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媽媽的時間管理術:越沒時間,如何做越多事

職場媽媽的時間管理術:越沒時間,如何做越多事

慶哥

水瓶座辣媽

玩轉廣式煲湯、變美乾貨總結癖

職場媽媽的時間管理術:越沒時間,如何做越多事

上月在朋友圈發我和兒子小湯包在動物園看老虎的九宮圖,不到半小時有過百點贊,加過我微信的讀者留言:“慶哥,怎麼你兒子長這麼大,感覺你說自己懷孕的事沒多久。”

小湯包這個月準備1歲7個月了,小孩子一天不見,模樣如隔三秋,這周面相複製我,下週又似乎剪切他爸,變臉快得像量子波動速度。

無論孩子像誰,他推動我成長的速度是迅猛的。

揹著娃上醫院看病,趁著等號的時間,在走廊的長凳上用手機寫稿,以前寫稿是要安安靜靜在書桌上聞著香薰下筆的,現在只要沒被風吹雨打沒被雷劈,隨時隨地都下得了手。

孩子蛋白質過敏,大便上有血,為了有效監測他的粑粑,我和他爸柯南上身,戴上眼鏡,輪流在紙尿片上扒屎,我們的喜怒哀樂由當天的便便裡有沒有發現可疑的血跡決定。

也許很多人告訴過你,愛一個人時不能失去自我,但是在小孩面前,我甘願失去一部分自我。

獨處或工作時“有我”就行,我的日常可以在“有我”和“無我”中自由切換。

有讀者說自己也是職場媽媽,每天累到劈叉,晚上還要陪孩子玩、餵奶、哄睡,已經沒有自我了,覺得很不開心。

她問我怎麼做到有時間上班、業餘寫作、出書、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外還能有時間帶娃,能否分享我的時間管理術?

我生完孩子一個月後開始更新公眾號文,出了一本書,寫了第二本書,現在迴歸職場,一到五上班,下班回到家照顧孩子,業餘兼顧寫作。

在職場媽媽的時間管理上,我深受生了四個孩子,照拿博士學位的女醫生吉田穗波的影響,她說:“就因為沒有時間,才什麼都能辦到。”讓我很受觸動,這句話看似很矛盾,但實際閃著智慧,結合我們的實際想想,太有閒時,是不是更容易無所事事,越忙做的事反而更多。

我不是完美的媽媽,身為職場媽媽,我也一直在總結經驗,今天膽粗粗地把我階段性總結的時間管理術分享給大家:如何在越沒有時間下做越多的事。

職場媽媽的時間管理術:越沒時間,如何做越多事

職場媽媽的時間管理術:越沒時間,如何做越多事

高度聚焦,時間為你所用

每個職場媽媽都會忙到冒煙,時間只有24小時,但我們又要比其他的人做更多事,怎麼辦?只能提高時間的密度和效度了。

  • 不瞎聊,上班要盡興

很多人說沒時間,其實是太會浪費時間。上班閒聊,下班就拖延。公司得不到你的心,孩子得不到你的人,何苦?

要時間為我們所用,就要集中注意力。上班時,我喜歡安靜地工作,大腦高速運轉,不胡思亂想,用表格把當天待辦事項列出,逐個擊破。

等到下班時,把最後一個任務打勾,以最飽滿的心情打卡下班。

職場媽媽的時間管理術:越沒時間,如何做越多事

上班拼盡全力,下班才高高興興,你開心,孩子才開心。孩子心情好,接下來你陪他玩遊戲、讀書、刷牙、餵奶、陪睡,整個流程會意外地順暢,他早點入睡,你身心解放,剩下的時間可以自由掌控。

有了小孩後,我的生物鐘自動調節到晚上9點睡覺,早上五點半起床,比孩子起得早,才有足夠的時間用來思考、寫作。

  • 不瞎想,提前進入狀態

提高每分鐘的飽和度,以前坐在書桌前起碼要發呆10分鐘才開始幹活,現在剛坐下來就直奔主題。

把以前用來憂慮、忐忑、猜測的時間都集中起來做正事,做出來的活是以前的兩倍,但並無減少我做自己喜歡事情的時間。

拿出一張紙,把自己每天要做的事列一張表,除了上班時間外,其他時間自由分配,一個時間點對上一件事,沒大塊時間做的事,把它揉碎,見縫插針地在不同的時間段裡完成。

比如我寫一篇文章從選題到修改起碼要2天,但我沒有整塊的時間寫,我就每天見機行事,地鐵上寫、坐在馬桶上寫,趁著別人午睡時寫,雖然忙亂,但最終會按著我的目標完成。我兩本書的構思、選題、內容很多都是在碎片時間中打磨出來的。

不要小看碎片時間,串起來就是你未來的人生。

一個人,如果沒空,那是因為他不想有空;一個人如果沒完成一件事,那是因為他不想完成。如果想做,你一定有辦法做到。

每個職場媽媽,要有全神貫注的精神以及不到黃河心不死的目標感,才能撐起你什麼都想要的野心。

職場媽媽的時間管理術:越沒時間,如何做越多事

學會偷取別人的時間

米歇爾在《成為》裡說,她生了2個女兒後,兼顧一份全職工作和多家非營利機構的顧問,即使自己已經5點起床,在別人起床前已經工作了好幾個小時,但依然找不到平衡的支點,每天疲於奔命。

