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最安全”的密碼,她震驚了世界!這位山東老鄉摘得“中國諾貝爾獎”,是唯一獲獎女性

破解“最安全”的密碼,她震驚了世界!這位山東老鄉摘得“中國諾貝爾獎”,是唯一獲獎女性

王小云院士

11月17日,萬眾矚目的“2019未來科學大獎”舉行頒獎典禮,四位重量級科學家邵峰、王貽芳、陸錦標、王小云獲獎。山東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研究院)院長,雙聘院士、講席教授王小云榮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因其在密碼學中的開創性貢獻,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單項獎金達100萬美元。這是未來科學大獎第一次閃耀女性科學家的光芒,也是山大人第三次獲此殊榮。

創下三個“唯一”紀錄


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由非政府組織頒發的一個世界級的科學大獎,創立於2016年,下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未來科學大獎對為全人類做出重大科研成果的科學家予以表彰,逐漸成為當今大中華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獎項之一,甚至被譽為“中國諾貝爾獎”。


今年,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的王小云院士創下該獎三個“唯一”的紀錄: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中唯一一位女性科學家、唯一一位博士畢業於中國大學的科學家、唯一一位本、碩、博畢業於同一所大學的科學家。不僅如此,除了今年獲獎的王小云院士,在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上,畢業於山大的也不在少數。2016年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的薛其坤院士本科就讀於山東大學;2018年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的馬大為教授本科就讀於山東大學。在歷屆“未來科學大獎”的16名獲獎人中,山東大學獲獎者本科生源總數居全國高校第一。


“我的科研是抱孩子抱出來、做家務做出來、養花養出來的。”作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生活中的王小云更多的是平易近人的“煙火氣”,但迴歸到密碼學的研究中,王小云院士更多的是對待密碼學研究的嚴謹和期待。


“或許很少有人瞭解密碼學,我希望通過我的工作能夠讓更多人對密碼學感興趣,能夠讓他們繼續密碼學的研究。”王小云院士說,“希望通過密碼學的研究和努力,讓整個社會,讓所有的人都生活得更安全、更幸福。我也衷心地希望,通過我們的專業工作,未來的人們會受到更小風險的威脅,受到更少的經濟損失。”


從“追跑”到“領跑”


王小云的科學之路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山大,師承王樹棠、潘承洞、展濤、於秀源。彼時,當碩士階段主攻解析數論的王小云轉向密碼學時,人們對“密碼”的認知尚停留在“摩爾斯電碼”上,山大乃至中國的密碼學,不過是發軔之始,根基未深。


 “剛開始,感覺學習密碼很簡單,後來隨著理論越來越深,感覺還是挺難的,但也覺得越來越有意思。”看似神秘而枯燥的密碼學,在王小云的眼中煥發著有趣的光彩。

破解“最安全”的密碼,她震驚了世界!這位山東老鄉摘得“中國諾貝爾獎”,是唯一獲獎女性

在網絡時代,密碼技術是守衛網絡安全的支撐技術,也是守護人民與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從追趕者到領跑者,這是密碼科學的時代,也是王小云的時代。王小云院士帶領的密碼研究團隊甘坐冷板凳,潛心研究二十年,在2004年和2005年,王小云先後破解了被稱為世界最安全的兩大密碼算法——MD5、SHA-1,震驚了當時的國際密碼學界,她的創新性密碼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廣泛使用的密碼哈希函數的弱點,促成了新一代密碼哈希函數標準,產生了重要國際影響。

破解“最安全”的密碼,她震驚了世界!這位山東老鄉摘得“中國諾貝爾獎”,是唯一獲獎女性

在以王小云院士為首的山大傑出科學家的努力下,山東大學首批獲批建設“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成立了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研究院),著力培養網絡空間安全高層次人才,並且圍繞密碼理論、網絡與系統安全、應用安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重點方向組織科學研究,主動承擔國家(國防)重大研究任務和軍民融合任務,致力於維護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打造世界一流的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高地。在2019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週開幕式公佈了第二批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高校名單中,山東大學順利入圍。

生活日報記者 郭春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