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璐的色與戒

2019年8月8日,一部電視劇悄悄播出。

《讀心》。

主演李小璐。

劇裡有還很多情節和現實奇妙照應。

第一集,李小璐遇到男友求婚。

男友跪地,送花,戴戒指,山盟海誓地承諾,浪漫和儀式感都做足。

但李小璐的反應有點奇怪。

感動之中,有點疏離;浪漫之外,多了傷感。

簡單說——

她,好像在配合著浪漫。

李小璐的色與戒

《讀心》播出三個月,還沒有豆瓣評分。

這也間接坐實了“李小璐果然糊了“的悲劇。

但對李小璐來說,人生的艱難還在繼續。

11月15日凌晨2點36分,她在微博說了一段長長的話,回憶過去,控訴不公,也傾訴了她的噩夢。

直至今天。

她的微博評論超過14萬。

高贊前三的評論,都在質疑她。

李小璐到底做錯什麼?

Sir猶豫了幾天,決定還是說說。

“罵”是容易的。

為什麼不直接認錯?

為什麼這麼多語法錯誤?

為什麼好端端扯上孩子?

……

不容易的是,我們選擇看到什麼,還能看到什麼。

女明星,從來都是時代臺詞裡最曖昧的“關鍵詞”。

她們的星途,折射的是當代年輕女性愛,怕,恨。

而導演李安,其實歪打正著地用兩個字和一個標點符號,概括了這種宿命:

色,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安曾經這麼拆解過“色”和“戒”兩個字的意思。

學電影就是色相、感情……

把燈關上,在黑暗的盒子裡觀看影像,陷入色相與情感,只有用理智的眼光去看去了解才不會把自己毀滅。

那就是“戒”。

所以,別想歪。

“色”在這裡,並不意味“色情”。

它指的是,色相、感情、慾望。

這是一個人最本能的需求——

其中,有對自我的崇拜,對外表的看重,對愛情最簡單粗暴的想象和追逐,還有對性慾的不加掩飾……

李小璐當然是“好色”的。

她的微博名,“super璐”,直白透露對自己的重量級標榜。

她的家,客廳牆壁正中央,懸掛一張大尺寸的李小璐寫真。

這是對色相最直接的炫耀。

李小璐的色與戒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你發現沒,李小璐愛的“美”,極其單一。

優雅、端莊、知性、氣韻……不好意思,都不是她想要的。

她對美的定義很俗很粗暴。

即,“網紅審美”。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尤其這幾年,李小璐喜歡跳舞。

穿著或粉紅裙子,或修身短褲,動作激烈,身段柔軟地模仿韓國女團咿咿呀呀。

李小璐的色與戒

哪個男人不喜歡?

李小璐對待愛情的態度也是如此。

帥哥挺好,酷炫更佳,能提供一些夢幻感最好。

所以,越俗套,她越歡喜。

當年,賈乃亮在影視盛典上向李小璐求婚,臺下坐著數百粉絲、明星大咖……

萬人目睹的真愛,有些人會拘謹。

但你看她當時的模樣,眼睛亂轉,呼吸急促,是一瞬間難以抑制的喜悅。

李小璐的色與戒

即便在年過35的年紀,她和PGONE拍攝的戀愛視頻,跳著同步的舞蹈,用影像來記錄愛情……電量也是不低。

李小璐的色與戒

說白了,李小璐喜歡的,大都來自異性直接、不加掩飾的愛慕。

她無暇分析純度,而沉溺於過電的喜悅。

——其實還是“自戀”。

就像在綜藝節目《青春旅社》,她高興起來,對著一班人大談自己被追求往事,13歲的兵哥哥,西班牙的黑人,香港的搭訕男,外國的大帥哥……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自戀到什麼程度。

除了馬蘇,李小璐還有一個圈內好友,李冰冰。

——兩人因合作《少年張三丰》和《緣分的天空》相識。

有一次李小璐搬家,李冰冰前去暖房。

推開門,一片狼藉。

當時李冰冰剛參加完時尚活動,二話沒說,穿著皮衣幫忙刷碗。

一邊刷一邊說:

你就不知道收拾呢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冰冰如何評價李小璐?

