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程8千公里 起飛220噸 載重66噸 跨越發展讓俄羅斯汗顏

新中國成立後,軍事空運發展一直是空軍建設最為突出的短板之一,中國空軍在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自主研製的主力軍用運輸機,只有運-5輕型運輸機,以及後來研製的運-7中短程運輸機、運-8中型中程軍用運輸機,這些運輸機陸續發展到現在有近30種改進型。


航程8千公里 起飛220噸 載重66噸 跨越發展讓俄羅斯汗顏


但是,上述這些機型畢竟是中短程軍用運輸機,航程和運力已遠遠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要求,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提高,尤其是一帶一路的實施發展,國家利益遍佈全球,而要維護這些利益,大型軍用運輸機必不可少。因此,中國空軍建設知恥而後勇,尤其是這幾年,用突飛猛進來形容毫不過分,大型軍用運輸機研製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6年8月,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代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正式列裝中國空軍航空兵部隊。
來簡單介紹一下運-20(中國編號:Y-20,綽號:鯤鵬,英文:Xian Y-20),是中國研究製造的新一代軍用大型運輸機,於2013年1月26日首飛成功。
該機作為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與中國空軍現役伊爾-76比較,運-20的發動機和電子設備有了很大改進,載重量也有提高,短跑道起降性能優異。
運-20飛機研發參考俄羅斯伊爾-76的氣動外形和結構設計,融合美國C-17的部分特點。運-20採用常規佈局,懸臂式上單翼、前緣後掠、無翼梢小翼 ,擁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運-20作為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


航程8千公里 起飛220噸 載重66噸 跨越發展讓俄羅斯汗顏


運-20重型噴氣式軍用運輸機,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第一飛機設計院設計,由西飛工業集團為主製造的,其研發參考了俄羅斯伊爾-76的氣動外形和機體結構,並融合了美國C-17的部分特點,其翼展45米、機長47.10米、機高15米、最大航程800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220噸、最大載重66噸,它既能夠實現作戰部隊和武器裝備的快速投送部署,還可以用來改裝成大型空中加油機、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等多種特殊機型,它的正式服役,彌補了中國空軍在大運這一領域的空缺,大大提高和完善了中國空軍的整體作戰佈局。
運-20的研製成功,使中國大型軍用運輸機的整體發展水平、一不小心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最大起飛重量和最大載荷以及各項性能,也超越了俄羅斯的伊爾-76大型軍用運輸機,雖然在性能和運力等方面和美國的C -17還有較大差距,但必須承認,運-20作為我國真正具有自主產權的第一款大型軍用運輸機,起點已經非常高,在短短十幾年內,就超越了世界上其他航空強國研製的相似機型,為將來研發製造更為先進的大型軍用運輸機,夯實了牢固的基礎。

航程8千公里 起飛220噸 載重66噸 跨越發展讓俄羅斯汗顏


運-20飛機是空軍戰略性、標誌性裝備,標誌著中國大飛機設計製造能力取得突破性進展,對推進中國經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應對搶險救災、人道主義救援等緊急情況,提高空軍戰略投送能力和中國軍隊履行使命任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