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便利店生意並不好,成本還高,他們都是怎麼盈利的?

微風很努力


不知道哪道聽途說便利店的生意不好,成本還高。看見一部分人做的不好,就認為整個行業都難做,認識事情沒有調查就沒有真相。

我創業後接觸大大小小的便利店超過300家,從國際巨頭7-11,全家,到兩個人的夫妻店,對於便利店的情況太瞭解了。我來告訴你便利店的真相。

便利店的成本並不高,很多社區還有優惠

便利店成本高是從哪裡得到的消息,我瞭解到的情況是這樣的,一般便利店大也就80個平方,小的10平方,平均面積在30平方左右(國內美宜家普遍更小,大概15平左右),有些旗艦店會大些。

我們按30平方算,一般一線城市一平的租金在300元左右,貴的會到500。一個30平的店面也就9000-15000的租金。人工方面,連鎖店會有5個人輪班,平均薪水5000元,這樣的成本是2.5萬。水電和雜費一個月3000元。一個月的總費用支出不會超過5萬。這是一線城市流量大的店鋪成本,可能你覺得一個月5萬成本太高,等會分析利潤你就知道了。

二三線城市的小區店鋪價格會更低,我住的小區,一個30平的店鋪租金是6000元,夫妻店就是自己看著,最多再僱兩個人幫忙。成本最低可以做到2萬以內。很多小區由於剛入駐,需要一些便民的商業,所以很多便利店前半年都會免租入駐。



毛利

很多便利店,特別是7-11,全家40%的營業額是包子,麵條,關東煮貢獻的。而這些的毛利潤普遍在60%以上,其他普通商品在30%-40%之間。熱銷的品牌利潤15%-20%,用點心思經營,平均毛利潤達到30%左右是沒問題的。

營業額

以一線城市的7-11為例,官方公佈的數據,每間店的平均日營業額是3.3萬,平均毛利是31%。那麼一個月的平均毛利達到30萬,你還覺得5萬的成本高嗎?

當然7-11是行業內的一個特例,他擁有其他便利店不能比擬的供應鏈優勢。那麼普通的便利店情況又如何?

前兩年認識一個珠海本地做便利店10年的前輩,他有3家便利店,都是在小區門口。他告訴我的真實數據,平均一間店的單日營業額是8000元,每間店4個員工,房子租金一個月1萬,平均毛利28%。每個月單店的毛利是6萬,除去成本3萬,每間店每個月有3萬左右的純利潤。


自己做的不好,不要說別人撒謊

之前說到便利店的問題,很多人說我吹牛,什麼最少一個店要5個人才忙的過來,說毛利20%都不到,營業額才1000多什麼的。我承認我說的數據都是行業內相對成功的,但是我不能永遠拿你們沒做成功的舉例吧。自己做的不好要多思考問題所在,不要去說別人也做不到。

關於便利店的問題,大家可以給小魚留言討論。

小漁的創業信條


對於很多沒有開店經驗的創業者來說,連鎖加盟確實是一個便捷的途徑,其中開便利店是很多投資者所青睞的項目。我們看到街上便利店越開越多,有時候一條街就有三四家,成本高、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是乎生意並不太好,倒閉的也多。那麼連鎖便利店如何盈利呢?想要加盟便利店的朋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加盟連鎖便利店注意事項

1、加盟品牌的選擇

現在的加盟市場是錯綜複雜,很多阿貓阿狗隨便創個品牌,在按上個噱頭十足的品牌背景故事就出來吸引業主加盟。我們可以看到新聞上業主被騙加盟費、加盟商跑路、加盟商能力不足的比比皆是,到時候維權都困難,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最後苦的還是投資者。所以在加盟品牌的時候一定要多做對比了解情況,特別是加盟費,很多小品牌吹的自己多厲害動不動加盟費就是幾萬幾十萬的,你要知道好的品牌是做長線發展的,而不是圈一波就完事了。

2.加盟售後服務

品牌便利店的選擇一定要觀察其是否有強大完整的產業鏈和足夠的後臺技術支持,既然選擇加盟就是為了圖個輕鬆省事,是否能支持經營者在銷售中的推廣活動、促銷策劃以及產品管理,穩定的發展還是在後期經營中值得考慮的部分。

