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政協|決策咋精準?多問“智囊團”

噫籲嚱

危乎高哉!

停車難

難於上青天

天下政協|決策咋精準?多問“智囊團”

“這份建議案很有價值。”

10月22日,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韓立明對市政協《立足制度化法治化建設,打造全國最優營商環境示範市的建議案》如是批示,“請市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認真分析研究,結合貫徹國務院新頒佈《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加以採納吸收,抓緊完善我市相關政策措施。”

兩天後,市政府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專題調研。在座談會上,韓立明再次肯定了市政協的建議案,要求市發改委吸納到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政策2.0版中,同時要求把建議案所附案例中反映的問題納入督查室工作加強督查整改。

建言建在需要時。市政協高質量的建議案,給近年來不斷探索優化營商環境的市委市政府送來實實在在的智力支撐。

很快,市發改委會同市法院、市建委等13家單位認真研究,圍繞建議案提出的“深化營商環境的流程再造”“打造知識產權保護最嚴格城市”等四方面的23條建議,及“政務服務便利度不高,市場主體退出難”等突出問題,將其中16條建議採納入營商環境2.0政策,其餘7條建議則在既有政策和相關工作中落實推進。

11月9日,市政府再次組織十家企業和市政協委員代表進行座談。市政協委員、市信息化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楊棟在發言中提出,“營商環境總體指標向好的大趨勢下,關於企業融資、跨境貿易的分項指標卻跟不上,地方政府和中央垂直管理部門的溝通亟需加強。”對此,韓立明說,“春江水暖鴨先知。政策好不好,企業先知道。市政協的調研紮實深入,政協委員的發言專業獨到,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發,我們要更加誠懇地反思和吸納。”

政府採納多,基於建議提得準。

今年,市政府把緩解停車難問題列為28件民生實事之首,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市政協與政府工作同頻共振,把“提升我市停車管理水平,緩解機動車停放難題”列入今年重點調研課題開展調研。

在持續近半年的調研中,市政協組織委員深入到市兒童醫院河西分院、新街口商圈、夫子廟大市場等公共停車區域親身體驗,召開專題、專家座談會,取經上海、深圳等停車管理好的城市,徵集港澳委員和特邀代表人士建議,充分吸收借鑑國際先進經驗,多視角多層面研究停車難題。

8月22日,市政協召開十四屆21次主席會議,圍繞該主題協商議政。在聽取多方意見建議基礎上,會議形成了《科學引領,綜合施策,不斷提升我市停車建管水平的建議案》,向政府提出“建設提速、存量挖潛、管理提效、政策激勵”四個方面18條提升停車建設管理水平的建議。

市政府對此建議案高度重視,很快編制出了《提升我市停車建設管理水平建議工作任務分解方案(初稿)》。

8月31日,市政府再次召開專題會議,多個相關部門一起研究政協建議案,制定工作計劃,逐條明確牽頭單位、配合單位、實施單位和工作舉措,拿出了“政策激勵發展停車產業”“強化監管規範停車管理”等五個方面的具體措施。

隨後,市城管局制定了《落實市政協十四屆21次主席會議“科學引領 綜合施策 不斷提升我市停車建管水平”建議案的措施》,8月完成停車大數據平臺系統搭建及泊位基礎信息錄入,9月完成系統調試,10月完成主城區接入。

天下政協|決策咋精準?多問“智囊團”

市發改委、市公安交管局、市交通局對照建議案,研究出臺符合南京道路停車實際情況的智能化分時收費政策。市大數據局、市財政局對全市智能化停車系統的數據通道和支付通道開展接入測試。很快,全市在加強統一規劃指導的基礎上,將建立起規劃、建設、交通管理、支付結算、信用等數據共享機制,實現全市停車資源智能化統籌管理。

目前,建議案中的18條建議,16條被市政府吸收採納,細化分解成57個具體措施在多個相關部門全面實施。

本屆南京市政協以管理學原理再造政協履職“閉環”流程,由此產生高質量的建議案,建言成果受到黨政重視,落地開花結果。


記者:江迪

通訊員:管妍 傅可

審核:趙彤 李木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