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半導體市場強勢回暖,部分芯片缺貨,晶圓廠

集微網消息,近期以來,A股IC概念股漲勢喜人,如兆易創新、韋爾股份等因產能緊張,缺貨漲價等因素帶動,股價屢創新高;另外如長電科技、通富微電等封測廠商在二級市場也表現強勢,究其原因,與目前國內封測廠商基本滿產有很大關係。

國內半導體市場強勢回暖,部分芯片缺貨,晶圓廠/封測廠紛紛滿載

不過,在2019年上半年,國內封測廠商還處於降價搶佔訂單的狀態,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的毛利率皆跌至10%左右。彼時,國內半導體市場正在逐步回暖,誰也沒料到,國內封測產業快速強勢復甦,四大封測廠商產能利用率均大幅提升,降價搶單開始轉變為供不應求。

半導體市場強勢回暖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半導體市場景氣度急轉直下,經歷過超長上升週期的存儲器、被動元器件等產品紛紛陷入大幅降價階段,終端市場備貨謹慎,部分產線以裁員、停工等措施準備“過冬”,半導體市場需求低迷充斥在整個產業。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5G、人工智能、物聯網、消費電子等需求的帶動下,國內半導體產業的調整週期並未持續多久。

目前,國內CIS、NOR Flash、PMIC、藍牙芯片、模擬IC、指紋識別芯片、MOS、IGBT等市場需求旺盛,部分芯片甚至出現缺貨,國內IC設計廠商匯頂科技、兆易創新、聖邦股份、韋爾股份等業績大幅增長,股價屢創新高。

在IC製造方面,2019年第三季度,中芯國際整體產能利用率從今年第2季度的91.1%上升到了97.0%;華虹半導體整體產能利用率也上升至 96.5%,接近滿載。在財報會上,中芯國際周子學強調,5G、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興起將大幅提振市場需求,為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歷史機遇。

行業人士透露,一直以來,國內許多中小型的IC設計廠商在國內根本拿不到晶圓產能,因此,他們不得不將晶圓代工轉向韓國、日本的代工廠,而DBH(韓國東部高科)是韓國規模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也是眾多國內IC設計廠商的合作伙伴之一。

然而,在日韓貿易摩擦的影響下,來自日本的上游材料被切斷,導致DBH的晶圓產能緊缺,而與之合作的IC設計廠商獲得的晶圓代工產能也得不到保障,因此,部分國內IC設計廠商的芯片產品開始出現缺貨。

封測廠商紛紛滿載

與此同時,國產替代加速也是導致國內半導體市場回暖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在美國政府將華為、海康威視、大華科技等一系列國內傑出的終端廠商列入實體清單後,這些企業不得不採用國內供應商的產品,同時加大對國內供應鏈的扶持力度。

除CPU、GPU、FPGA外,部分高端的模擬IC也是上述終端廠商在短時間內難以替代的產品,因為模擬芯片領域的高地一直被TI、ADI兩大美國廠商所佔據,但斷供事件引起了國內終端廠商的恐慌情緒,國內客戶都開始關注供應鏈的安全及穩定性,開啟了美國供應商的替代工作。

據瞭解,目前,國內模擬IC廠商正在從各個領域直接對標TI、ADI公司的產品做進口替代,在價格更低的情況下完美地替代掉美國廠商的產品,這樣的效果也是顯然易見的。

除模擬IC外,國內封測廠商同樣受益於國產替代加速。今年上半年,華為海思將原本在臺灣封測的訂單,轉給長電科技、華天科技等國內封測廠商,且訂單量還在不斷增加。因此,據業內人士透露,從7月份開始,長電科技、華天科技兩大國內封測廠商都處於滿產狀態。

據西南證券指出,華天同時受益於行業景氣度回升和進口替代趨勢確定,產能利用率逐漸提升,目前天水廠產能利用率達到 90% 左右,西安廠訂單爆滿,部分產品出現砍單和漲價的情況,崑山廠產能利用率爬升到 70-80%,其中 TSV 受益於攝像頭和安防需求增長,已經實現滿產。

在指紋識別芯片和CIS芯片的強勢需求下,據業內人士表示,晶方科技也已經進入滿載運行的狀態。據瞭解,晶方科技專注於傳感器領域的先進封測技術服務,封裝的產品主要包括影像傳感芯片、生物身份識別芯片、MEMS芯片等。目前,在智能手機、安防監控、汽車電子等領域的需求帶動下,CIS芯片已經出現缺貨。

2019年第三季度,通富微電國內客戶訂單飽滿,海外客戶訂單大幅增長,因此,其營收大幅增長,也成功實現盈利。另外,長電科技也從2季度虧損2.1億到3季度盈利7702萬,顯然,國內封測廠商已經從訂單到業績開始全面復甦。(校對/Cand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