二、加盟便利店是如何盈利

1、日常經營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便利店的主業就是出貨,在拓展其他盈利點的前提是要保證日常營業額的穩定。

2、店外場地應用

很多便利店商家都會利用店外空地拓展一些其他經營項目,比如燒烤、遊戲機、兒童車、休閒桌椅、電視、水果攤等等,當然有條件不忙的話可以自己經營也可以出租給別人合作經營。這樣額外的好處是不僅能創收還可以為店鋪聚集吸引更多人流。

3、增加額外功能

就像很多便利店都會與快遞公司合作成為收發快遞點,與通信公司合作電話卡出售和辦理通訊業務,與餐飲店合作增加點餐功能等等,當然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有效果都是不錯的選擇。

4、廣告

廣告這塊在品牌授權方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做,比如門頭的廣告,門口立式廣告牌、廣告打火機紙巾等等。

不要小看拓展經營的收入一單沒有多少錢,在不影響主體業務經營盈利的基礎上,並不要花多少本錢,積少成多利潤還是很可觀的。

加盟便利店能否盈利很大程度原因在於經營者本身,相較加盟商而言投資者本身要更瞭解本地市場情況及競爭環境,加盟商只是給你個平臺,如果完全依靠加盟商經營,自己只等著開業賺錢不去思考的話,那麼失敗虧損的風險是很高的,所以說加盟連鎖便利店的投資方向是不錯,但是最終能否盈利還需靠經營者本身。


MR火羽白


連鎖便利店的掙錢模式主要不是靠單體門店來賺錢,靠的是渠道和供應鏈來實現盈利!

01

從單體便利門店來核算

一般來講,單體便利店的平均毛利在17%-25%之間,當然,便利店裡面的各類產品的毛利各不一樣的,有的能夠達到40%甚至更高,這個是肯定的,但是平均的毛利在17-25之間。

像一些連鎖型的便利店,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成本、房租以及能耗,還有加上損耗率,尤其是全家、7-11這樣的大型連鎖店,因為這些便利店不像一些夫妻小賣鋪,這些便利店的房租、人工成本是相對於比較高的,從這個角度講,一個單體的便利店確實盈利不大樂觀,大部分只是保持盈虧平衡。

02

從連鎖機構盈利模式核算

做這樣的連鎖,對於公司性質來講,比如7-11、全家這樣的公司來講,他們的賺錢模式就已經不再是主要靠單店盈利模式。

這些公司的賺錢模式主要是集中在後端盈利模式,換句話說,線下門店只是他們佈局的渠道而已。他們賺錢的主要是兩點:品牌影響力和會員資源。

大家可以實際百度瞭解一下,全家整體的會員就有幾百萬,這幾百萬的會員就是他們的資源,他們隨便做一場活動,假設說每人提前充值10元,這就是幾千萬的資金,對於一個人來講,10元錢無所謂,但是幾百萬個10元那就多了,這幾千萬的資金再進行投入和週轉,這裡的利潤有多少,自己可以算。

品牌影響力,品牌影響力越大,現金流越多,公司的股價就會越高,這個就是他們的生意佈局和生意模式。所謂的品牌影響力,線下門店多了,品牌影響力自然會越大。

這個才是這些公司真正的盈利模式,單店的盈利無所謂,甚至虧損都沒有關係的。因此,是公司開的直營店還好說,如果是加盟的,加盟者才是真正的冤大頭!

03

看懂生意盈利模式,才能真正懂這個生意的佈局和具體的方式

現在單店的形式已經很難轉到錢了,最多也就是賺養家餬口的錢,真正要賺大錢的是建立在渠道資源上,而不是單店盈利。


如今的生意,已經不再是20年前的生意模式,不要再用20年前的生意經驗來操作今天的生意,這些方式就是要取決於個人的賺錢思維,不同的賺錢思維決定不同的生意方式。

綜上所述,現在的生意,如果要賺大錢,就必須構建好自己的後端盈利模式,不能再僅僅通過前端產品來賺錢!


