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女孩痴迷玩偶:宅家10年做娃娃,與父母“決裂”,現圈粉無數

邵雪敏依稀記得,小時候的手工課上,她用紙片蓋的房子總是班上最好看的。

“房子外觀用彩色筆細細地著了不同顏色,每個房間外面剪開了小小的窗戶、房間裡面還擺著幾張用紙片粘成的桌椅。“

再長大一些,她會攢下自己的零花錢,買回一本又一本手工書,照著書上寫的方法,折千紙鶴、花束和星星。“一做就是兩三個小時。”

愛做手工的習慣,一直持續到讀完大學,找工作。

東莞女孩痴迷玩偶:宅家10年做娃娃,與父母“決裂”,現圈粉無數

2010年,邵雪敏剛剛畢業,跟同學擠在廣州的出租房裡。兩人合夥開淘寶玩偶店。沒錢吃飯的時候,她經常跑到商場去蹭試吃食品;沒錢買手機,就一支舊手機用到屏幕閃“雪花”。那時的她,或許怎麼也沒想到,若干年後,她能向工廠“幾千碼,幾千碼”的下布料訂單。這些年來,她設計了兩三百種款式,製作了上千個玩偶娃娃。通過淘寶,它們發向了全國各地。

如今,製作布偶娃娃的愛好,成了邵雪敏畢生的事業。

辭職做娃娃

用畫筆細緻地在紙上白描出布偶的頭、五官、身子、四肢,再標註好大小,這只是邵雪敏製作布偶的第一步,“也是最簡單的一步。”

再根據布偶的大小、特色挑選合適的布料、填充物,一針一線縫製出一個完整布偶。

東莞女孩痴迷玩偶:宅家10年做娃娃,與父母“決裂”,現圈粉無數

布偶身上穿的風格各異的服裝,是製作過程的重頭戲。“比如穿著婚紗的布偶,要反覆打版,調整婚紗的尺寸、收邊,十遍、二十遍之後才能定版,一個複雜點的布偶需要一個月時間來完成。”

大學時期,邵雪敏選擇了動漫設計專業。畢業前夕,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小組三、四個人要一起完成一個定格漫畫。

那年暑假,邵雪敏迫不及待地買回來各種各樣的布料,窩在家裡開始沒日沒夜地做起定格漫畫中的實物玩偶。兩個月時間,邵雪敏積攢了一箱子做好的娃娃和公仔。她將這些玩偶的照片發在網上,也向雜誌投稿,很多娃娃愛好者聯繫到她,“很想做跟圖片上一樣的娃娃。”

邵雪敏大學畢業那一年,廣州的電商行業發展得如火如荼。

邵雪敏進入廣州的一家動畫公司,做場景設計。“就是給動畫片畫背景,不需要你發揮創造力、想象力。”邵雪敏覺得,這跟她想做的大相徑庭。

和她合租的同學,當時給《喜羊羊和灰太狼》公司做動畫,兩人遇到了相似的職業困惑。

那時候,兩人合租的那棟公寓,有許多租戶是開淘寶店的。“做衣服的、地毯的、小家電的人很多,都是從廣州的批發市場拿貨。”

邵雪敏每次去布料市場的時候,都能聽到檔口此起彼伏的旺旺“叮咚聲”。

邵雪敏和同學一合計,索性就一邊上班,一邊開了個淘寶店。邵雪敏負責手工製作玩偶娃娃,同學就做網頁運營、美工修圖等。

東莞女孩痴迷玩偶:宅家10年做娃娃,與父母“決裂”,現圈粉無數

“廣州的電商氛圍很濃。有的人全職做淘寶一段時間,就不想去找工作了。”

週末,兩人會坐公交,到布料市場去選貨。“市場對面有個小的碎布市場,可以只買一兩米的碎布。”

堅持了半年時間,兩人就先後辭職,專心做起了淘寶店,同時約定,“如果店鋪半年沒起色,就重新回去找工作。”

300多款娃娃

淘寶店剛開起來的頭兩個月,邵雪敏根本接不到訂單。

“連諮詢的人也很少。”賺不到錢,為了不餓肚子,她經常跑到商場去蹭試吃的食品,“吃得稍微飽了再回來。”

