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的畢業生都去了哪些城市?

在另一年的畢業季節,中國頂尖大學的畢業生通常會去哪些城市?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被認為是中國著名大學陣營中的“四大天王”。俗話說,“清朝和北方將恢復外交關係”。

《城市戰爭》發現了這四所大學以及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等熱門大學發佈的2018年就業質量報告。

清華的畢業生都去了哪些城市?

通過這些報道,“城市戰爭”觀察了著名大學畢業生的普遍流動。眾所周知,一個小企業或一個大城市能否吸引到清朝北部的應屆畢業生,不僅是實力的問題,也是面子的問題。

首先,結論:在過去的四四年裡,清朝北部的畢業生留在北京的比例逐漸下降,而廣東,特別是深圳,成為接受北京學生溢出的最大贏家。在長江三角洲的頂尖大學中,廣東的吸引力也相當不錯。

因此,通過這篇文章,你會感受到廣東對“青北統一”畢業生的強烈吸引力。

01.

清華畢業生的目的地:華為第一,騰訊第二

2018年清華畢業生去了哪裡?

截至2018年10月31日,清華大學應屆畢業生進入中國高等教育的比例為28.5%,出國(或出國)的比例為16.5%,第三方就業的比例為39.4%,靈活就業的比例為14.7%。其中,大學生就業比例僅為20.5%,繼續教育比例高達78.3%,失業比例為1.2%。

那麼,清華大學的應屆畢業生最喜歡哪些企業?

清華的畢業生都去了哪些城市?

如圖所示,清華畢業生的去向主要是三類單位:大型科技公司、中央企業和黨政機關。其中,中央企業11家,科技巨頭6家,黨政機關4家,另外3家分別是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和SAIC。

在這24個單位中,20個是企事業單位,14個總部設在北京,3個在深圳,1個分別在上海、廣州和杭州。

那麼,清華畢業生最喜歡哪個省份?

統計數據顯示,清華大學17.3%的本科生畢業後留在北京,25.2%去上海,20.3%去廣東。換句話說,留在北京的人數還沒有達到上海和廣東。

然而,清華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持有者的比例相對較高,分別達到39.9%和49.7%。僅次於北京的是廣東和上海,20.3%的研究生選擇廣東,13.8%選擇上海。選擇廣東和上海的醫生比例為9.1%。

如果你看看2014年的數據,你會發現清華留在北京的比例在過去四年裡逐漸下降。以大學生為例,2014年留在北京就業的比例達到30.3%,但2018年降至17.3%,超過了上海和廣東。除本科課程外,清華大學碩士和博士畢業生留在北京的比例也有所下降。然而,由於北京擁有全國最多的大學和科研機構,這兩類畢業生留在北京的比例仍然相對較高,遠遠高於去廣東和上海的比例。

02.

北京大學畢業生的目的地:華為第一,騰訊第二

北京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比清華大學高出約10個百分點。

截至2018年11月15日,北京大學(總部)在華留學比例為20.11%,出國(境)留學比例為15.21%,就業比例為63.48%,清華就業比例為54.1%。

其中,北京大學本科生主要畢業後進入高等學校,在中國佔44.15%,在國外佔30.34%,在就業方面佔23.54%,略高於清華大學的20.5%。

那麼,北京大學畢業生最喜歡哪些企業?

清華的畢業生都去了哪些城市?

你沒弄錯。華為和騰訊仍然是深圳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兩家企業。

像清華學生這樣的北京大學學生喜歡中央企業和大型科技公司。在前12家單位中,有6家中央企業和3家科技公司,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也是相當高的機構。

從就業領域來看,在前12個單位中,8個在北京,3個在深圳,1個在杭州。

那麼,北京大學的應屆畢業生最喜歡去哪些省份呢?

北京大學的學生在北京就業的比例與清華大學大致相同,兩者都佔40%左右。

然而,與清華不同,北京大學畢業生對廣東的興趣遠高於上海,就業率達到21.94%,只有6.2%去上海。

數據顯示,北京大學畢業生留在北京的比例近年來也呈下降趨勢。2014年,北京大學畢業生留在北京的比例高達58.04%,到2018年將降至21.99%,而去廣東的比例將增至32.62%。

數據來自《21世紀經濟報道》和北京大學的就業質量報告。

有趣的是,北京大學的畢業生不僅對北京不感興趣,對上海也不感興趣。尤其是,去上海的大學生比例從2014年的7.39%下降到2018年的1.42%。

以下是2018年北京大學畢業生簽約城市分佈圖:

如圖所示,深圳是北京大學畢業生離開北京後的首選城市,其次是上海、杭州、天津和廣州,尤其是深圳。

03.

