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電視臺的“商標迷局”:一騎紅塵妃子笑,不知“荔枝”是哪臺

繼湖南衛視率先引進水果的概念自稱“芒果臺”之後,電視圈掀起一陣水果熱潮。青海衛視自稱“青芒果”,貴州衛視改叫“蘋果臺”。電視臺鍾情於以水果命名臺名,本無可厚非,但是“同名”現象也接踵而來。這不,江蘇衛視與廣東衛視因為鍾情於“荔枝”而鬧出了同名的笑話。

倆電視臺的“商標迷局”:一騎紅塵妃子笑,不知“荔枝”是哪臺

(圖為廣東衛視)

倆電視臺的“商標迷局”:一騎紅塵妃子笑,不知“荔枝”是哪臺

(圖為江蘇衛視)

江蘇衛視率先佈局

最早從2010年,江蘇衛視就啟用“荔枝臺”的頻道包裝。目前,不僅其官網——江蘇網絡電視臺叫“荔枝網”,其網站下方還設有“荔枝視頻”“荔枝新聞”“荔枝社區”等子欄目。同時,為了證明這些標誌的合法性,江蘇廣播電臺又順勢申請了各種帶有“荔枝”字樣的商標。

倆電視臺的“商標迷局”:一騎紅塵妃子笑,不知“荔枝”是哪臺

近日,小編在中國商標網上發佈的新一期商標公告中就發現,江蘇廣播電臺的運營主體——江蘇省廣播電視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蘇廣電公司)申請的“荔枝臺”“荔枝網絡臺”“荔枝電視”“荔枝社區”商標已步入初審公告階段。這些商標均被申請註冊在第35類與第41類與電視廣告、娛樂等相關的商品上。

倆電視臺的“商標迷局”:一騎紅塵妃子笑,不知“荔枝”是哪臺

其實,自 2014年4月至2019年,江蘇衛視便已經在相關類別上申請註冊了193件,帶有“荔枝”字樣的商標,其中便包括第38類上的電視播放、無線電廣播等服務。其中包括荔枝網、荔枝臺、荔枝網絡臺等商標。

倆電視臺的“商標迷局”:一騎紅塵妃子笑,不知“荔枝”是哪臺

實際上,在我們的認知中,“荔枝臺”“荔枝社區”等並不算較為常見的標識,江蘇衛視的別稱荔枝臺也已漸漸為公眾所熟知,那為什麼其商標申請之路卻如此困難呢?小編在一番詳細調查後發現,此中一二並不簡單。

首先,小編在中國商標網上以“荔枝臺”作關鍵字進行檢索,共檢索出25件商標,主要商標申請人中,除了江蘇廣電公司,竟然還有廣東廣播電視臺,這是什麼情況?

廣東衛視緊跟其後

根據商標網信息顯示,廣東衛視主體廣東廣播電視臺,在江蘇衛視申請註冊帶有“荔枝”字樣商標的一個月後,即2014年5月開始,便在多個類別上申請了“荔枝臺”商標,此外,廣東廣播電視臺名下還註冊申請了“荔枝網”“荔枝財經”“荔枝直播”等商標。

據中國商標網顯示,截至2019年,廣東廣播電視臺共申請註冊了40餘件帶有“荔枝”字樣的商標。

倆電視臺的“商標迷局”:一騎紅塵妃子笑,不知“荔枝”是哪臺

同一個廣電圈下,有兩個“荔枝網”,還有兩個“荔枝臺”,那麼到底誰才是正宗的呢?

實際上,早在2014年,廣東廣播電視臺上線官網“荔枝臺”時就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支持江蘇衛視的網友認為名字應該是約定俗成、先到先得。而支持廣東衛視的網友則認為江蘇不產荔枝,並且廣東臺被官方正式使用的臺標就是一顆荔枝,江蘇臺的臺標只是形似荔枝。

對此,江蘇臺和廣東臺的官方似乎均未作出正面回應。

多個荔枝分食市場

不過,2016年,廣東廣播電視臺發佈了一份聲明強調,其已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准獲得了“荔枝臺”註冊商標,並享有註冊商標專用權,似乎在宣佈自己的“荔枝臺”主權。文中,廣東廣播電視臺僅提到一家叫“廣東荔枝臺傳媒有限公司”的主體並非廣東臺關聯公司,並未提及江蘇廣播電臺。

小編通過查詢獲悉,廣東荔枝臺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02月。經營範圍包括電影和影視節目發行;電影和影視節目製作;廣告業;電視設備及其配件批發;電影設備及其配件批發;商品信息諮詢服務;會議及展覽服務;廣播設備及其配件批發;企業管理諮詢服務;群眾參與的文藝類演出、比賽等公益性文化活動的策劃等。

目前,該公司名下也擁有多件“荔枝臺”商標,不過大多同電視播放等業務無關,主要為食品及來料加工等商品及服務上。

事實上,對於“荔枝臺”的爭議,不僅僅存在於廣東衛視與江蘇衛視之間,集錄制、編輯、存儲、收聽、分享於一體的網絡電臺荔枝FM也曾捲入其中。

小編經過檢索發現,荔枝FM的運營主體公司廣州荔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荔支網絡)自2014年1月至今,共申請註冊了230件帶有“荔枝”字樣的商標,其中類別涵蓋了第9類、38類、41類等多個類別。

倆電視臺的“商標迷局”:一騎紅塵妃子笑,不知“荔枝”是哪臺

而且其於2016年曾對廣東廣播電視臺名下的“荔枝臺WWW.GDTV.CN及圖”商標提起異議,該商標被指定使用在第41類廣播和電視節目製作、演出製作等服務上。

荔支網絡認為,爭議商標與其擁有的“荔枝FM及圖”商標構成使用在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並且,“荔枝FM及圖”商標已被消費者廣泛熟知,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廣東廣播電視臺的註冊行為具有主觀惡意,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

不過,2018年3月,商標局經複審後認為,僅憑荔支網絡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荔枝FM及圖”商標在爭議商標申請前被相關公眾所熟知。同時,爭議商標指定使用的攝影、培訓等服務與“荔枝FM及圖”商標核定使用的口述聽寫機商品存在較大差別,關聯性較弱。因此,爭議商標的註冊不會使公眾產生混淆誤認。

最終,商標局核准了廣東廣播電視臺對“荔枝臺WWW.GDTV.CN及圖”商標的註冊申請。

圍繞這一“荔枝”國內兩大衛視似乎均不願放手,而新業態的商業主體,似乎也要嘗這一口“鮮”。就目前幾方的態度來看,對於“荔枝”的使用似乎仍然是“相敬如賓”,但是在爭搶收視率及流量的時代,“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道理誰都明白,接下來是“戰”是“和”,各位觀眾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