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過後,東北玉米“會降價”

“立冬”(11月8日)過後,我國東北玉米產區終於迎來連續兩輪大範圍降溫,與之相隨的還有大到暴雪天氣。東北玉米主產區遭遇入冬以來最強暴雪,直接衝擊物流。

誠然,此輪“大降溫”有利於東北新玉米批量脫粒上市,但大面積暴雪不僅會導致玉米階段性外運困難,對於短期脫粒不利,新糧上市節奏受拖累,但對關內糧價構成支撐。

黑龍江境內高速公路可能大面積封閉,對當地玉米外運構成不利影響。最新中期氣象預報顯示,未來11-20天(11月28日至12月7日),新疆北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及東北地區累計降水量一般有2~8毫米,主要降水過程在12月2-3日和7日前後,27日前後,還將有較強冷空氣影響我國。

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東北售糧進度10%,華北售糧進度18%,其中黑龍江13%,吉林5%,遼寧13%,內蒙古8%,均略低於去年同期。據中國玉米市場網統計,截至11月10日,售糧進度黑龍江10%,低於去年同期13%;吉林4%,低於去年同期6%;遼寧10%,低於去年同期12%;內蒙古6%,低於去年同期8%。據國家糧食和物質儲備局統計,截至11月5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647萬噸,同比減少632萬噸。整體看,隨著東北上凍,產區賣糧開始增加,烘乾塔開塔增多,糧貿流動日趨活躍,集港量也有一定增加。預計11月下半月,基層銷售行為有望進一步增加,農戶變現需求增加,短期玉米市場不缺糧,市場價格承壓趨弱。

隨著溫度下降,黑龍江吉林產區烘乾塔逐步啟動,預計後期產區開始有上量壓力。深加工門前到貨增加、港口日集港量增加,基層售糧進度明顯加快,從各機構售糧進度數據來看,基層銷售行為有望進一步增加,農戶變現需求增加,短期玉米市場供需寬鬆,市場價格承壓趨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