復旦大學畢業生:十大熱門企業中有五家在深圳

復旦大學畢業生留在上海的比例高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達到73.86%。然而,只有大約40%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留在了北京。

這表明復旦學生對本地就業機會的認同滿意度較高。

除了上海,復旦大學畢業生受僱於他們最常去的廣東、北京和浙江省。根據其他數據,復旦大學2018屆畢業生中有319人去長江三角洲(上海除外)就業,佔協議就業人數的8.29%。

共有205人前往廣東、香港、澳門和海灣地區就業,佔商定就業人數的5.33%。共有129人前往京津冀地區就業,佔商定就業人數的3.35%。

那麼,復旦學生最喜歡哪些企業?

你沒錯,第一名是華為,但第二名是外國公司。騰訊僅名列第四。

與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不同,復旦學生似乎對外國企業比對中央企業更感興趣。在前十大單位中,安永和普華永道是兩家跨國公司,都是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之一,而工行是唯一的中央企業。

從地區角度來看,10個單位中有5個總部設在深圳,4個在上海,1個在北京,顯示出深圳對復旦學生的強大吸引力。

當然,華為、騰訊、平安、肇星等深圳企業都在上海設有分公司或研發中心。復旦大學的畢業生去這些企業不一定去深圳工作。

04.

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生:第一華為,第二SAIC

交通大學畢業生留在上海的比例約為73.84%,與復旦大學基本持平,遠遠高於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

除了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生最多的省份依次是廣東、浙江、江蘇和北京。相關數據如下:

那麼,交通大學的學生最喜歡去哪家企業?

是的,華為仍然是第一個承包商。第二名是SAIC,一個當地的巨人。騰訊位列第三。

與復旦大學學生不同,交通大學學生對外企的熱情似乎並不高。在前16個就業單位中,沒有一個是外國企業,只有兩個是中央企業。其他大部分是上海的本地企業和深圳、杭州的科技公司。

就地區分佈而言,在前16個就業單位中,總部設在上海的有6個,深圳有4個,北京有3個,杭州有2個,無錫有1個。

以下是交通大學畢業生青睞的其他企業:

05.

浙江大學畢業生:去廣東比去江蘇多

浙江大學畢業生留在浙江的比例約為59.69%,高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但低於復旦交通大學。

就就業領域而言,除浙江外,浙江大學的學生訪問了上海(11.86%)、廣東(6.9%)、北京(4.42%)和江蘇(3.57%)。

如果浙江大學生離開浙江,上海是首選,其次是廣東和北京,然後是鄰近的江蘇省,這表明廣東對浙江大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

那麼,浙江大學生最喜歡的就業企業是什麼?

第一名是華為,第二名不是阿里,而是網易。

從上述企業來看,相當多的企業位於杭州,這表明杭州雖然是二線城市,但也為名校學生提供了大量高質量的就業機會。廣東企業對浙江大學生有吸引力。除華為外,騰訊、中興、招商銀行、萬科、富力和恆大也榜上有名。

相比之下,上海企業在該表中的比例並不高,只有兩家大型企業,SAIC和安永(中國)。

06.

中國科技大學畢業生:恆大、華為、騰訊、TCL、美的.

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後,留在湖北就業的大學生比例為25.56%,是上述高校中最低的。

北京大學清華留在北京的比例約為40%,復旦交通大學留在上海的比例約為73%。

根據就業單位的區域分佈,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生去廣東最多,比例為26.74%,高於留在湖北的比例(25.56%),其次是上海(10.05%)、浙江(6.09%)、北京(5.82%)和江蘇(5.82%)。

那麼,中國科技大學的學生畢業後最喜歡去哪些企業?

華為這次沒有惡霸屏幕,但排名第三。然而,滬UST和華為的歷史非常悠久。初創時期,許多華為高管來自這所著名的武漢大學。

首先是中央企業中國建設,其次是恆大。此外,萬科、富力等房地產公司也榜上有名,這可能與中國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實力雄厚有關。

無論哪個名單,廣東企業都佔50%以上。除了普通的華為、騰訊和招商銀行,還有恆大、萬科、富力、TCL、美的、比亞迪等企業。

這說明HKUST和廣東之間的就業機會非常廣泛。

07.

