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汽車正式破產,“水氫發動機”只是套路之一?

因“水氫發動機”出名的青年汽車正式破產,沒想到背後的主角居然這麼有料。




文︱亞亞君

圖︱網絡

當北方一股寒流直擊南方時,我們這才從身體端感受到了車市的涼意。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每月都及時彙報,10月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29.5萬輛和228.4萬輛,依舊是同比下降的數字。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一些非常應景且符合主觀邏輯的消息曝出。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近日發佈的消息,因青年汽車的破產財產已經分配完結,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二十條之規定,已於2019年10月21日裁定終結青年汽車破產程序。一件普通的破產事件引起關注,因為該公司是靠“水氫發動機”而出名。就是那個加水就能開的車,這家代表“未來汽車”技術的公司居然破產了。本想彎道超車,奈何彎到溝裡了。

青年汽車正式破產,“水氫發動機”只是套路之一?

回顧整個事件,該公司從廣為皆知到破產不過幾個月事件。2019年5月23日,南陽日報頭版發文《水氫發動機正式下線,市委書記點贊!》,主角就是青年汽車。有意思的是,這家公司早在2017年2月4日,就被點名,當時工信部在官方網站上公佈了青年汽車等7家車企的行政處罰書。讓人難以想象,一個擁有黑歷史的科技公司,居然能夠再次玩起黑科技,這不是回頭是岸,就是繼續玩噱頭。

青年汽車正式破產,“水氫發動機”只是套路之一?

在蒐羅青年汽車關聯消息時,筆者發現其法定代表人龐青年的簡歷可謂驚為天人,這裡將按照時間線,把蒐羅到的消息排列在下圖中。

青年汽車正式破產,“水氫發動機”只是套路之一?

TechSugar根據多方報道整合作圖

接下來回歸人們視野時,就是手握“水氫發動機”。而這張圖中的簡歷,按照時間線來看非常繞人,幾個事件之間在時間上相互重疊,但不難發現其可以簡單的分為三個階段:1,客戶階段,創造一定成績;2,謀劃階段;3,連續崩盤階段。據網上採訪報道,“水氫發動機”很早就開始研發,我們看到時,似乎是公司本身認為可以上市搞錢的時候了。

這些連續崩盤,也難怪龐青年前後20餘次被列入失信名單並被限制消費。

一位汽車業內人士對TechSugar表示:“關於新技術,特別是新能源這塊,有很多新聞報道,這裡面很多技術剛走出實驗室,遠未達到批量要求。即使這樣,還是吸引了大量社會資本進場,生怕慢半拍。”

而水氫發動機這種,往好的說就是實驗室半成品拿來投放市場,像一顆街頭叫賣的大力丸,引得一群圍觀觀眾。剛出來時,還是有不少人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不然怎麼會有很多文章來解釋背後的技術?畢竟在我們有限的化學認知中,水跟氫氣真的是有關聯的,且氫氣可燃。

“青年汽車純粹是搗漿糊,目的還是搞噱頭拉投資,其實根本落不了地。”這位業內人士在談到青年汽車時毫不留情,畢竟我們還是需要給真正的新技術一點土壤:“雖然汽車行業往下走,但是體量還在,主機廠和零部件廠家在如何降本增效,把握新技術和新的業務模式等方面要重點抓,快速佈局。接下來汽車行業會很快洗牌。”

這也不難發現,汽車產業鏈上許多公司都在佈局未來技術,在筆者參加的一些半導體公司的線下活動中,幾乎都瞄準了汽車這個機會,儘管當前處於所謂的寒冬。

自從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下發後,就不乏騙子出沒。在搜索引擎打上“騙補”二字,出現幾百萬個搜索結果。隨著政策檢查力度上升,環境必將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淨化。

當筆者詢問業內人士如何識別騙補背後的“牛鬼蛇神”時,得到的答案是“一汽大眾速騰,長安福特翼虎斷軸斷梁,還有排放數據作假等等,這裡面都涉及到巨大利益在裡面。對政府來說,終極目標是收稅,前期也考慮招商引資,聯合投資機構搞各種孵化器,吸引創業項目入駐。

政府出的那點小錢,只是拋磚引玉。真正的資方,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投資機構,基金公司等。他們有行業技術專家幫助他們評估項目的技術可行性。”

但以往我們的目光只放在了企業本身,卻忽略了更多的腐敗。

本月12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披露一份由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做出的刑事判決文書,被告人項某在擔任上海新能源汽車數據中心擔任綜合部主管、數據質量監測總監、車企管理部副經理等職務期間,利用負責審核新能源車企新車型數據接入符合性等工作的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多次收受現金等。行賄方包括吉利汽車、北汽新能源、比亞迪、奇瑞新能源、眾泰新能源、廣汽新能源、上汽集團乘用車分公司等在內的15家新能源車企的工作人員。

“電動汽車騙補大案,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某篇寫新能源汽車騙補文章中的一句話,“冰山一角”四個字突然變得意味深長。

大家都在說,大潮褪去就知道誰在裸泳。其實,只要這攤子水足夠清澈的話,你站在岸邊,就已經可以看見誰光著腚呢。

(微信公眾號搜索“TechSugar”並關注,讓我們做你身邊最值得信賴的科技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