難以忍受的自戀行為

她說李小璐對自拍狂熱,在還沒微信的年代,李小璐就經常用彩信將自拍發給李冰冰。

強迫她欣賞並要求讚美。

兩人共同的朋友任泉也說過:

李小璐生活中可懶了

唯一勤快的地兒就是臭美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這點甚至不用朋友也能觀察到。

一個人生閱歷豐富的男導演,往往會在自己電影裡的女性角色,投射“想法”和“判斷”。

《私人訂製》是講“圓夢”的悲喜劇,是馮小剛給全國觀眾的一劑步步計算的麻醉藥。

《私人訂製》,葛優就對李小璐扮演的小璐說。

小白不是沒有你魅嗎

你看我什麼時候敢正眼瞅過你

那我為什麼對小白沒有邪念

問題的根源還是你

李小璐的色與戒

你的眼睛裡有鉤子

能把男人的慾望鉤住

李小璐的色與戒

馮小剛深知俗人在各自的困境裡,渴望一點什麼。

李小璐來了,她是被導演擲出去的“鉤子”。

上鉤了,就是成年男女的片刻歡愉。

但別忘記了,“上鉤”,等同於“被騙”。

甚至,鉤字本身,也是帶血的。

種瓜得瓜。

當你追逐“色相”,專注“色相”,全力表現“色相”,人們看到的,只會是你的“色相”。

最終,你也只剩色相。

李小璐的色與戒

所以要“戒”。

怎麼戒。

李安說,是用理智的眼光去了解。

他說,如果沒有“戒”,只沉迷於“色”,那一個人就會毀滅自己。

我們今天該怎麼去理解王佳芝與易先生的故事?

導演李安,作為故事絕對的上帝視角,看得比誰清楚。

王佳芝一開始革命的目的是什麼?

是真的主張什麼嗎?

——不過是借運動對一個男人示好。

“再不殺人就要開學了”,恐怕是近代中國影史最正義,也最可笑的口號之一。

往大里說,《色,戒》是兒女情長背叛家國大義。從小裡說,也是王佳芝自我覺醒的個人史詩。

其中最大的扭轉在哪?

她找到自己的底線。

你要我騙人,可以。

你要我獻出處子之身,可以。

你要我親手殺一個可能唯一在乎我的人,不可以。

而底線,其實也是“戒”。

諷刺的是,李小璐其實從小被“戒”壞了。

星二代出身。

母親張偉欣是那個年代為數不多的女明星之一,父親李丹寧是導演兼演員。

起跑線實高的李小璐,耳濡目染,片場規則如履平地。

年僅五歲,已經有機會和朱時茂合作,在正式出道前,她已經在十多部影視劇裡有過出鏡。

李小璐的色與戒

14歲被陳沖相中,出演《天浴》。

驚為天人,李小璐成為史上最年輕的金馬影后。

華人影壇似乎都在期待,她的下一步是更多獎項,更高輝煌。

再不濟,也是陳沖的接班人。

怪事。

一句被人們反反覆覆說的話——

李小璐把一副好牌打爛。

但如果更近一步瞭解她和她的童年,你又會明白,所謂“好牌”,之於她,全是“戒律”。

李小璐的童年,父母全心工作。

她算是某種程度的留守兒童。

母親張偉欣,在33歲出國留學,放棄如日中天的演藝事業,學習文學。

佳人求學,任誰聽起來都會評價“必有一番作為”。

但對於李小璐呢?

