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聚焦“廁所革命”亮出優秀成績單

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11月20日訊(記者 馬國鈞 張新華 通訊員 成廣聚)11月19日是第7個世界廁所日,當天,在廣州市越秀區,來自廣東省各地級市住建系統“廁所革命”負責同志、業內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召開2019年廣東省住建系統“廁所革命”創新論壇。本次論壇由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指導,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主辦,廣州城市礦產協會承辦。

廣州市聚焦“廁所革命”亮出優秀成績單

攝影 張新華

廣州市聚焦“廁所革命”亮出優秀成績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近年來,廣州市把“廁所革命”作為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多措並舉紮實推進 “廁所革命”,補齊城鄉環境短板,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廣州市注重建築和景觀的呼應,採取“一廁一景一方案”的措施。“建築、景觀與設施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嶺南地方特色;更重要的是轉變大眾對廁所的認識與觀念,將健康、衛生、環保的理念植入設計中,共建新型的廁所文化。”

一廁一景,各美其美。廣州市的“廁所革命”這項民生工程在表達人文關懷的內涵上,也兼具了文化傳承的使命。如今,廣州市已先後建成105座示範性公廁,其中白雲山風景區公廁受到國家旅遊局好評,為全面提高廣州市廁所建設質量品質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廣州市聚焦“廁所革命”亮出優秀成績單

攝影 張新華

各區掛圖作戰,狠抓鄉村公廁。廣州市三年計劃完成345座建設任務,截止10月底已完成856座建設任務,完成率248.12%。到今年底廣州市農村地區鄉村公廁數量將達到2736座,全市1144條行政村和人口規模300人以上自然村鄉村公廁做到了全覆蓋。

裝配式廁所引領城市可持續發展。在推動“廁所革命”的過程中,廣州市積極利用先進科技和設備。其中採用建設裝配式公廁,將建築工業化的先進性帶到廣州“廁所革命”中來,讓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照進現實。

廣州市聚焦“廁所革命”亮出優秀成績單

攝影 張新華

“裝配式建築”近年來一直是國家建築產業戰略佈局的重點。截止2019年11月6日,廣州市的裝配式公廁建設完成情況完成119座,建設面積5084㎡,在建61座,建設面積3421㎡,完成和在建共180座,累計建設面積8505㎡,待開工廁所62座,建設面積4230㎡。

精心服務,精細管理。廣州市在“廁所革命”上體現著建設與管理服務並重的理念和思路,如今,公廁嚴格執行“四淨三無兩通一明”(地面淨、牆壁淨、廁位淨、周邊淨,無溢流、無蚊蠅、無臭味,水通、電通、燈明)的公廁衛生保潔質量標準,建立專人保潔機制,城區公廁做到12—24小時、鄉村公廁做到8-12小時保潔開放,並且重點加強旅遊景點、車站碼頭、醫院等場所廁所的監管。目前廣州市2771座公廁配置了公廁“六小件”,1131座免費提供廁紙、洗手液,988座建有第三衛生間,339座建有母嬰室,92%的公廁男女廁位比例達到2:3以上,公廁無障礙設施覆蓋率90%。

廣州市聚焦“廁所革命”亮出優秀成績單

攝影 張新華

為了更加體現便民、利民,目前,廣州市已動員臨街機團單位2133座內設廁所對外開放(越秀503座、海珠130座、荔灣76座、天河351座、白雲220座、黃埔150座、南沙182座、番禺179座、花都93座、增城159座、從化90座),並懸掛OTG對外開放標誌,盤活了社會存量廁所,優化了公廁佈局,彌補公廁數量不足的短板。“方便一小步,親民一大步”。社會廁所的開放,從根本上解決市民群眾和遊客“入廁難、難如廁”等問題。

此外,為更加方便群眾“找廁所”,廣州還積極建成公廁雲平臺。自2018年公廁雲平臺項目啟動以來,廣州市已完成公廁數據普查,現已接入平臺的公廁數量達7446座,其中,白雲、番禺、天河區均完成了800座以上公廁上圖工作。今年廣州市城管局已聘請北京萬方雲公司對平臺進行完善,計劃在今年11月底前按照行業公廁的分類把廣州市公廁全部錄入平臺,為市民群眾提供公廁分佈、問題投訴等精細化服務,實現一鍵找公廁、用公廁、評公廁。

廣州“最美公廁”評選出爐

本次論壇上,廣州市最美廁所評選大賽結果亦於本次論壇發佈,在2000多個參選廁所中,32所公廁脫穎而出,分獲“最美環境公廁”、“最好服務公廁”、“最佳創意公廁”、“最新科技公廁”、“最優生態公廁”等殊榮。其中,“最美環境公廁”要求公廁外觀設計必須與廣州的城市品位相一致,與周邊的環境相協調;要嚴格按照“淨化、美化、文化、人性化、生態化、智能化、資源化”的“七化”要求,建設一批功能完善、便民實用、群眾滿意的特色公廁。

廣州市聚焦“廁所革命”亮出優秀成績單

攝影 張新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