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解讀《後來的我們》:感情破裂的真相,是男女思維差異的凸顯

再解讀《後來的我們》:感情破裂的真相,是男女思維差異的凸顯

前幾天好朋友向我吐槽她的男朋友,稱其男朋友不理解她,不懂她,這次他們吵的非常兇,她感覺到了溝通的障礙,彷彿在他們之間,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她甚至想到了分手,去結束這段感情,原因是吵架和對方的不理解,讓她在這段感情裡,感到非常痛苦。

起因是,她犯了一個低級錯誤,給他們之間造成了一定的損失,這個令她感到遺憾和難過,男方非常氣憤,事後不僅沒有安慰她,反倒是嚴厲的批評了他。因為男友站在事情本身,理性的希望她能記住教訓,而她此時最需要的只是一個愛的安慰。

仔細聽聞了她的講述,我對她表示理解,站在女性的角度,我能感受到,因性別差異帶來的思維方式的差異,而導致的爭吵、分手,讓人頓感無奈,其實不是不愛,更多的是性別思維上的誤解。

女生渴望被理解,男生卻喜歡揪著事情的本身,去反覆講道理,女生只是需要被呵護,僅此而已。

我聯想到了我曾看過的電影《後來的我們》,相信這部電影也曾給很多人帶來共鳴,也有很多人會因此想起他的前任、初戀,那份刻骨銘心的遺憾。

再解讀《後來的我們》:感情破裂的真相,是男女思維差異的凸顯

當然也有人罵電影三觀不正,劉若英導演無辜躺槍,這些我不予置評。

但今天,聽聞了好朋友的故事,也聯想到了自身,於是我重新把電影再仔細品讀了一遍,發現我對電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當年我未曾看懂林見清和方小曉的分手的真正原因,只覺得遺憾,也有很多的無奈之感。

再解讀《後來的我們》:感情破裂的真相,是男女思維差異的凸顯

後來的林見清有錢了,卻把方小曉弄丟了。

為什麼林見清上進了,有錢了,也不再是那個不思進取,只知道玩遊戲,不考慮未來的幼稚青年,方小曉還是選擇離開呢?

為什麼林見清完成了當年方小曉夢寐以求的夢想,如願以償的在北京帝都站穩腳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方小曉還是選擇分手呢?

方小曉把林見清培養成了她希望的模樣,為什麼卻不再守在他的身旁,這又是為什麼?

再解讀《後來的我們》:感情破裂的真相,是男女思維差異的凸顯

當年我看完了電影,卻留下了太多的疑問和不解,遺憾他們沒能走到最後。

但今天,我對他們的關係,有了新的理解。原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戀愛男女,思維方式的巨大差異在作祟。

