立刻回覆的壓力。

如果說大群是一片空白的朋友圈,小群就是私密安全的小密圈。

然而,一個曾經的團結集體就這樣四分五裂。

傷感嗎?大可不必。

只要曾經擁有,又何必在乎天長地久。

我們身邊的位置是有限的,你離一些人近了,就自動離一些人遠了。

有人能陪著自己走完人生,固然幸運,有人自動地在你的生命中退出,那就微笑著說聲再見。

而那個已經一片死寂的同學群,看似凋零,其實大家都以各自喜歡的方式待在群裡,沒有退群。

它是個永遠不會熄滅的燈塔,哪怕你走得再遠,它依舊不停閃耀著微弱的光芒。

甚至在你迷失彷徨時,它都會帶給你一點久違的溫暖。

前段時間,我的中學群裡突然有人振臂高呼,班裡一個同學得了尿毒症,大家趕快行動!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組織眾籌捐款,有人聯繫醫院探望,群裡一句句的鼓勵和祝福刷著屏,生病的同學滿是感動。

同學群又熱鬧起來,雖然沒多久又重新沉寂了下去。

但這足以說明,情誼一直都在,同學沒有散場。

我們在最美好的時光裡相遇,又散落在人海茫茫。

即使現在人到中年,各自為了生活奔忙,不再有徹夜的臥談和同樣的夢想,可歲月的洪流沒能沖淡友情,時空的距離也不會阻隔你我。

只要有丁點的火星,濃濃的同學情就會再次熊熊燃燒。

這才是同學群的終極奧義所在。

當你的同學群,不可避免地走向散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