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發孩子潛在的語言能力?父母需瞭解規律,才能更懂孩子

如何開發孩子潛在的語言能力?父母需瞭解規律,才能更懂孩子

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孩子在遊戲時經常自言自語,他們的表達有時正確,有時錯誤,有時顛三倒四,有時嘰裡呱啦,甚至讓人完全聽不懂。這其實是幼兒語言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他們自己可能也不知道在說什麼,但已經表現出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詞彙使用技巧。

如何開發孩子潛在的語言能力?父母需瞭解規律,才能更懂孩子

由於0-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語言發展會受到遺傳、環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規則泛化等邏輯性錯誤。

所謂規則泛化,其實就是用詞不當。

例如:聽大人們說“一個星期”,“一個月”,自己就說“一個年”,“一個天”。

為了研究兒童是如何獲得語言的,兒童語言專家瓊•伯克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如何開發孩子潛在的語言能力?父母需瞭解規律,才能更懂孩子

瓊•伯克虛構了一些不存在的“新詞”和“新事物”,做成卡片,呈現給一群4-7歲的兒童並測試他們的掌握程度。

結果揭示齣兒童不僅依賴語法規則,而且能夠提煉新規則,並把這種規則用於新的情境。

這正是幼兒的語言常常缺乏邏輯性的原因之一,他們善於模仿和總結,但受到知識經驗的限制,經常會“自以為是”地使用語法規則而鬧出各種各樣的笑話。

所以,當聽到孩子錯誤的表達後,家長不要笑話孩子,應該儘量開發孩子潛在的語言能力,這對孩子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如何開發孩子潛在的語言能力?父母需瞭解規律,才能更懂孩子

父母若想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環境很重要

對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語言環境中的最重要的人,每天接觸的時間最長,所以父母應該有意識地多對孩子說話,要多和孩子交流,吃奶、睡前、玩遊戲的時候都要多說,要看著孩子說。當孩子會說話的時候,儘管會說的慢、說錯話,但只要家長主動和他說話,對他就是鼓勵。

2、正確薰陶

說普通話,不要用方言,要注意發音、用詞、語法的正確性,尤其是方言中的問題。比如把牛奶念成“liú lǎi”,“ying”和“yin”不分,自己說成“記幾”,吃飯說成“七飯”等問題,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表達。

孩子出現這種問題時,家長也要及時糾正,否則形成習慣後,再改就很費勁了。當然,還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討論不適宜的話題。

3、引導說話

引導包括兩方面,正確性和拓展性。

孩子剛學會說話時,父母要及時引導。比如,孩子說“嗚嗚叫”,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說“汪汪汪,小狗叫”,等孩子知道“小狗叫”的時候,父母可以問他“小狗什麼時候叫?”“誰家小狗在叫?”等。

如何開發孩子潛在的語言能力?父母需瞭解規律,才能更懂孩子

4、圖畫、遊戲、兒歌

如果單純的讓孩子說什麼,孩子多半會反感,也沒有效果,因此父母可以用一些趣味形式讓孩子愛上說話。

①圖畫。用圖畫給孩子說故事,一邊讓孩子看圖,一邊說給他聽,還可以讓孩子也嘗試說幾句,這樣一個故事下來,孩子不僅說話得到了鍛鍊,注意力也得到了培養,還學到了知識。

②遊戲。家長如果和孩子玩“大花狗與小黑貓”的遊戲,就可以嘗試讓孩子說“黑色、白色、小貓、大狗、汪汪、喵喵、捉老鼠、啃骨頭”等詞語。

遊戲過程中,對“生氣”“高興”等非具體形象的詞彙,家長可以通過表演,讓孩子感覺到,表情可以浮誇一點,這樣孩子可以更容易看出來。

③兒歌。兒歌也不錯,也是開發孩子語言潛力和學習的好方法之一。比如“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不到30字,就把小兔子的特點表現了出來,這種唱歌教學比單純地說效果好很多。

此外還有童謠、詩歌、繞口令等,朗朗上口,篇幅不長,趣味性強,題材包羅萬象,特別適合孩子。

如何開發孩子潛在的語言能力?父母需瞭解規律,才能更懂孩子

5、多一點鼓勵

每個孩子身體和心理都不一樣,語言的發展也會因人而異,有的孩子語言起步早,有的孩子起步晚,父母一定不能操之過急,只要孩子正常,早晚都能學會說話。

此外,父母不要經常把孩子的錯誤當笑話來講,這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要多鼓勵孩子,認真傾聽和交流,不隨意打斷孩子說話。

瞭解規律,更懂孩子:

幼兒語言發展的一般階段:

①前言語階段(1歲前)表現為哭、咕咕叫、咿呀學語等。

②單詞句階段(12個月):表現為詞和手勢、動作的結合,用簡單的話來表示複雜的意思。如“媽媽”的意思可能是要媽媽抱、親親媽媽等。

③雙詞句階段(18個月):表現為把兩個詞連接起來,通過詞序的不同表達不同的意思。如“媽媽書”,意思可能是讓媽媽給他拿書、讓媽媽講書上的故事等。

④簡單完整句階段(2歲到2歲半):表現為句子中有主謂語,句型簡單。如“爸爸在哪兒?”

⑤無關聯詞複合句階段(2歲半到4歲):表現為句子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句組合而成,但沒有或很少有關聯詞。如“媽媽上班,我上幼兒園”。

⑥關聯詞複合句階段(4歲以後):表現為句子由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思關聯較密切的單句組合而成,並出現關聯詞,即成人式的句子結構。如“因為媽媽要上班,所以我要去幼兒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