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發佈《優質湘豬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3年)》

商報消息 (融媒體記者 黃萍)11月19日,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日前,省農業農村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了《優質湘豬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3年)》(以下簡稱“規劃”),計劃通過5年時間,實現我省由“養豬大省”向“生豬強省”轉變、“生豬調出大省”向“豬肉調出大省”轉變。到2023年,我省生豬產量穩定在年出欄6000萬頭左右。

湖南發佈《優質湘豬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3年)》

穩步推進4個發展區域協同發展

綜合考慮環境承載能力、資源稟賦、消費特點和屠宰加工等因素,我省將進一步調整優化生豬產業區域佈局,穩步推進穩定發展區、約束髮展區、創新發展區、潛力增長區協同發展。

規劃對4個發展區域的範圍、特點以及主要任務做了明確界定。其中,穩定發展區包括衡陽市、婁底市、永州市、郴州市4市,主要任務為加快屠宰布點、穩定豬肉供應、突出提質增效、推動合作發展;約束髮展區包括岳陽市、益陽市、常德市、張家界市4市,任務為嚴格行業准入、淘汰落後產能、推動種養結合、率先綠色發展;潛力增長區包括邵陽市、懷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市州,主要任務則為承接產業轉移、培育優勢產能、拓寬銷售渠道、帶動農民增收。

推行生豬產品“身份證”管理

根據規劃,我省實施“優質湘豬”提升工程,引導和推動龍頭企業以自建或與上下游龍頭企業、中小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聯建等方式,實現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

計劃到2023年,全省生豬產量穩定在年出欄6000萬頭左右,綜合產值達2000億元,增加值838億元;培育3個以上湘豬區域公用品牌,10個知名湘豬企業品牌,30個優質湘豬產品品牌;同時引進和培育國家級生豬產業化龍頭企業20家,形成產品輻射全國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優質湘豬”產業集聚區。

為保證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我省強化養殖環節生豬二維碼耳標使用,加快生豬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推行“一品一碼”生豬產品“身份證”管理,計劃到2023年,市級以上生豬龍頭企業全部納入身份證管理平臺,引導通過“身份證”使用、定點監控、門店銷售、信息系統管理,實現“一片肉”到“一頭豬”的全程可追溯,有效保障肉品質量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