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農村戶廁改造已超一千萬戶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11月19日,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高峰論壇暨農村廁所革命技術論壇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餘欣榮透露了今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組最新數據:僅今年上半年,各地區就新開工建設了5萬多處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和9萬多處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同時農村戶廁改造約1000多萬戶。

聯合國大會2013年通過決議,把每年的11月19日設立為“世界廁所日”,“廁所革命”則是指對發展中國家的廁所進行改造的一項舉措,最早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在中國,廁所改造如今已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2017年11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當中的三大革命。

在農業農村部11月19日舉辦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高峰論壇上,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多項工作數據得到披露。2018年機構改革以來,根據中央部門分工要求,由農業農村部門牽頭組織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80%以上的行政村農村生活垃圾已經得到了有效處理,近30%的農戶生活汙水得到處理,全國農村改廁率超過一半,其中六成以上改成了無害化衛生廁所。在2019年上半年,各地區已新開工建設了5萬多處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和9萬多處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農村戶廁改造約1000多萬戶。

據介紹,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整體工作推進上,農業農村部要求不能搞“一刀切”,各地要因地制宜確定村莊整治類型,分類確定整治任務,選擇簡單實用、成本適中、農民群眾接受的改廁、垃圾汙水治理模式,經過試點示範、科學論證後再全面推開。同時要求注意把握好整治力度與財力承受度、農民接受度的關係,在方案論證、施工建設、運行維護等環節充分聽取村民意見。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