華哥說門店生意


連鎖便利店行業近八年來發展的非常快。開始的幾年,也就是2000年左右,各個連鎖品牌店雨後春筍般出現,除了雜牌小店外,每個城市基本都可以見到四五家以上店鋪較多的便利店品牌,可以說行業發展開始就迅速進入了群雄逐鹿的狀態。

近幾年,經過了行業激烈競爭階段後,便利店市場已經逐漸成熟,各地基本都形成了少量品牌佔有主要市場的局面,曾經百花齊放階段的很多品牌要麼被收購,要麼已經被殘酷的市場競爭所淘汰。



早期的便利店,之所以很容易被市場所淘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並沒有解決消費者的痛點。也就是說,初期的便利店就像個精緻縮小版的超市,同樣產品價格還略貴一些。消費者過了新鮮勁兒後,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一樣,而形成不了消費習慣,也就無法有穩定的客源。

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很多企業意識到如何去適應消費者的需求,加上行業標杆日本便利店的示範作用,很多國內品牌也逐漸的形成自己的特點和優勢。除了方便快捷外,目前的連鎖便利店都有自己成熟的產品體系和物流體系,尤其是便餐、自制麵包、新鮮甜品、小吃等產品的豐富,極大的滿足了都市年輕人工作和生活的需求,逐漸使年輕消費者習慣於便利店一站式滿足需求。

所以,凡是經營較好的連鎖便利店,一定是非標準產品很豐富、美味的,而這部分產品利潤較高,對消費者吸引力較大,解決了年輕人對吃的方便需求。當習慣形成後,客流穩定且逐漸增大,其他店內產品的銷量也會隨之增加,也就形成了目前較成熟的市場狀態。


禹歧觀點


由於人均GDP達標和消費習慣改變,目前便利店在零售領域屬於發展較快的業態。尤其日系的全家、羅森、7-11,國內的快客、好德、美宜佳、便利蜂等連鎖便利店品牌,其在規模化、供應鏈整合、精細化運營等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優勢,因此總體生意還是可以的,另外規模化其實是在降低成本的,不代表成本還高。當然也存在運營不理想,生意不好的連鎖品牌,但在這個便利店風口期,佔領地盤是很多連鎖品牌的首要目標。盈利模式看起來簡單,但卻是系統性運營才能達到的結果。

一、商品及周邊體系盈利是基礎

  1. 商品盈利:這是零售業態基本的盈利模式,便利店也不例外。本質上是在進銷存過程中制定毛利率和售價,賺取差價。這部分看起來簡單明瞭,但其是基於連鎖規模化的供應鏈議價能力,從而衍生高迴轉的利潤積累,以及供貨合同的賬期限制,形成的資金流轉帶來的價值。而對店鋪數量較多的連鎖便利店而言,供應鏈和廠家的銷售返利也是其盈利重點,也有核算進營業外收入的。

  2. 原創研發商品盈利:無論哪種業態,如果形成渠道規模、供應鏈規模、店鋪規模、消費者基數的控制力,就形成了產品力向盈利能力的轉化。在這個過程中,連鎖便利店就可以研發自有品牌商品,這些類別和單品都是有規劃的,並且參考一個時間段內消費數據來設計,不斷汰換和更新。這些原創商品不僅有消費需求,最主要是利潤很高,因為具有壟斷性和不可比性。
  3. 營業外收入盈利:連鎖業態都存在一定的合作費用,進場、條碼、物流佣金、年節促銷等費用,總體來說,核算出來的這部分收益都是純利,是重要盈利點。

  4. 線上社群盈利:表面上看連鎖便利店,線上多以社區O2O來實現渠道拓展,比如餓了麼、美團外賣,或者類似羅森的線上APP來售賣。但實際蘇寧小店、便利蜂等品牌也開始逐漸開展社交電商模式來實現商品銷售,拼購、社區團購都是此列。而這些方法一般多在非連鎖的社區便利店和超市運用。