彼時她才不到十歲。

優秀的母親,對她來說,不過是一個消失的母親。

李小璐和父親的關係好像也不算有商有量。

從美國留學歸來的李小璐,正值19、20歲的芳華,每天被爸爸要求“XX點必須回家”。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當然,Sir不是說,父母愛的匱乏,是李小璐今天性格的最大根源。

那從一個蓋棺定論的事實說起。

14歲,李小璐和世界發生了更猛烈的對撞。

她被陳沖相中,出演《天浴》。

憑藉這部電影,她成為史上最年輕的金馬影后。

李小璐的色與戒

在旁人看來,是榮耀、巔峰。

在李小璐看來,是挫折、痛苦。

現在沒有一個人

能受得了我當時的苦

包括我現在也受不了

李小璐的色與戒

她口中“沒人受得了的苦”。

說的是當時的拍攝條件太差。

電影拍攝時,地點選在了川藏交界處的紅原縣(也是原著中的地點),去了以後才發現環境艱苦到超乎想象。

陳沖這樣回憶那段拍攝時期:

紅原縣一年只有三天無霜期,天色一天中變好多次。劇組整整一個月沒有洗澡,廁所是公用的,還離得很遠。走近房間就會聞到各種難聞的味道,其實都是自己身上的味道。

後來終於打聽到了鎮上有地方有熱水,但因為拍戲常常錯過時間,還是不能經常洗。經費有限,伙食節省,高原上很久吃不到蔬菜水果,大家都快造反了。

以及李小璐這樣回憶那場“裸戲風波”。

她(陳沖)認為每部片子都有暴露鏡頭是很正常的。我則不這樣認為,我堅決不能出賣自己的人格。因為這事我在片場罷拍與她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因為我是未成年少女,合約裡寫著不能有暴露鏡頭,見我如此堅決,她只好把本子作了修改。

我最不願意的是上映的影片裡有洗澡鏡頭、床上戲和裸戲,我後來才知道那是她後期製作時在美國補拍的,用的是替身。不明真相的人以為是我自己呢。

我感到受到了傷害與欺騙。儘管這部戲給我帶來了莫大的榮譽,但卻不是我的最愛。

拋開事件中的對錯。

《天浴》無疑是李小璐成長過程的重要節點。

不管是閱歷,還是演技。

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

這段經歷成為李小璐的心理陰影,也跟導演陳沖“互相拉黑”了。

她怕的是文藝片嗎?

其實不是。

是面對痛苦,面對欺騙,下意識的逃避。

有一次節目中,嘉賓讓賈乃亮說一個李小璐的優點。

賈乃亮說她非常的單純和善良。

Sir是相信這個判斷的。

但。

單純,某種程度也意味著好騙,甚至容易自欺欺人。

而“善良”,在一些語境裡,你也可以理解為懦弱。

就像賈乃亮在節目有一次提到的——

經常會被別人利用

但即便是被別人利用

也是自己在被窩裡

覺得非常幸福的一種人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12歲,李小璐來到美國讀高中。

媽媽想讓她繼續讀大學,她不肯。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天浴》後,李小璐對藝術片發自內心的抗拒。

其實當時也有過

一些類似的藝術電影來找我

因為拍那個戲有一點陰影

就是太苦太累了

然後又一點害怕

所以就拒絕了一兩部

李小璐的色與戒

這難道不是李小璐的“戒”嗎?

抱歉,這真不是。

“戒”這個詞看似拒絕。

其實是覺醒。

對別人來說。

父親、母親、陳沖、片場、出身……

所有這一切都那麼花團錦簇。

但於她。

可能只是一種反向“我偏不要”。

李小璐的色與戒

色,戒

這正是李安在《色,戒》中,加那麼一個逗號的意義。

誰沒有自己的慾望?

但如何平衡慾望與世界的關係,需要中間一個逗號。

這逗號是清醒。

這逗號是反思。

姜文,大概是目前華語影壇最自戀的導演,沒有之一。

但在Sir看,他最好的作品,恰恰是最不自戀的。

《鬼子來了》。

在這部電影中,姜文無差別地打擊了所有人(包括自己)。

日本人當然可恥。

有槍的時候耀武揚威,沒槍的時候叫爹叫娘,最後,為了活命,手刃“恩人”。

李小璐的色與戒

中國人就全然高尚?

電影一開始就洩露出對“我”的警惕。

老實村民馬大三被一陣敲門聲打斷。

馬大三提起褲子開門,問誰啊。

對方只留下兩字:

我啊!

李小璐的色與戒

“我”是誰?

不知道。

但我(馬大三)在幹嘛?