01首次矛盾激化:女生在意的是人,男生卻在談感情以外的物質

兩人剛在一起的第一年,非常甜蜜,但一年後的他們依然一貧如洗,現實加自尊心作祟的見清被同學嘲笑,跟父親鬧矛盾,也以為小曉會覺得他沒出息,賺不到錢。

再解讀《後來的我們》:感情破裂的真相,是男女思維差異的凸顯

回北京的路上兩人大吵一架,見清認為小曉不相信他能成功,所以覺得小曉才會說出跟他在一起之後她從前想過的生活她都無所謂,不在意了。

很簡單,小曉只是在意見清這個人,並不在意他是否有房有車。因為她愛的是見清這個人。

再解讀《後來的我們》:感情破裂的真相,是男女思維差異的凸顯

但見清卻不能理解,以為小曉是對自己的未來沒信心。

再解讀《後來的我們》:感情破裂的真相,是男女思維差異的凸顯

自此,兩人的感情便開始走下坡路了。

當然,小曉的溝通可能缺乏了耐心,但見清的問題更大,幼稚的情緒佔了上風,導致溝通失敗矛盾激化。

02 默默分手:女生渴望被在乎,男生望而卻步

不難看出,林見清在這段感情裡表現的相當幼稚和不懂得珍惜。成天打遊戲,不思進步,朝三暮四。

方小曉是攢夠了失望才會選擇默默離開,臨走前依然不忘給見清留下半碗麵,生怕他打遊戲餓著自己,在這段關係的後期過程裡,女生越來越成熟,男生卻越來越幼稚。

再解讀《後來的我們》:感情破裂的真相,是男女思維差異的凸顯

推門前小曉對見清說了句,我走了。可見清依然在他的遊戲裡無法自拔,充耳不聞,連“分手”這兩個字都沒能親耳聽到,以這樣的方式離開,方小曉該是何等的絕望。

在一段戀愛關係裡,女生明顯是渴望被在乎的,然而見清卻遠遠忽視了這一點。

等見清回過頭來發現小曉的離開,已經晚了,他飛奔過去追尋小曉,終於在地鐵開走之前見到了小曉最後一面,然而那又如何,他還是沒有勇氣踏上地鐵,緊緊跟隨著方小曉的腳步。

再解讀《後來的我們》:感情破裂的真相,是男女思維差異的凸顯

多年後兩人在機場重逢,回憶起往事,小曉對見清說,

如果你當時有勇氣就上了地鐵

我會跟你一輩子

再解讀《後來的我們》:感情破裂的真相,是男女思維差異的凸顯

簡單的兩句話,卻足以說明一切,小曉是渴望被在乎的。如果當時見清有勇氣追上地鐵,說明見清是足夠在意她的。

然而男生是倔強、要面子的,害怕再次被拒絕,所以失去了勇氣,最終遺憾的錯過。

有多少感情,明明是男生可以主動一點去挽回,結果就會不一樣。因為女生是缺乏安全感的啊,你只有用你的行動來告訴她,你是足夠在意她的,為了她,你可以放棄你傲嬌的面子。

同樣的悲劇出現在了《前任3:再見前任》,明明孟雲和林佳是非常相愛的,甜蜜的在一起五年,卻因為林佳的假意離開,造成了真正的分手悲劇,最終分道揚鑣。

再解讀《後來的我們》:感情破裂的真相,是男女思維差異的凸顯

明眼人可以看出,林佳並非真心想要離開,在離開之前她曾做過非常多的試探,而孟雲明明看出了林佳的試探,卻拉不下面子去哄、去道歉,錯過了今生的最愛。

之後一系列的悲劇,起因很簡單,林佳只是想知道,孟雲是在乎她的,可是孟雲沒有給到林佳這樣的安全感。

前任三哭暈了很多人,因為很多男生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遺憾的錯失了自己心愛的人。

其實在愛情裡,女生是渴望被在乎的,如果作為男性的你能堅定你的立場,再勇敢一點,女生會比你想象中的還要堅定。

03 複合失敗:男生被物質矇蔽,女生只是渴望一個家

再解讀《後來的我們》:感情破裂的真相,是男女思維差異的凸顯

小曉離開後,見清開始莫名發奮,也許他的夢想也是在這個大城市站穩腳跟。感情失意的他反而在事業上風生水起,沒多久,他苦心設計的遊戲終於上線,他銀行卡的餘額裡,足足多出了60多萬。

見清拿到錢的第一件事,給自己買了一套大房子,他依然惦記著小曉,想著把小曉和他的父親接到北京來住。

他想告訴小曉,他終於成功了,有錢了,終於實現了小曉曾經夢寐以求的生活。

在見清和小曉在一起之前,小曉總在不停的交著各色各樣的男朋友,其中有公務員、博士、大領導等等,她的擇偶標準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方有房,婚後可以給她一個北京戶口。

見清惦記著小曉的願望,所以在努力替他實現,終於實現之日,他第一個想著把她接到他買的大房子裡。

可小曉卻不是以前的小曉了,見清找她複合,小曉卻拒絕了。

再解讀《後來的我們》:感情破裂的真相,是男女思維差異的凸顯

可能看電影的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見清有錢了,小曉還是離開呢?難道不是因為從前的見清不思進取,沒錢沒地位,她才離開的嗎?