二、服務及體驗式盈利佔比逐漸增加

事實上便利店是售賣服務的業態,賣商品賺差價只是表象。國內便利店的發展,雖有突破創新的趨勢,但與日美等地區比較還有很大差距。但有一點是明確的,便利店服務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佔比也在增加。

服務化不受便利店空間限制,並且消費者的習慣,也更多地趨向服務和體驗認同。去便利店購物,會發現在收銀前臺經常會有快遞、收衣等其他服務,這些本身都不是便利店自有業務,但通過異業聯盟和跨場景連接,通過二維碼小程序等技術,實現對消費者的增值服務和自盈利。

三、運營環節優化創造的成本降低是變相的盈利

具有連鎖化規模化的便利店,說明自身就具有標準化、系統性和精細化運營的能力。這包括供應鏈體系、物流和配送環節、鮮食便當的自制加工、商品陳列和結構組織、人員素質培訓等等方面,再通過新零售和技術的優化,運營環節的成本是逐漸降低的,而效率在大大提高。系統性的成本降低,相對於非連鎖化的便利店,就是變相的盈利。

在這個過程中,場景連接的服務、產品、客戶、機會是很多的,可能有些在店面上看不到,但在後臺是實際存在的。尤其像7-11這個級別的便利店,由於其能力超強,甚至出現製造型的趨勢,而在這個過程中,或許連合同結算的限制條款都不存在,因為製造商不是供貨商,而成了合夥人。

綜上所述:

真正深耕便利店行業的連鎖便利店品牌,不能簡單的從表象生意、店面投資來分析其業績,但存在問題也是有的,尤其在競爭和擴張期。這個時期零售已經進入考驗運營能力和功底的階段,便利店也必須追求單店盈利的目標,而不能只靠總部盈利體系來支撐。

另外,在便利店的風口,有一些以加盟模式出現的連鎖便利店品牌,並不具有真正的精細化運營等能力,甚至是有問題的,往往加盟者成了被割韭菜的對象,一定要謹慎。所以,的確需要從單店和總部體系、營銷支撐、運營模式、供應鏈、成本核算等多方面進行論證,從而規避風險。

我是靈獸山,20年零售踐行者,100餘家零售諮詢項目!關注增長、戰略、供應鏈、流程再造、運營落地。揮墨、論劍、相擁!跳腳、爭辯 、相攜 !解惑、鞭策、奮進!歡迎關注!皆為原創!期待互動!

靈獸山


便利店本身就是一個人們接觸比較頻繁的商業體。裡邊的產品都是人們的剛需產品。便利店的毛利率本身就不是很高,都是在15%到25%之間。但是連鎖便利店,是通過規模化經營,打造一個龐大的銷售網絡和會員平臺。就像美國的好事多超市,它的毛利率只控制在7%左右,但它在全球有超600家賣場,會員人數超過8000萬人。當他擁有了大量的會員後,就可以和上游的供應商去談判,獲得更高的產品入場費等等。他自身既是一個賣場但同時又是一個平臺,可以說,任何商家的產品都可以通過它的平臺快速佔領市場。而這部分利潤,是我們看不到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悟道商院


分兩類:鬆散型連鎖,總部以服務開店為主,品牌的第一要務是推廣和或許更多的加盟主。完成建店後,建店費是足夠總部盈利的。至於門店的盈利水平,總部是相對管理較少的。而當總部有足夠能力建立物流配送體系的時候,總部依然可以從物流鏈獲得更好的配送利潤。門店的盈利來自於每日流水,這是唯一的。這一類門店的流水構成大概如下:香菸35%,毛利10%。水飲20%,毛利20-30%,休閒食品20%,毛利25%-35%。如此一來,其他佔比不超過20%。所以,單店最重要的還是客流度,因為,煙和水還是最主要的臨時購買。當然,菸草假一點的也是司空見慣的。

緊密型連鎖:……



大魚貨架CEO


其實,連鎖便利店,貨物都是通過大量的集體採購配送,從而降低了成本,實際銷售過程中,很多產品價格還是很有優勢的,所以會擁有一部分忠實客戶群體,實現導流,長遠創造價值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