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張明平:讓青春之花在基層綻放

“小張走了,我這個村的工作咋個開展得起嘛?黨建資料、村級事務檔案、脫貧攻堅報表、信息宣傳這些工作哪個來接?我們村不能沒有小張這種踏實肯幹的小夥子。”在一次下鄉扶貧途中,鹽津縣牛寨鄉牛塘村支書這樣說到。

支書口中的“小張”,正是2011年通過雲南省村官統一招錄選聘到鹽津縣牛寨鄉牛塘村任職的大學生村官張明平。因是中共黨員,張明平一到村就被任命為村支書助理,2016年被任命為村總支副書記,文書走後又兼任文書工作,同時也是駐村扶貧工作隊員。這個本就在農村長大的80後小夥子到村後很快便適應了村裡的生活,積極協助村支書抓好脫貧攻堅以及村級事務管理工作,並與當地村幹部、駐村隊員以及村民們打成一片,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小張”。

“能說會道,挺招人喜歡的小夥子”

2011年7月從紅河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畢業後,帶著對同學的不捨與對未來的期望,張明平毅然踏上了家鄉的歸途,進入了村官的行列。

“做好農村工作,群眾的支持是基礎,只有把群眾的事當自己的事,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初出校門的張明平深知獲得群眾信任支持的重要性,到村以後,張明平隔三差五地到村民家中走訪,陪留守老人聊天、傾聽群眾所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幫周邊農戶乾點力所能及的農活,很快就和村裡群眾混熟了。就連十里八鄉的大娘嬸子們見了面也能拉著“小張”嘮上半個多小時,為此,還有掛鉤幫扶單位的年輕小姑娘調侃他是“女性之友”。

擴大鄉村影響力,講好鄉村故事、傳播鄉村聲音,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現真實、濃郁、全面的鄉村,是大學生村官的基本職責,於是在走訪入戶的過程中,積極宣傳國家的惠民優惠政策,張明平一邊瞭解民情民意,一邊不辭辛苦收集整個牛塘村的好人好事,拿著手機挨家挨戶給最衛生家庭、最和諧家庭等模範們照相、做展板,還把貧困群眾的模範事蹟寫成簡報積極投到各大新聞網站,不僅生動形象地宣傳了牛塘村的鄉風文明工作,也讓村民們在看到自己上了“新聞”後,更加有幹勁。

在瞭解到蔬菜種植戶面臨銷售難的問題後,張明平繼續發揮能說會道的特長,藉助網絡平臺積極為銷售撰寫宣傳稿,並主動聯繫銷路,拓寬了群眾的銷售渠道。面對群眾的稱讚,張明平笑著說:“作為村官,幫著你們聯繫銷售渠道、做宣傳就是我本職工作”。

“幹活認真,挺實在的小夥子”

秋冬季節的牛塘村很冷,霧也很濃,刺骨的寒風會吹得臉頰生疼,手腳冰涼。可不管條件如何艱苦,為完成交辦的工作任務,張明平和村幹部、駐村隊員們照樣走組串戶、調查摸底、查清貧情、填報數據,總是力所能及地為精準扶貧提供第一手資料,打通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

現在,脫貧攻堅工作到了決勝期,張明平也常常深入田間地頭或是貧困戶家中走訪,用大家習慣的語言方式將中央和省、市、縣精準扶貧的相關文件、會議精神及惠民政策耐心講解給貧困戶,也始終把“控輟保學”工作放在心裡,所謂“扶貧先扶智,扶貧必扶志”,切實從思想上扭轉貧困戶的觀念,才能讓他們有主動脫貧致富的念頭,發揮好脫貧主體的作用,才能從根本上斬斷窮根。

張明平曾在新農村建設時,不怕髒不怕累主動幫助村民們搬磚背瓦,通過協調上級水利部門幫助洞口村民小組申請到了人畜飲水管理工程項目,親自跟著尋找水源、確定管道的走向、挖掘水窖等。現在的小張已由“外鄉人”變成了村裡的“主人”,村民們非常信任和依賴他。每次下組入戶,村民都會熱情地留張明平吃飯聊天,遇事也會諮詢他:“小張,我家姑娘今年剛考上大學,想跟你諮詢一下有沒有助學的政策補貼”“小張,養老保險咋個交?”“小張,我家想申請高一檔的低保,符合條件不?要咋個申請?”每一個問題都能收穫張明平耐心的回答,不能及時解答的,張明平也會細心的記在隨身攜帶的小本上,回村委會時,把情況核實清楚後,在下次入戶時解答村民的疑惑。

“踏實肯幹,挺值得信賴的小夥子”

如今的張明平褪去剛參加工作時的青澀和稚氣,眉宇間多了一絲成熟和穩重,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大學生村官是脫貧攻堅的生力軍,是鄉村兩級工作的得力助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張明平始終牢記組織的重託,把“忠誠、乾淨、擔當”印在心裡,把青年人的責任和使命扛在肩上,竭盡所能為村裡脫貧攻堅工作傾心奉獻,張明平的工作得到了同事、領導、組織的充分肯定。

“來時一身書卷氣,如今兩袖泥土香”是所有大學生村官的真實寫照,張明平也不例外。現在的張明平已通過2017年雲南省公務員招錄考試成為了一名公務員,但回首六年的村官生涯,張明平的小圓臉上是一如既往憨厚的笑容:“鹽津是我的家鄉,我能為我的家鄉盡一份綿薄之力,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村民,為他們付出,我感到很榮幸,也是這段村官經歷,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讓我明白一個黨員的堅守和初心,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繼續扛起自己肩上的責任,用汗水書寫不悔的人生篇章”!

雲南網記者 楊萍 通訊員 範懷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