偷情。

這逗號也是抑制。

王菲,大概是目前華語娛樂圈最自戀的明星,也算之一。

但你一定聽過這“笑話”。

在香港做歌手,傳媒問她最大的煩惱是什麼,她理了一下耷拉到眼簾的頭髮:

太紅了。

李小璐的色與戒

但王菲徒有自戀麼?

陳小霞曾評價:

王菲有個特別的地方,就是唱每首歌都留有餘地。

比如有些歌手內心明明是空的,唱情歌卻唱得哭爹喊娘,讓人沒有共鳴,而王菲內心有很多情感,情歌卻唱得雲淡風清。

哎。

這正是一般作品和卓越作品的距離。

這也是一般藝人和頂尖藝人的距離。

回到李小璐。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

過去的她,一直活在玻璃盅裡,被觀賞、被議論、被消費,在自戀中拒絕成長,編造不老的童話。

但童話不是完全屏蔽掉挫折和痛苦。

童話也不是關閉通往成熟的道路。

只是於李小璐。

她似乎始終活在那個被寵愛的小公主狀態。

穿著,要夢幻粉紅的。

白百何就被記者問,在與李小璐合作了電影《私人訂製》後,她答:

我不認為我們能玩到一起去,因為她喜歡小公主的東西,我完全不喜歡,從小就沒喜歡過。我平常穿的可能更文藝一點,但是小璐身上除了粉色,我沒見過她穿過其他顏色。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戀愛,要被像小公主一樣被捧著。

片場下過雨,地上還有積水,賈乃亮怕她鞋子溼,就一把抱起她趟水。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至於事業、生活,只要我開心就好。

李小璐的色與戒

這樣當然沒什麼可指責的。

但代價或許是,這樣的世界越來越小。

小到只有她自己。

小到一步步喪失對更大現實的感知力。

那裡有責任、有約束,也有傷害和危險。

自戀的英文,narcissism。

源自希臘神話中的納西索斯。

他是世界上最俊美的男子。

有一天在水中發現了自己的影子,然而卻不知那就是他本人。

他愛慕不己、難以自拔。

終於有一天他赴水求歡,溺水死亡。

最後,Sir還是忍不住說陳沖的兩個故事。

對,就是那個李小璐難以原諒的導演陳沖。

她20歲前,出演了《小花》《甦醒》,成為家喻戶曉的女演員。

她滿可以從此踏入演藝圈,大紅大紫。

但她怎麼想的?

突如其來的,一個晝夜間成名的狀態讓我十分不安,非常不安。因為你自己心裡是知道的,你是昨天同樣的你,怎麼今天就那麼多人簇擁著你呢?我對這個狀態無法信任。1977年恢復高考,我立刻就覺得自己必須得上大學,就是深深地感到自己的無知。

所以她考了大學,選擇了出國。

26歲,她出演了《末代皇帝》,美國各大雜誌都開始找她拍照,讓她上封面,陳沖又在大洋彼岸名聲大旺。

她成了“東方的花瓶”。

多好。

她覺得不好。

然而我卻覺得要打破這種框架,不能總是以一個花瓶的姿態出現,要有實質,要有不同,所以就爭取出演了那部電影(《The Blood Of Heroes》)。電影中,我的頭髮全剃掉了,臉上還做了很多疤,我覺得這是在考驗自己表演實力了。

陳沖在想什麼?

對“色”,她的警惕是。

一切都可以P圖

一切都可以把它的

粗糙的質感去摩擦掉

它是通過一層

磨光了以後

對另外不是生活本身的一種關注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對“戒”她的理解是。

沒有自我意志

很難有道德底線

李小璐的色與戒
李小璐的色與戒

陳沖之所以是陳沖。

李小璐之所以是李小璐。

區別就在於,都看見痛苦,但一個主動接近,一個遠離它。

一個活出自我,一個活出你們否定的自我。

遺憾。

在李小璐的經歷和自辨中,Sir沒讀到這份“主動”。

但更遺憾的恐怕是——

我們痛罵李小璐。

但一不小心。

我們就是下一個李小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