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西開展送政策、崗位、技能、資金、信息活動

黑龍江日報11月19日訊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源。為推動全市就業形勢整體穩定,雞西市積極開展穩就業各項工作,尤其是以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資金、送信息為內容的“五送”活動開展以來,雞西市堅持把“黨委政府守初心、社會各界有愛心、職能部門有耐心、就業群體有信心”貫穿全過程,緊緊圍繞企業、創業者、勞動者的就業創業服務需求,通過市領導以上率下樹立“看我做,跟我幹”的工作標杆,通過踏踏實實落政策、紮紮實實做服務,切實讓企業創業者體會到扶持的熱度,讓就業困難群體感受到幫扶的溫度。

截至目前,全市三縣六區共走訪居民11.6萬戶22.3萬人,走訪用人單位、個體商戶2.1萬戶;收集有就業意願人員信息4792人,提供就業崗位12934個;收集有培訓意願人員信息7571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640萬元;發放各類政策、服務宣傳單91.9萬份。

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1346人,完成年目標任務的95%;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低於控制目標0.6個百分點,創歷史最好水平。

送政策

“明白卡”“流程圖”一看就懂

日前,在雞西市梨樹區梨樹鎮雙勝村,村委會里的宣傳單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這張宣傳單整合了多種就業創業政策,讓大家一看就懂。黑木耳合作帶頭人齊亞鳳告訴記者,根據這張宣傳單,他們合作社申請到了一筆兩年之內無息的創業貸款,總額達到180萬元,利用這筆錢,村民紛紛上設備擴大經營規模,預計今年合作社木耳產量將增加100萬袋。

梨樹區副區長徐春雷介紹,為了讓大家及時瞭解到就業創業的優惠政策,梨樹區在宣傳單的製作上動了一番心思,他們把各類政策做了梳理和提煉,濃縮到一張單子上,閱讀起來一目瞭然。此外,他們還動用了一臺宣傳車,深入街道村屯流動宣傳就業創業的各項優惠政策。

“五送”活動的第一“送”就是送政策。在活動前期,各縣(市)、區對工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讓活動所有參與人員明白活動的要求、標準、內容,確保服務的專業性。為了讓就業創業的政策廣泛傳播,通俗易懂,雞西市相關部門各出奇招,他們將就業創業的政策逐條梳理出來,做成“明白卡”、流程圖,通俗易懂地送到居民中去,做到家喻戶曉。

市人社局組織全體職工,深入早市、夜市、超市、休閒廣場等人流密集區域,登記群眾服務需求,開展“面對面”就業創業服務。恆山、滴道、梨樹、虎林等縣對多次走訪而未見的居民,在門上張貼《就業創業服務便民卡》,方便居民回家後能聯繫上服務部門,獲得相關服務。

在中心區雞冠區,街道、社區所有工作者和協理員包樓分配,每天早9點入商戶,晚6點走居民,週末入住戶,全覆蓋、無死角把“五送”政策宣傳到戶。

在日前舉行的全市退役軍人“五送”活動現場,“五送”宣傳展板上的政策及招聘崗位信息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通過這次“五送”活動,我們讓大家瞭解到,企業在招聘退役軍人方面和退役軍人創辦小微企業、個體經營等都可以享受到哪些優惠政策,讓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心裡有了底數。

送崗位

搭平臺促對接援企穩崗做到位

11月5日,雞冠區的美髮館“美髮王國”裡顧客盈門,老闆古財告訴記者,他經營這個美髮館已經好幾年了,但是由於僱不到滿意的美髮師傅經營規模一直受限。今年以來,他把需要的崗位通過社區報送給雞冠區就業局,市青年就業見習基地再把適合的人員輸送給他,這些人員都是帶著技能來的,實習一年後雙方滿意就可以簽訂就業合同。現在他的美髮師傅從過去的6個增加到10個,正在謀劃擴大經營。

充足的崗位是就業的基礎。在就業工作中,一方面是企業招工難,另一方面是有就業需求的群眾找不到合適的崗位。為了搭建好這個橋樑,雞西市廣泛徵集了石墨產業、四新經濟等就業崗位1.3萬個。通過“就業援助月”“春風送暖”“民營企業招聘周”等大型就業活動開展送崗位活動。恆山、滴道、麻山區還通過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與本地區規上企業、重點企業進行對接,摸清企業需求,開展針對性服務。依託150個社區及基層黨組織,“五送”活動在各社區舉辦專場招聘會超過一百場。各縣(市)區以舉辦招聘會為抓手,搭建用人企業和求職者對接平臺,促進人力資源有效對接。讓美髮店老闆古財受益的“青年見習計劃”現在已經簽訂見習單位138家,為群眾提供見習崗位2537個,吸納符合條件青年學習技能,到崗位上見習。

雞西市還努力實現社保降費率降到位,為1200戶企業減負7177萬元。為130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633萬元;為首批2戶暫時經營困難企業發放補貼438萬元,穩定企業就業崗位。