如今他實現了她曾經的願望,為什麼她還是要離開呢?

這就回到了開篇的問題。

仔細分析,不難發現,本質問題,在於小曉和見清的思維差異。準確來說,是見清不懂小曉。

為什麼這麼說。

見清對小曉只理解了表面意思,以為小曉是因為他沒錢才離開,這也是很多男生被初戀女友分手多年後都還會存留的想法。

其實不是沒錢,而是不懂得如何去愛。女生只有攢夠了失望,才會選擇離開。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不怕沒房沒車,怕的是,坐在自行車上流淚。

我已經跟你共苦坐自行車了,你卻還讓我傷心,我為什麼還要選擇和你在一起。

小曉的離開,讓見清開始拼命掙錢,以為有錢了他就可以重新擁有了小曉,而事實上是他根本沒明白小曉究竟想要什麼。她要的,不過是見清足夠的愛而已,沒有錢,可以一起掙,可是不懂得去愛,真的很讓人傷心。

見清從來沒有關心小曉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以為有錢就可以擁有了一切,包括父親的歡心,實際上,小曉和父親,更需要的,是他的陪伴,而不是虛無縹緲的物質。

再解讀《後來的我們》:感情破裂的真相,是男女思維差異的凸顯

遺憾的是多年之後,見清才明白當年自己的幼稚和不懂事,失去了小曉,已成家的他後悔莫及,卻於事無補,錯過了,終究是錯過了。

04 男女如何正確溝通,化解性別上的思維差異

再解讀《後來的我們》:感情破裂的真相,是男女思維差異的凸顯

見清和小曉的悲劇,能夠避免嗎?能,但在現實中,通常很難。

見清是第一次談戀愛,完全不懂得如何去愛一個女生,對女生也只是進行表面上的理解,卻很難用心去感受。

而小曉,卻是經驗豐富,經歷過多次戀愛的她比見清更加成熟,加上小曉沒怎麼讀書,出社會早,社會閱歷豐富的她固然比他更為成熟,更懂得如何去愛一個人。

所以在這場戀愛關係裡,明顯天平有些失衡。小曉教會了見清成長,培養了一個成功的見清,卻未能陪他走到最後。

而見清,卻在這場失戀裡,突然長大。

如果他們的閱歷相當,差異是可以得到化解的。

維護親密關係的最佳利器,就是溝通。

對於女生而言,如果男生的悟性不高,戀愛經驗缺乏,那麼女生就應該學會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避而不談,什麼事都悶在心裡。

小曉和見清,顯然是缺乏有效溝通的,連臨走之前,她都沒能摘下見清的耳機再跟他告別。也很少直白的告訴見清她想要什麼,當然,這裡面,也有見清對她的誤解。

再解讀《後來的我們》:感情破裂的真相,是男女思維差異的凸顯

對於男生而言,需要給女生足夠的安全感,這些安全感,不是簡單的物質就可以解決。女生的心思天生敏感細膩,戀愛中的男生,需要更多的細心和關心。

其實女生要的真的不多,她要的是愛、關心和呵護,她需要被在乎。

如果能在關係裡把握好了這一點,女生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麼複雜,女生感性,一句溫馨的話,一個好的態度,都可以讓她回心轉意。

有愛的辛苦,都不叫辛苦。有愛的窮日子,最終也能活出幸福的模樣。最怕的是,窮了物質,還窮了愛。

只要雙方都願意用心溝通和經營,化解性別思維差異,求同存異,我相信感情一定會逐漸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作者簡介:動動,工科研究生在讀。一位熱愛文字的文藝女青年,一位勵志、陽光、熱情、有思想、有靈魂、有夢想的小仙女。夢想是致力於引領新時代女性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