後來米歇爾母親每週抽出幾天,早晨四點四十分趕到她家協助料理孩子,好讓米歇爾早上五點到健身房和女性朋友們一起鍛鍊,然後6點半回家照顧孩子。米歇爾因為母親的無私幫助才重新找到了平靜和力量,讓生活得以重回秩序感。

家人的支持是職場媽媽的另一個槓桿,只靠榨乾自己的時間來維持家庭和工作會令你精力透支,借用家人的時間或者購買別人的時間可以減少焦慮感。

孩子一歲後,我婆婆答應一到五的白天幫我照看孩子,讓我可以專心上班,很忙的時候,會請鐘點工上門清潔,老公也被訓練成我的替身,只要我有事走開,他就能無縫對接。

把老公培養成你身邊最能打的戰友,才是疲憊的解藥,沒有媽媽在,有爸爸補上,對孩子也是種安慰。

怎樣訓練丈夫,讓他成為你家帶娃高手?

首先,要對他一百個放心。

有些媽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女超人,把老公當成廢人,什麼都不放心交給老公做,覺得他做不好:衝奶,水太燙!抱娃,姿勢不對!餵飯,飯粒滿地都是!

費那麼多口水糾正,還不如自己來。這是很多辛勤老母的心聲。

其實第一次做爸爸,孰能無錯?

放寬心,讓他們儘管犯錯,及時糾正就行。我老公第一次幫兒子洗澡,不小心把孩子滑進水裡,雖然很快撈起來,但小湯包被水嗆到,哭得臉色發紫。站在旁邊的我心如刀割,很想罵人,但我嘴裡卻只緩緩吐出幾個字:沒事,下次小心一點就行。

孩子爸爸果真下次洗得更輕手輕腳,動作規範。

他現在知道衝奶要用45度的水,給娃洗完屁股後用哪瓶護膚膏,買哪個牌子的奶粉孩子不會過敏,現在淘寶上買嬰兒用品,也是他精心篩選,為我節省了很多時間,減輕不少壓力。

一個好爸爸勝過五個好保姆,因為爸爸對孩子的關心,給你心裡的安慰,是別人無可取代的。

職場媽媽的時間管理術:越沒時間,如何做越多事

其次,多和老公聊育兒心得,共同進步。

看了哪本育兒書,裡面有什麼先進的育兒理念值得借鑑,兒子最近的敏感期處於什麼階段,他最近的衣食住行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每天交流的要點。

讓老公的信息和你的信息同步,不僅可以讓他更有參與感、共同成長,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你們的親密度,成為無所不談的夫妻,之間的關係更和諧。

《活出最樂觀的自己》的書裡有個研究指出,人只要具備三個保護因素就不會得抑鬱症,即使你家物質非常匱乏,損失很慘重也沒關係。第一個因素是你與配偶或情人有非常親密、無話不談的關係。第二個因素是外出工作。第三個因素是家中14歲以下的孩子少於3個(含3個)。

職場媽媽第二個因素已具備,第三個因素大多數人也具備,只要第一個因素到位,你很大概率會是不焦慮的職場媽媽。

老公是豬隊友還是好朋友,由你不由天,用積極的方法溝通、應對,在育兒的道路上,同聲同氣,同甘共苦,彼此才更有可能發展自己,家庭和諧,養出快樂的孩子。

職場媽媽的時間管理術:越沒時間,如何做越多事

不做完美媽媽,才是完美的開始

高效的職場媽媽的基本要求是不做完美的媽媽。

生孩子前,我要求家裡窗明几淨,所有物品都井井有條,煮完飯灶臺要擦乾淨,鍋洗乾淨烘乾,要不吃個飯都覺得心塞。

但當媽後,這一切都要推翻。

  • 允許家裡亂成一團

下班回家,基本看到滿地的玩具,孩子哭哭啼啼,他還會特別粘你,拉著你的褲腳,你去哪他去哪,上個廁所也要分三次,別想安安心心地去完成一件事。

現在只要家裡沒有肉眼看得見的垃圾,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到家的關鍵任務是給他洗澡、餵奶、讀繪本、陪睡,等他睡著了,高質量完成這些動作,我們再分頭把家務快速地完成,剩下的時間留給讀書、寫作、聽課。

  • 開始動手,才會有時間

也許你曾經這樣想過,等孩子大點我再念研究生,等孩子再大點,我再重新規劃我的工作。

很多媽媽都希望狀況變得完美再開啟另一件事,但人生很難有你完全準備好的完美狀態,忐忑要不要做時,不如先下手為強。

當你開始做一件事時,才沒那麼焦慮。我寫第二本書時正是我生完孩子最忙碌最疲憊的時期,當我像擠牙膏一樣擠出時間寫第一篇時,自我懷疑的情緒反而改善了許多。

有時候時間管理要像雜技演員一樣同時轉動多個盤子,即使狀態不是特別完美,但是在你轉動的那一刻開始,你已經進入狀態了。

海明威談長期寫作時的感受是:持之以恆,不亂節奏,這對長期作業實在至為重要。一旦節奏得以設定,其餘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

深以為然。當媽是一份長期作業的工作,我們的生活需要節奏感,而有效的時間管理會是你重建節奏感的一束光,照亮你前行。

每個新手媽媽都有身心疲憊的至暗時刻,慢慢調整,從掌控時間開始一點點重掌人生。

- END -


慶哥,水瓶座暖心辣媽,變美乾貨總結癖,煲湯讀書兩不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