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溧漢協作 助力健康扶貧

本網訊 漢陰地處秦巴腹地,北枕秦嶺,南倚巴山,版圖面積1365平方公里,屬國家深度貧困地區。全縣轄10個鎮,141個行政村,總人口31.21萬,常住人口24.89萬人。全縣共有縣、鎮、村醫療衛生機構190個,雖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體系,但由於受衛生人才緊缺的影響,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較東部地區還有較大差距。為了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2020年同步達到小康,根據蘇陝扶貧協作相關工作要求,溧陽市衛健局與原漢陰縣衛健局於2017年10月在溧陽簽署了協作協議,建立了協作關係。後溧、漢雙方衛健部門為了切實落實協議內容,通過互派人員開展深度交流、定點支醫、資金支持等措施,扶貧協作取得了較好成效。

自溧陽市衛健局與漢陰縣衛健局建立協作關係以來,溧陽市衛健局領導、漢陰縣衛健局領導先後帶領各自下屬醫療衛生單位負責人及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開展互訪交流活動6次; 2018年11月,漢陰縣14家鎮(中心)衛生院與溧陽市17家鄉鎮衛生院簽訂了協作協議。溧陽市衛健系統共派醫療專家21人到漢陰縣人民醫院、漢陰縣中醫醫院開展支醫工作,。漢陰縣衛健系統共選派 15 名專業技術人員赴溧陽市衛健系統進修,分別在溧陽市人民醫院和溧陽市中醫院學習,時間2個月到6月不等。漢陰縣衛健局選派兩名科級領導幹部赴溧陽市衛健局掛職學習。溧漢衛健系統通過互相交流學習,選派醫療專家駐點支醫,促進了雙方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漢陰縣衛健系統各級管理人員學到了先進的醫療衛生管理理念,溧陽市衛健系統的各級管理人員學習借鑑了漢陰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做法。

(一)思想重視到位,搶抓協作機遇。溧陽市屬於中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無論是經濟基礎、財政收入,還是人才資源,與漢陰相比,都有很大優勢。蘇陝扶貧協作關係確立後,如何藉助溧陽方面的優勢助力漢陰衛健事業的發展就成了擺在漢陰縣衛健局主要領導面前的一道題。為此,漢陰縣衛健局主要領導及時奔赴溧陽進行工作對接,並於2017年10月在溧陽簽署了協作協議,建立了協作關係,明確了協作內容。

(二)專家派駐到位,助推縣醫院學科建設。溧漢衛健系統確立協作關係後,為落實協作內容,溧陽衛健系統先後選派醫療專家21人到漢陰縣人民醫院、漢陰縣中醫醫院開展支醫工作,其中 15人支援時間為 1 個月,4 人支援時間為半年,2 人支援時間為一年。派駐專家對縣醫院泌尿外科、精神科、骨科建設給予指導與幫助,幫助縣醫院建立了精神科門診,開展新技術3項。

(三)人才培養到位,為漢陰衛健事業發展蓄力。漢陰縣衛健局先後選派兩名科級領導幹部赴溧陽市衛健局掛職學習,學習他們先進的管理理念;共選派 15 名專業技術人員赴溧陽市人民醫院和溧陽市中醫院學習,學成歸來後,這些專業技術人員將陸續成為各自醫院的業務骨幹,為漢陰衛健事業的發展儲備了人才。

(四)幫扶資金到位,建設遠程診療系統。安排蘇陝扶貧協作資金200萬元用於漢陰縣縣域遠程醫療大數據平臺建設,另安排150萬元用於漢陰縣人民醫院南區分院建設,為漢陰縣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

(五)服務保障到位,促使專家紮根支醫。為了確保溧陽派駐到漢陰縣醫院的醫療專家能夠紮下根安心開展支醫工作,漢陰縣衛健局出臺了《蘇陝協作溧陽衛健系統派駐醫療專家保障制度》。考慮到生活習慣的差異,漢陰縣人民醫院為支醫專家們安排了公寓,配備了電視,單獨設立了食堂,聘請了專職炊事員,並每月發放支醫補貼。溧陽市、漢陰縣政府及溧漢雙方衛健局領導定期慰問支醫專家。

自蘇陝扶貧協作工作開展以來,溧陽市衛健系統共派支醫人員 21人,派駐隊員在漢工作期間幫助漢陰縣人民醫院新建門診專科一個(精神衛生科)、開展新技術項目3項、診療1000餘人次、開展手術220餘臺、舉辦學術講座30餘次、參加健康扶貧下鄉義診10餘次,受益群眾700餘人次。漢陰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骨科的技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漢陰縣衛健系統共選派 15 名專業技術人員赴溧陽市人民醫院和溧陽市中醫院進修學習,進修結束後,這些專業技術人員正逐步將所學新技術應用到臨床工作中,服務於漢陰群眾。在蘇陝扶貧協作資金的支持下,漢陰縣人民醫院與溧陽市人民醫院實現了遠程會診,漢陰縣依託縣人民醫院建成了縣域內遠程會診中心、遠程影像中心、遠程心電中心,開通了遠程預約、雙向轉診及遠程教學服務,基層患病群眾在鎮衛生院就能享受到縣級醫療專家的優質服務。

通過兩年來的交流協作,在溧陽市衛健系統的大力幫扶下,漢陰縣人民醫院、中醫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縣鎮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進一步更新,當地貧困群眾的醫療保障水平有了顯著提升,有力促進了漢陰縣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