CUHK畢業生:76.77%保持聽力

中山大學畢業生留在廣州的比例高達76.77%,是上述高校中最高的。這顯示CUHK學生對本地就業機會極為滿意。

數據顯示,CUHK 42.47%的大學生選擇廣州,其次是深圳(23.99%),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佔11.43%,而北京和上海分別僅佔3.13%和2.97%。

統計數據顯示,51.55%的CUHK大學生繼續學業,36.66%的大學生選擇就業,比清華迴歸等京滬精英學校高出約10個百分點。

然而,CUHK畢業生最喜歡去的企業卻找不到這個數字。

08.

感受“地球經濟中心”的吸引力

由於工作量大,本文只統計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和中山大學的畢業生流量。

寫完這篇文章後,我最大的感受之一是華為對中國頂尖大學的學生極具吸引力。華為是“青北學院”五所頂尖大學的一等畢業生。華為每年在研發上花費近1000億元。你知道它現在在哪裡嗎?除華為之外,騰訊、中興、招商銀行、中國平安和萬科等深圳主要企業也很受知名大學畢業生的歡迎,這讓他們在深圳的知名度特別高。

另外一條消息是,在過去的兩天裡,深圳中學超豪華的教職員工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許多名牌學校的畢業生蜂擁而至。

深圳高中超級豪華教師團隊,來自南方都市報的照片

經濟學家張五常表示,深圳是“全球經濟的中心”。他可能做得過火了,但從頂尖大學學生的角度來看,深圳的優秀是毋庸置疑的。

得益於深圳的虹吸效應,廣東省越來越有信心吸引名牌大學的畢業生,這對提升廣東人才水平具有強烈的信號意義。

特別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等著名的北京大學繼續降低留在北京的人數比例。離開北京後,廣東是最大的流向。原因是什麼?

我想這有兩個原因。一方面,隨著經濟轉型升級,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對名牌大學畢業生的吸引力比以往減少。相反,大型科技公司已經成為熱點。深圳是除北京以外大型科技公司數量最多的城市。除深圳外,廣州、佛山、東莞等珠三角城市也有許多高收入的大型民營企業。

另一方面,廣東的地方大學薄弱,無法為當地大型科技公司提供足夠的人力資源。外國大學生更容易找到工作。例如,武漢大學和華科等學校的畢業生如果去北京和上海就沒有什麼競爭優勢,但當他們去廣東時,他們的競爭優勢就會立即顯現出來。這也是武漢學生特別喜歡來廣東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趣的是,廣東企業對長江三角洲頂級名牌大學也有更大的吸引力。如果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的畢業生不留在當地,廣東將是去得最多的地方,而不是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區。

總的來說,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總量和文化遺產比長江三角洲少。然而,珠江三角洲有更多的頂級企業和高收入私營企業。這些企業的工資水平已經超過了國有企業和外國企業,這是吸引名牌大學學生的重要籌碼。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是來自知名大學的學生留在當地的比例:

這張照片來自《21世紀經濟先驅報》。

為什麼北京學生留在北京的比例相對較低?雖然北京有很多工作機會,但是北京也有很多著名的大學。競爭太激烈了,但是如果你出國,你會有很大的優勢。

上海和廣州的大學留在本地的比例很高,一方面是因為本地有大量高質量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是因為本地人才的競爭不如北京激烈,更容易找到好工作。

總而言之,來自著名大學的學生熱衷於追求大企業。在有許多大型企業的地方,它們將成為著名大學學生的聚集地。然而,在過去,它有利於大型國有企業和大型外國企業,但現在它有利於大型私營技術公司。我認為這是進步。

當然,我們也應該意識到精英學生和大型科技公司都不應該被過分追求。大型科技公司精英學生的分配僅僅是一種追求確定性的“消費邏輯”。

如果候選人有“投資者邏輯”,他還應該探索更多高增長企業,如華為、騰訊和阿里。在他職業生涯的開始,來自著名大學的學生通常是隱形的,這為二級和三級大學的畢業生創造了機會。

(本文數據主要來自《21世紀經濟報道》、《南方都市報》和各大高校發佈的就業質量報告。所有數據和結論僅供參考。)

—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