送技能

老師免費教學啥隨你挑

提高就業能力是提升就業質量的關鍵。通過“五送”活動,全市已經徵集有培訓意願7571人,培訓2031人。

11月6日,記者在雞冠區永新小區見到正在皮具店裡忙碌的殘疾人李江。李江在前段時間參加了市就業局舉辦的創業培訓班,學習了企業經營的方法。李江說,這次學習太有意義了,讓他明晰了未來發展的思路,對做大做好現在這個店鋪他也更有信心了。

滴道區的徐亞琴大媽擁有祖傳做手工編織的手藝,很早就是雞西市的創業典型。滴道區在打造創業一條街時,邀請徐亞琴來滴道區,條件是免費為她提供一套門市房作為創業培訓的場所,再通過市就業局、婦聯組織學員,由徐亞琴做老師。通過學習,學員很快出徒,大家制作的沙畫、手工編織、布雕等都在網上銷售了。

11月7日,雞西市梨樹區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內的月嫂培訓班正在授課,學員劉偉華和李偉告訴記者,她們都是下崗人員,前段時間通過社區工作人員登門走訪參加了這個免費的月嫂培訓班,半個月的學習收穫很大,學完了這個班,她們倆還想再報個創業培訓班和麵點班,多學幾項技能,這樣將來就業時選擇的餘地就更大了。

9月27日,人社部門聯合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在黑龍江技師學院舉辦了2019年首批退役軍人適應性培訓班,強化退役軍人綜合能力培養,提高退役軍人適應社會能力,促進退役軍人完成由部隊到地方的角色轉換。

雞西市人社部門制定的《雞西市職業技能政府補貼專業目錄》,在省裡規定100項專業目錄基礎上增加了62項培訓專業,讓享受政府補貼的職業技能培訓範圍更廣。為拓展培訓平臺,雞西市將技工院校納入擴招計劃,擴大石墨、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煤炭等產業的中高級技工培訓規模。啟動實施煤炭行業在職職工“定崗”培訓,全市計劃組織煤炭行業安全技能提升培訓1853人,目前已完成兩批培訓473人。圍繞就業人員的不同需求,雞西市設置特色職業培訓菜單,培訓人員可以按需點單,食用菌、麵點、育嬰、養老護理等10餘種特色培訓,已經吸引1558人參加學習。

送資金

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

資金是創業的重要因素,創業無資金是很多創業者面臨的最急問題。在“五送”活動中,雞西市整合資源,綜合施策,將政策資金打包打捆送給有創業意願的勞動者,努力做到“三化”:即創業擔保貸款發放高效化,增設貸款銀行網點,將貸款流程由原3個月辦理時限縮減到7天辦結,降低貸款門檻;創業孵化規模化,擬定了《雞西市創業孵化基地管理實施辦法》,在原有11家創業孵化基地基礎上,繼續擴大入孵規模,加大對入孵項目的場地費、物業費、水電費等支持力度;創業補貼申報便捷化,將創業補貼等初審權限下放至縣區,將大學生創業種子資金、求職創業補貼等申報受理延伸至校園,方便申報創業補貼。

梨樹區的張道臣患有小兒麻痺和鼻咽癌,但是積極樂觀的他自學了電器維修的手藝。梨樹區殘聯主席姜正秋介紹,瞭解到張道臣的情況後,梨樹區殘聯通過“五送”活動為他提供了2萬元的創業基金,又租了房子,現在張道臣的電器維修店開業已經快兩個月了,逐漸有了收入。

在滴道區的小哈弗幼兒園,園長白雪最近就通過白雲社區工作人員介紹,申請獲得了15萬元創業貸款。用這筆錢,白雪把幼兒園的面積擴大150平方米,買了一些大型玩具、教具,又增加了兩個教師崗位,她對幼兒園的經營前景感到非常樂觀。

送信息

包片送上門營造濃厚就業創業氛圍

“五送”活動開展以來,雞西市相關部門努力拓寬信息渠道,促進社會知曉各種信息。各縣(市)區組織發動社區工作人員包片入戶,開展大入戶、大走訪、大調查,已累計印發宣傳單91.9萬份,發放便民卡4000餘份,走訪居民11.6萬戶,真正把就業創業各類信息送到群眾手上。

雞西廣播交通電臺《就業導航》節目每天定期播發求職、用工信息,隨時做好供需對接。新建立的“五送”微信群,目前關注人群達5000人、商戶達400戶,讓入群的企業商戶、就業困難人員隨時瞭解“五送”服務各類就業創業信息。

雞冠區工作人員在入戶走訪時,手把手地教居民使用一體式查詢機查詢自己的社保狀況及如何通過網上辦事途徑辦理各類優惠證件,讓居民可以及時享受政府部門的惠民政策。在大型居住小區,醒目位置都懸掛了“五送”條幅,工作人員設立諮詢臺進行現場演講。這個區將定點發放、業主微信群、室外電子屏、社區告知欄、微信朋友圈等宣傳方式結合起來,在商圈、學校、廣場人員密集、流動大的場所,向相關人員現場做政策解答、求職登記等工作。

為確保“五送”工作紮實有效開展,雞西市先後制定出臺了《雞西市人民政府關於落實黑龍江省做好就業創業工作十二條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雞西市暫時性經營困難企業認定辦法》《關於進一步做好雞西市創業擔保貸款有關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為“五送”服務構建堅實的政策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