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包子時 不要直接上鍋蒸 多做一步 蓬鬆暄軟 不回縮不塌陷

用此菜做餡 豬肉蘿蔔靠邊站 鮮香味美 全家都愛吃

包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可以說能夠俘獲大部分人的心。包子看似簡單,不怎麼難做,可是如果想包出好吃好看,蓬鬆暄軟,不回縮不塌陷的包子還是需要很多小技巧的,真可謂是小包子有大技巧。

蒸包子時 不要直接上鍋蒸 多做一步 蓬鬆暄軟 不回縮不塌陷

在蒸包子時有人喜歡熱水下鍋,有人喜歡冷水下鍋,有人蒸出來同一鍋包子,有的很漂亮,白白胖胖的,有的卻是硬的和死麵疙瘩一樣,有的光滑,有的坑坑窪窪,今天我就詳細的給大家來介紹包包子的方方面面,希望大家都能蒸出白白胖胖,漂漂亮亮的大包子。

蒸包子時 不要直接上鍋蒸 多做一步 蓬鬆暄軟 不回縮不塌陷

今年,豬肉已經成功逆襲了,我們這的豬肉一天一個價,以前去菜市場晚了就買不到好的豬肉了,現在下午去還有很多,看來豬肉已經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了。今天就來包一個素包子吧,兒子喜歡吃胡蘿蔔,我又在餡裡面加了雞蛋,粉絲,也是非常的營養美味的,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製作過程吧。

蒸包子時 不要直接上鍋蒸 多做一步 蓬鬆暄軟 不回縮不塌陷

鮮香美味的大包子---餡香味美,不回縮,不塌陷,各個蓬鬆暄軟

【主料】麵粉500克 酵母5克 溫水250毫升

餡料】雞蛋4顆 粉絲1把 胡蘿蔔半根 木耳一小把 蔥花2根

調料】鹽1勺 雞粉半勺 蠔油2勺

【工具】蒸鍋

----【開始製作】----

小貼士:後面的總結希望大家好好看一下哦,為了使大家有一個良好的閱讀體驗,在製作步驟過程中沒有添加過多的注意細節,想讓大家更容易的看清具體步驟,所以在製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都寫在後面的【內容總結—製作要點】裡面了。

1.和麵:在麵粉中加入酵母,分次加入250毫升溫水,邊加邊攪拌,攪拌成絮狀以後下手揉成光滑的麵糰,蓋上保鮮膜醒發至2倍大。

蒸包子時 不要直接上鍋蒸 多做一步 蓬鬆暄軟 不回縮不塌陷

2.調餡:雞蛋放入碗中打散,鍋裡放油,放入蛋液快速翻炒,炒散炒熟後盛出備用。泡好的粉絲在開水裡煮一下,變軟後撈出,切幾刀,這樣更容易包,木耳提前泡發,切碎,胡蘿蔔切丁。分別裝入碗中,放入鹽、雞粉、蠔油,攪拌均勻餡料就做好了。

蒸包子時 不要直接上鍋蒸 多做一步 蓬鬆暄軟 不回縮不塌陷

蒸包子時 不要直接上鍋蒸 多做一步 蓬鬆暄軟 不回縮不塌陷

3.發好的面在表面插一個洞,動口不回縮,扒開面團裡面有漂亮的蜂窩狀,表示面已經發好,取出揉搓排氣。

蒸包子時 不要直接上鍋蒸 多做一步 蓬鬆暄軟 不回縮不塌陷

4.把揉搓好的麵糰整理成長條形,分成大小均勻的面劑,把每個面劑按扁,擀成圓形的包子皮。

蒸包子時 不要直接上鍋蒸 多做一步 蓬鬆暄軟 不回縮不塌陷

蒸包子時 不要直接上鍋蒸 多做一步 蓬鬆暄軟 不回縮不塌陷

5.取一個麵皮,放入餡料,多放一些,包好,封口捏緊。

蒸包子時 不要直接上鍋蒸 多做一步 蓬鬆暄軟 不回縮不塌陷

蒸包子時 不要直接上鍋蒸 多做一步 蓬鬆暄軟 不回縮不塌陷

6.蒸屜裡刷油,放入包好的包子,蓋上鍋蓋二次醒發15分鐘。

蒸包子時 不要直接上鍋蒸 多做一步 蓬鬆暄軟 不回縮不塌陷

7.醒發好以後先大火燒開,再轉中火蒸15分鐘,關火再燜5分鐘就可以開蓋出鍋了。

蒸包子時 不要直接上鍋蒸 多做一步 蓬鬆暄軟 不回縮不塌陷

成品圖:蓬鬆暄軟,餡鮮味美,非常的好吃,你也試試吧。

蒸包子時 不要直接上鍋蒸 多做一步 蓬鬆暄軟 不回縮不塌陷

----內容總結—製作要點----

1.如果大家要在早晨包包子,可以晚上睡前把面和餡調好,放冰箱冷藏室保存一晚,第二天早晨起來面就已經發好了,早餐也可以吃到新鮮的大包子了。

2.發好的麵糰一定要多揉搓排氣,排淨裡面的大氣泡,這樣做出來的包子表面才會光滑,內部才會細膩,無氣孔。

3.素包子一定要儘可能多的放餡料,否則蒸出來的包子容易憋,不飽滿。

4.包好的包子千萬不要直接上鍋蒸,一定要二次醒發到位,再次激起酵母的活性,這樣蒸出來的包子才會蓬鬆柔軟,醒發好的包子體積變大,同時輕輕的按壓表面可以緩慢回彈,有這種狀態時就可以開火了。

5蒸包子時儘量冷水下鍋,讓包子和水慢慢的一起升溫,這樣可以使包子受熱均勻,大火燒開以後要轉中火蒸,一直用大火蒸容易造成水蒸氣低落,使包子表面坑坑窪窪的狀況。蒸好的包子不要著急開蓋,關火後再燜5分鐘開蓋,可以防止因急速受冷後引起回縮,同時開蓋時也要防止水蒸氣低落。一般素包子、饅頭、花捲蒸15分鐘就可以,肉包蒸20分鐘就可以,當然也要看包子的大小。

----【結語】----

這樣做出來的包子薄皮大餡,蓬鬆暄軟,雖然是素餡,但是營養美味。其實蒸包子真的不難,只要注意發麵、排氣、二次醒發、蒸制,注意幾點小細節,都可以做好。做出來的包子都會白白胖胖,不會回縮,不會塌陷的。

大家好,我是丹姐。是一個熱愛製作美食,喜歡下廚房的寶媽,如果您看完本文後覺得對您有幫助或者覺得喜歡,可以點擊關注“丹姐小廚”,我會每天分享自己的美食心得 ,如果您有什麼不同的見解,或者好的建議給我,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感謝大家的觀看,我們下次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