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人的兆豐

走進沈丘,兆豐大道貫穿整個城市。是沈丘的中軸線,在這條路上有沈丘火車站,有新沙河大橋,還有那不息的人流。兆豐大道在沈丘可謂是盡人皆知,但是你可知沈丘不僅僅有個兆豐大道,還有一個響噹噹的品牌 ‘兆豐’,那就是沈丘老城的兆豐酒。


沈丘人的兆豐

相傳兆豐酒為周文王十子聃季載所創。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載被成王封於沈,成為沈子國的統治者。他見潁水水質好,便教人釀酒,並編寫成歌曲吟唱:“舉戽為雲,掘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潁水之泉,甘美可口;取之為釀,佳釀居首。且戽且飲,不覺辛苦。”後來,聃季載回京都擔任司空,主管水、土、營造、釀造等事宜。他特意帶去在沈子國釀製的佳釀數壇,成王飲後,大加讚賞,並將此酒載入宮內佳釀之冊,一時譽滿京都。

但是,真要說到兆豐酒的始祖,應該是宋朝一個叫張公的人。據解放初期兆豐酒的傳承人張冠群講述:北宋徽宗年間(1101),滄州東門外18裡處有一小鎮,名曰張家集,鎮上有戶人家名叫張公。這張公為人忠厚,熱情好客,釀得一手好酒,並開設一家酒店,遠近人等都樂意到這酒店暢飲。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是他的常客,久而久之,二人成了好友。一天,張公向林沖打聽京都都有哪些好酒。林沖道:“京都乃天子足下,自然好酒不少,聽說歷代載有名酒錄,特別是西周沈子國佳釀,濃郁爽口,堪稱一絕,只是後來泯滅了。”張公道:“沈子國故址現在何處?”林沖道:“陳州府東南百餘里潁水河畔便是。”張公將此事記在心上。後來林沖受到迫害,被迫投奔了梁山泊水寨。張公怕事牽連自己,便到沈地安家。張公在沈地,到處取水釀造,可酒味平平。一次次釀造,一次次失敗,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就在第九個年頭的春天,張公乘興來到乳香臺,一股乳香之氣撲面而來,濃郁清香,直透肺腑。張公大喜,便在此掘地為泉,以優質高粱、大麥、小麥、豌豆為原料,經九九蒸釀,終於釀造出清澈透亮、窖香濃郁、味柔綿潤、回味悠久的一代“張家酒”,時稱“乳香春”。

“乳香春”的釀造絕技,在張公的後代手裡代代相傳。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名氣愈盛,它不僅是宴席飲用之佳釀,而且還具有醫病的功效。於是便有了一段劉璐御大夫“腳踏龍,手扶鳳”,為康熙皇帝治病的故事。劉璐系沈丘縣城(今老城鎮)人,明崇禎十六年(1643)生。他59歲那年由歲貢拔魁抵京會試,考授中書留任京都。適逢康熙帝患病不起,投藥無效。刑部大司宼勵延儀知曉劉璐精通醫術,便推薦他給康熙帝診治。劉璐通過望、聞、問、切,細品脈博,診斷出康熙是結症,必須用足進行腹部按摩,再喝些好酒,化解通氣,便可痊癒。康熙帝一想也是,病在自己身上,也只好有病亂投醫了。便道:“劉愛卿言之有理,不須拘於禮數,只要能醫好朕的病,朕重重有賞。”劉璐遵旨施醫,把從家鄉帶來的“乳香春”讓康熙帝喝下,而後讓康熙帝平躺在龍榻上,自己脫去朝靴,赤足踏上龍體,為其按摩。由於用力過猛,險些跌倒,慌忙中將手扶在一旁皇后的肩上。用足按摩了一會兒,康熙帝肚裡“咕嚕嚕”一陣聲響,明顯過氣了。不幾日,康熙帝病體痊癒,龍顏大悅,即設御筵於乾清門,飲用“乳香春”,特准劉璐伴筵。席間,康熙帝授意給劉璐加官進爵。劉璐身受隆崇不受高官,帝又賜其黃金千兩。劉璐在沈丘縣城南大街書院門旁修建一座青石打造的“恩榮”過街花牌坊,並擴建酒坊,使兆豐酒有了較大發展。

無獨有偶,在劉璐用乳香春為康熙帝醫疾數十年後,到乾隆年間,又出了一位用乳香春為乾隆帝治病的知府李德茂。乾隆二十七年,乾隆皇帝南巡至陳州府(今淮陽縣城),由於一路顛簸勞累,胸悶食滯,頭昏嘔吐,隨駕御醫一籌莫展。時知府李德茂忙覲見奏曰:今有乳香春酒一罈,可清神解悶。乾隆帝命人打開酒罈,一股特異的濃郁芳香裊裊上升,頓時滿庭生香,透人肺腑。隨後,帝命擺上御筵,特准李德茂伴筵。乾隆帝飲後,一股清香直透全身,遂胸悶頓解,食慾大振,此酒成為主要話題。李德茂自然把釀造乳香春的泉水、釀造技藝和傳聞等活龍活現地講了一遍,乾隆帝聽得入神,連連稱讚“乳香春”是“神泉絕技,一代佳釀”。李德茂又奏稱:“今年陳州廣沐聖恩,五穀豐登,萬民歡慶。”乾隆皇帝更是高興地說道:“但願此酒永兆豐年”,並乘興親題“兆豐恆”三個大字。後來,李德茂把此墨寶製成金匾一塊,懸掛在酒廠,並把“乳香春”改名為“兆豐恆”。從此,兆豐酒年年向朝廷進貢,並以“貢酒”名揚天下!

沈丘人的兆豐

兆豐酒不僅受到康熙、乾隆皇帝的喜愛,還與解放戰爭結下不解之緣呢。今年90高齡的劉家奇,是近百年沈丘發展變化的見證人。在一次閒談中,他興致勃勃地給我講述了“慶功酒”的故事。那是1947年8月,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在沈丘縣新安集下溜村冒著敵人的炮火,連夜搭設浮橋,強渡沙潁河,解放了沈丘縣城(今老城鎮)。劉鄧首長就住在阮家藥鋪阮敬遠後邊的福音堂(今老城鎮政府),兆豐酒廠派李鴻榮等抬著兩壇兆豐酒送到劉鄧首長住處,以表達對解放軍的敬意,劉伯承司令員、鄧小平政委親自出來迎接並讓事務人員照價付款。李鴻榮等人執意不收,劉鄧首長嚴肅地說:“沈丘人民的心意我們領啦,但照價付款是解放軍的紀律,不能違犯!”李鴻榮只好把款收下。次日,劉鄧首長在戲院(人民會場)召開軍事會議,會後又用兆豐酒招待與會將領,大家飲後,連連稱讚好酒。因此,兆豐酒又有了“慶功酒”的美名。

古有兆豐酒,今有兆豐大道,兆豐二字深深的烙印在沈丘的發展歷程上。代表著沈丘一方兒女對生活的美好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