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日地鐵“流量王”!這一次,廣州是紅花,京滬是綠葉

休息日地鐵“流量王”!這一次,廣州是紅花,京滬是綠葉

01

本號前天寫的文章《誰是運輸第四城?深圳、天津、重慶、成都,還是武漢?》中,以數據作支撐,證明了北京、上海、廣州三大運輸巨擘的實力。

尤其是在城市內部運輸中,北上廣三座城市,相對於其他城市,保持著一個身段的優勢。

休息日地鐵“流量王”!這一次,廣州是紅花,京滬是綠葉

數據:交通部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前三個季度城市內部運輸力(軌道交通、出租車、公共汽電車、客運輪渡),北京一枝獨秀,成為唯一一個突破50億人次的城市,為55億人次,上海、廣州則突破40億人次,分別高達48.8億人次,45.8億人次。

上圖是軌道交通、出租車、公共汽電車、客運輪渡綜合數據,若將軌道交通數據單拎出來,北上廣的優勢,依然明顯,無論運營里程還是客流量。

休息日地鐵“流量王”!這一次,廣州是紅花,京滬是綠葉

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廣州位列第一級別。

北京去年全年的地鐵客流量,高達39億人次,逼近40億。上海、廣州也突破了30億人次。

處於第二級別的是香港、深圳、成都、南京,這幾個城市擁有地鐵里程優勢和人氣優勢。

雖然只差了一個級別,但北京的客流量,是深圳的2倍、南京的近4倍。即便是在同一個級別內部,相差也較大,北京、上海相較於廣州,全年的地鐵流量差別在8億人次左右。

以總客運量來看,廣州與京滬之間存在不小的差距,只能位居地鐵第三城。

02

不過,在評選最擁擠的地鐵線時,廣州卻超越京滬,以廣州地鐵3號線登頂全國第一。

休息日地鐵“流量王”!這一次,廣州是紅花,京滬是綠葉

從上圖可以看到,北京、上海雖然都有6條地鐵線上榜,數量上仍位居第一,但在具體排名中,廣州上榜的5條線路,均排名比較靠前。

廣州地鐵3號線排第一,2號線排名第四,1號線排第十,5號線排第十一。

除了在擁擠地鐵線路方面,廣州力壓京滬外,在週末與節假日的客流量方面,廣州同樣超越京滬。

雖然平時上班日方面,北京、上海以人口優勢和地鐵線路優勢力壓廣州,但一到節假日、週末等休息日,廣州總能實現反超。

例如最新追蹤的11月11日(週一)與11月10日(週日)的數據,週一京滬地鐵流量優勢明顯,而週日,廣州超北京130多萬,超上海接近100萬。

休息日地鐵“流量王”!這一次,廣州是紅花,京滬是綠葉

如果說這只是某一天的數據,存在較大的偶然性,那再看2018年全國的平均數據。

休息日地鐵“流量王”!這一次,廣州是紅花,京滬是綠葉

上圖是去年北京、上海、廣州全年工作日與休息日地鐵平均流量,工作日京滬對廣州有碾壓優勢,而休息日,廣州超京滬30萬左右。

工作日,京滬對羊城的地鐵流量碾壓,原因不難理解。

首先,京滬擁有更龐大的人口規模。

北京常住人口2154.2萬人,上海常住人口2423.8萬人,而廣州為1490.4萬人,相較於北京少了660多萬,相較於上海少了將近1000萬。

其次,京滬擁有更多的地鐵線路和更長的地鐵里程。

目前,上海有16條軌道交通,總里程已經突破了700公里,為世界第一。北京方面,用於的線路數量更多,為22條,但里程數比上海略短,為637公里,居全國與全球第二位。

休息日地鐵“流量王”!這一次,廣州是紅花,京滬是綠葉

數據:各地鐵集團

既然如此,那為何一到週末,一到休息日,廣州就能實現對京滬的反超?

這與三座城市的城市結構和文化有直接關係。

03

廣州的休息日地鐵客流量能超越遠多於自己常住人口量、地鐵數量的京滬,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廣州有別於京滬的城市結構。

京滬是多中心發展,後起之秀的深圳,也符合多中心發展結構,前海CBD絲毫不輸福田CBD的繁華,老區羅湖的蔡屋圍片區,同樣很繁華。

而廣州雖然也發展了多箇中心,南沙已經是副中心,但羊城仍是一個強中心的城市結構,最繁華的區域仍是天河體育中心周邊,每到週末,就有大批其他區的人和郊外的人進城遊玩。

多中心與單中心,或者說均衡發展的多中心結構與強中心結構的區別在於,後者,一到週末郊區的人流量就會往中心地區流動,而均衡發展的多中心這種現象就弱了不少,大家吃喝玩樂完全可以不用跑那麼遠。

除了城市結構,助攻廣州在休息日的地鐵客流量力壓京滬外,廣州的文化特色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網上,有人給北上廣三座城市的人,定了個位。

北京人會說,因為北京是科教中心、文化中心,擅長交際的官員集中於此,怎能不會說。

上海人會穿,上海是消費中心、金融中心,早在民國時期,十里洋場就迷倒了一大片人,如今的上海灘依舊是國內最洋氣的地方。

而廣州人會玩。廣州地處嶺南,氣候宜人,一年四季都能出來玩,最關鍵的是,廣州是美食之都。當然,北京、上海也有不少美食,但論能吃、愛吃程度,即便是擁有火鍋的成渝之地,也沒法與廣州人相比。

一到週末,無論是廣州土著,還是廣州的外地人,都會聞美食而動,早上吃早茶,中午吃午茶,一天到晚都吃不夠,不像北京、上海的宅男宅女們,蝸居在家點外賣。

最關鍵的是,作為美食之都,至少是珠三角區域的美食之都,一到週末,周邊城市的人也會趕往廣州尋找美食,我本人就曾多次在週末從深圳趕往廣州,就為了吃一份廣州街頭巷尾正宗的廣東茶。

廣州的吃喝玩樂,與廣州的強中心城市結構,決定了即便在擁有人口優勢、軌道交通優勢的京滬面前,廣州也能成為紅花,讓京滬當一回綠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