她也沒有錢買手機,一支舊手機用到屏幕總是飄著雪花。第三個月,店鋪開始有人下單婚紗布偶,邵雪敏賺了1000元,立馬跑去買了一支999元的諾基亞手機。

開店不久,有一個男生每個月都要來下單。第一次下單時,男生詢問邵雪敏,“婚紗娃娃手上拿著的向日葵小花束,能不能幫我加一朵?”小花束原本是3朵布制的向日葵,男生說,他和女朋友認識了四個月,所以要送四朵向日葵。

邵雪敏答應了。之後每個月,男生都會來下單,同時要求多加一朵向日葵。“直到第八個月他和女朋友分手,特地上線來跟我講這個月不要再發貨了。”

店鋪開了半年時間,越來越多喜歡娃娃的人找上門來,她們在後臺詢問邵雪敏,“能不能出蓬蓬裙款的?”“西裝款的有嗎?”“會出魚尾裙嗎?”

東莞女孩痴迷玩偶:宅家10年做娃娃,與父母“決裂”,現圈粉無數

縮小版的布偶衣服,同樣要用到刺繡、羊毛氈等製作工藝,邵雪敏平日裡幾乎沒有閒下來的時候,買書、看教程、縫縫補補成了她的日常。“現在哪怕自己去買衣服,也會看裡面的手工技巧,設計上能不能給我帶來靈感。”

一個月上新一至兩款娃娃,她慢慢推出了300多款不同風格的布偶娃娃。“蓬蓬裙、魚尾裙、西裝、漢服、和服、民族風,都有。”

漸漸的,邵雪敏的小店被老客們帶起了手工DIY的新服務。

邵雪敏將製作布偶和衣服的過程用相機拍下,將照片做成了指導教程。再幫忙選好布料、釦子、拉鍊等配飾,做成材料包。“她們更喜歡自己親手製作,而不是買現成的。”

試水“咖啡館”

2012年,邵雪敏將工作室搬回了家鄉東莞,她在當地租了30平方米的工作室,另外招了兩個員工,幫忙打包材料包。

經營了三年,邵雪敏用開淘寶店賺來的幾十萬元,建了一個兩層的工作室。“一樓是咖啡館,二樓是手工工作室。”她一開始的設想是,客人來店裡喝咖啡時,能夠同時體驗手工製作布娃娃的樂趣。

東莞女孩痴迷玩偶:宅家10年做娃娃,與父母“決裂”,現圈粉無數

但好多客人進店之後,不想做布娃娃,反倒點起了吃的。邵雪敏於是又去學習了製作蛋糕、甜品。

一次週末,她回父母家吃飯,談到她的工作。她的媽媽說,“你還是找一份正式穩定的工作,去公司上班吧。做娃娃就像過家家一樣,算什麼工作。”

邵雪敏忍不住跟父母吵了起來,一頓飯不歡而散。

咖啡館的經營佔去了邵雪敏大半精力,淘寶店的交易額逐漸下滑,“白天做蛋糕,晚上才能做淘寶店設計,兩邊都做得很吃力。”邵雪敏狠狠心,虧本將咖啡館關掉,同時在東莞的設計園區租了個100多平方米的場地,和近10個員工,專心做起淘寶。

被哄搶的漢服娃娃

踩過“坑”後的邵雪敏,一心撲在了自己的“娃娃生意”上。今年5月份,她上新了四款漢服主題的娃娃,分別加入了“梅蘭竹菊”等元素。“2月份就開始查閱資料,瞭解漢服的歷史、文化。”

漢服娃娃一上線,就遭到哄搶。“一個月光材料包都能賣出600多個。”很多“漢服控”,穿著同款式的漢服,帶著漢服娃娃,在景區合影。

東莞女孩痴迷玩偶:宅家10年做娃娃,與父母“決裂”,現圈粉無數

最近,邵雪敏又研究起世界民族娃娃,還上新了蘇格蘭娃娃。“這麼多年做了上千個娃娃。做娃娃生意,你要懂人體結構、服裝結構、布料研究,每天都在學新的知識。”

今年天貓雙11,邵雪敏的父母看到她公司,向工廠訂了幾批幾千碼的布料,員工將布料、釦子、毛線整理成材料包等待發貨,不由感嘆,“沒想到她真的將做娃娃變成了自己的事業。”

“俄羅斯每年2月份都會有玩偶展,很多手工藝人會帶著自己的作品去參展,我希望能做出更多作品去參展,讓大家知道中國布偶。”邵雪敏希望自己的布偶娃娃能夠“出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