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看!深中通道再迎最新進展報道

激動!深中通道再迎最新消息:鋼箱梁標段項目啟動儀式將在今天召開。

意味著這個世界級“橋、島、隧、水下互通”集群工程的建設進入新階段!

搶先看!深中通道再迎最新進展報道

據悉,深中通道鋼箱梁標段項目啟動大會由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會場已於昨天搭建好,並將在今天(11月19日)舉行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項目鋼箱梁製造(G05標)啟動大會。

搶先看!深中通道再迎最新進展報道

搶先看!深中通道再迎最新進展報道

此前,中鐵工業所屬中鐵山橋和中鐵寶橋分別與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簽訂G05和G04兩個標段中標合同,共約18.4萬噸,合同金額合計25.75億元。今天項目的啟動大會,正是10月29日當天所簽署的鋼箱梁製造G05標工程。

搶先看!深中通道再迎最新進展報道

關於(鋼箱梁製造G05標)

該工程包括跨580米中山大橋、60米淺灘區非通航孔橋、110米非通航孔橋、萬頃沙互通立交匝道橋,鋼結構總重約9.2萬噸。

搶先看!深中通道再迎最新進展報道

全長24公里,車程縮短至20分鐘

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全長約24公里,主要由長6.8公里的特長海底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主跨1666米伶仃洋大橋、主跨580米中山大橋、長約13公里非通航孔橋、東、西人工島以及3 處互通立交等關鍵構造物組成。

其中,中山大橋東接伶仃洋大橋,西接陸域引橋,採用580米跨徑斜拉索橋型,全長1170米。深中通道中山大橋所處的S06標段由中交二公局承建,承建標段全長為7.5公里,約佔深中通道項目全線的三分之一,工程全部位於海域環境中。

深中通道通車後

將2小時的車程縮短至20分鐘

大大節約了往返深圳和中山兩地的時間!

世界級“橋、島、隧、水下互通”集群工程——深中通道

深中通道,是指深圳至中山的跨江通道,北距虎門大橋約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橋約38公里。

搶先看!深中通道再迎最新進展報道

線路起於廣深沿江高速機場互通立交,通過廣深沿江高速二期東接機荷高速,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翠亨新區馬鞍島上岸。

搶先看!深中通道再迎最新進展報道

▲6.8公里的海底隧道 圖/深圳商報

上岸後,可與在建的中山到開平高速公路對接,通過連接線實現在深圳、中山及廣州南沙登陸。

深中通道全長約24公里,其中跨海橋樑就長達17.5公里,還有6.8公里且雙向8車道的海底隧道。

預計2024年通車

按照計劃,深中通道橋樑工程計劃於2023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項目全線計劃於2024年建成通車。

搶先看!深中通道再迎最新進展報道

深中通道項目地處珠江三角洲核心區域,是目前我國乃至世界上技術難度最大、建造工藝最複雜的工程之一。其中,伶仃洋大橋建成後將是全球最高海中大橋。

深中通道貫通後,將成為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深莞惠”與“珠中江”城市組團的唯一公路直連通道,與港珠澳大橋、虎門大橋、南沙大橋等共同構成粵港澳大灣區過江交通大動脈,有力助推大灣區發展。

深中通道工程近期回顧(伶仃洋大橋西索塔樁基全部完成)

10月9日傍晚,歷經6個多小時奮戰,最後一根樁基礎順利完成灌注,這標誌著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的西索塔的56根超長樁基全部完成。

搶先看!深中通道再迎最新進展報道

作為深中通道的關鍵項目,伶仃洋大橋塔高270米,主跨1666米,橋面高達90米,相當於30層樓的高度。而大橋西索塔基礎是由56根直徑3米的鑽孔灌注樁組成,呈梅花形佈置,平均樁長123.1米,相當於40層樓的高度。

搶先看!深中通道再迎最新進展報道

為了保證主墩超大超深樁基順利鑽進,項目不僅採用超大功率的10臺迴旋鑽機同步施工。還專門成立泥漿技術攻關小組,根據潮汐變化優化泥漿配比,嚴格控制鑽進速度、泥漿指標,確保成孔安全。

素材來源:廣東交通發佈、中山日報、網絡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