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所有行道樹將植入芯片!3年時間使“綠城”變“綠都”

鄭州所有行道樹將植入芯片!3年時間使“綠城”變“綠都”

鄭州碧沙崗公園已經啟動拆牆透綠工作(資料圖)

著眼未來1500萬至2000萬人口規模需要,治理城市道路;為每棵行道樹植入芯片,用3年時間,使鄭州由“綠城”變為“綠都”……

日前,鄭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鄭州市進一步改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簡稱《通知》),這樣的鄭州,你期待嗎?

道路

按1500萬~2000萬人口規模治理城市道路

《通知》提出,要著眼未來1500萬~2000萬人口規模需要,用3年的時間實現“兩個優先、兩個分離、兩個貫通、一個增加”的序化目標。

市政道路管養方面,重點開展人行道無障礙設施精細化管理等。

推進多杆合一,對交通信號燈、標誌牌、監控、誘導屏、路名牌、地名牌、5G微基站等傳統設施進行有機整合。

此外,到2021年完成中心城區600公里網線入地目標。

交通

半年左右,解決城市“交通亂”的問題

《通知》稱,要開展交通秩序治理,用半年左右的時間,解決城市“交通亂”的問題。

嚴厲查處電動摩托車、機(電)動三輪車、觀光電瓶車、老年代步車、搭棚改裝三輪車、摩托車、低速貨車等“七類車”交通違法行為。

嚴厲查處機動車“一讓”(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兩牌”(假牌、套牌)、“兩闖”(闖禁行、闖紅燈)、“三駕”(酒駕、醉駕、毒駕)、“四亂”(亂停車、亂變道、亂用燈光、亂鳴笛)等交通違法行為。

亮化

金水河、東風渠、賈魯河等都要“亮”起來

《通知》要求,對“一環十橫十縱”示範道路及兩側建築樓體進行景觀亮化提升;對金水河、東風渠、賈魯河、龍湖、龍子湖、西流湖等河道湖泊進行夜景亮化,重點對橋樑、兩岸綠地及建築設置景觀照明設施;對市植物園、人民公園、碧沙崗公園等群眾休閒活動場所建設與其內涵功能相協調的城市夜景;在城市主要幹道和重要節點,對文化片區進行夜景亮化,做到照明出色、出彩,打造出集“商業、娛樂、文化、環境”於一體的夜遊路線,創造出有鄭州特色的夜色經濟。

綠化

每棵行道樹植入芯片,所有公園拆牆透綠

《通知》提出,要以市區道路、鐵路、高速路、快速路、河道沿線為重點,高質量推進綠化覆蓋,用3年的時間使鄭州由“綠城”變為“綠都”。

實現道路綠化管養,完善道路花壇內的灌溉設施,做到綠化帶內無黃土裸露、無枯枝枯葉、無死株死苗、無缺株斷壟;為每棵行道樹植入芯片,建立行道樹大數據庫,像保護文物一樣保護好每棵樹木。積極實施拆牆透綠,增加街道景觀綠化,實現社會共享。

要以“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為目標,圍繞增量、提質、升級,規劃建綠、拆違建綠、見縫插綠、留白增綠,全面實施增綠工程,大幅度增加城市綠量,建設口袋公園、微景觀、街頭遊園,對所有公園實施拆牆透綠,全面提升城市綠化景觀品質,打造“一街一景,一路一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美麗宜居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