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我聽過一個笑話。

一個男人去看醫生,說他很沮喪,人生看起來很無情、很殘酷,說他在這個充滿威脅的世界上覺得很孤獨。

醫生說療法很簡單,“偉大的小丑帕格里亞齊來了,去看他的表演吧。他能讓你振作起來的。”

那男人突然大哭,“但是醫生”,他說,“我就是帕格里亞齊”。

11年前,希斯·萊傑所飾演的小丑橫空出世,讓世人記住了這個“危險而又迷人”的反派角色——他穿著護士服,瀟灑地行走在街頭,手指不停地戳弄著遙控器,突然,醫院爆炸了,他被爆炸聲嚇了一跳,彷彿自己只是一個不小心燒了房子的小孩。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據說,這一段是即興表演

11年後,《小丑》在漫威電影“左右夾擊”中殺出一條血路,以6千萬美金成本,狂收10億美金,並一舉摘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傑昆·菲尼克斯所飾演的小丑

毫無疑問,《小丑》是2019年度最值得期待的電影之一。

傑昆·菲尼克斯是否能超越希斯·萊傑的“小丑”?

是什麼,造就了這個史上最經典的反派之一“小丑”?

這兩個謎題,想必是不少觀眾渴望破解的。

先說說我個人的結論吧:

傑昆·菲尼克斯與希斯·萊傑平分秋色;

這部小丑的起源電影,並沒有滿足我對“小丑誕生之謎”的期待——《小丑》不夠深刻,僅僅只是達到及格線。它更多的是,展現小丑的內心變化,而對於外部世界的描寫,過於表面與套路化。

嚴格來說,《小丑》更像是一部家庭教育片。

小丑的誕生

故事設置在20世紀80年代,當時,美國正處於經濟蕭條時期,那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哥譚市

亞瑟是一名喜劇演員,因其拙劣的搞笑技藝,他只能做“扮演小丑取悅觀眾”的初級活計兒。他沒有父親,他和母親潘妮相依為命,住在一所破爛的公寓裡。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他經常被人欺負,街上的小混混,老闆……他實在太瘦小、太膽怯了。但是,亞瑟也是一個“奇怪”的人,他孤僻、陰鬱、精神分裂,同事既害怕他,也討厭他。

亞瑟很小就得了一種“怪病”,他總會不自覺地大笑,無法控制。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在公交車上,他逗樂小孩子,卻被小孩子的母親呵斥,他無法控制地大笑;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表演脫口秀時,他無法控制地大笑,影響表演節奏,被觀眾恥笑。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這個“怪病”一直折磨著亞瑟,也成為亞瑟第一次殺人的導火索。

有一次,亞瑟在給小孩子做小丑表演時,身上藏著的槍械掉了出來,他因此被公司解僱。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解僱的那天晚上,他化著小丑妝,搭乘地鐵回家。地鐵上,三名韋恩公司的員工調戲一名女乘客。亞瑟看到了,他無法控制地大笑起來。

這三個男人以為亞瑟是在挑釁,他們將亞瑟踢翻在地,狠狠地毆打。

慌亂之中,亞瑟掏出槍,射殺了這三個男人。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第二天,“小丑”登上了報紙。哥譚市的底層市民將他當作英雄,因為,他幹掉了“貪婪”“邪惡”的富人。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暴力的種子”,在亞瑟的心中萌芽,“殘酷、危險”的現實社會,不斷地給亞瑟施壓,“小丑”的人格逐漸侵蝕普通人格“亞瑟”。後來,他在公寓裡殺死了經常欺負他的同事,在電視直播裡,殺死了嘲笑他的主持人。

不過,“暴力”與“現實”並不是小丑誕生的根本原因,讓亞瑟成為小丑的,是他最深愛的母親。

母親的謊言

關於亞瑟的“怪病”,他的母親潘妮說,“這是因為,你生來就是為了給人帶來歡笑。”

亞瑟深信不已,卻不知,這其實是一句天大的謊言。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潘妮經常給哥譚市首富托馬斯·韋恩寫信,她告訴亞瑟,她曾經為托馬斯·韋恩工作,善良的托馬斯·韋恩不會對他們母子棄之不顧。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托馬斯·韋恩,蝙蝠俠的父親

有一次,亞瑟偷看了潘妮的信,在信中,潘妮說她是托馬斯·韋恩曾經的情人,而亞瑟,是托馬斯·韋恩的親生兒子。

這個消息,令亞瑟既震驚又欣喜。

亞瑟從小就沒有父親,父親這一身份長期缺失,令亞瑟對“父親”有一種強烈的渴望,亞瑟並不在乎“父親”是否富貴、貧窮,他渴望得到一絲父親的愛。

在此之前,亞瑟一直視脫口秀主持人莫瑞為精神上的父親,在亞瑟的幻想中,莫瑞說,要是能有你這樣的孩子,我會毫不猶豫放棄一切。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巧合的是,電影最後,亞瑟殺死了莫瑞,貼合了“俄狄浦斯情節”中的“弒父”行為。他的世界如俄狄浦斯王一般,跌入了無盡深淵。

於是,他不顧一切接近托馬斯·韋恩。

他去托馬斯·韋恩大宅,在大宅門口,他遇到了托馬斯·韋恩的孩子布魯斯·韋恩(幼年蝙蝠俠)。亞瑟把布魯斯當成同父異母的兄弟,他用拙劣的魔術逗布魯斯開心,卻遭到管家驅逐。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管家告訴亞瑟,潘妮是一個瘋子,她和托馬斯·韋恩一點兒關係也沒有。

他去戲院洗手間偶遇托馬斯·韋恩,托馬斯·韋恩狠狠地揍了亞瑟,並明確告知亞瑟,亞瑟不是他孩子,而且,他也不是潘妮的孩子。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他們之間沒有一絲溫情。

亞瑟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

他按照托馬斯·韋恩說的,去精神病院找到了潘妮的住院資料。

資料上明確記載了潘妮的病情,亞瑟的身世,以及潘妮虐待、毆打幼年亞瑟的事蹟。

亞瑟另一個被壓抑已久的人格(被虐待的亞瑟)恢復了記憶。

他被母親、母親的男友虐待,綁在暖氣片上毆打……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亞瑟後背仍有被虐待的傷痕

他的怪病,無法控制的大笑,也正是潘妮一手造成的……

亞瑟一直壓抑著這個人格,他沒辦法恨潘妮,因為,潘妮是他在這個世界唯一的親人。他必須愛潘妮,他只能與潘妮共生,才有活下去的理由。

然而,謊言一次一次擊碎了亞瑟的心理防線,他沒辦法再欺騙自己。

他是孤獨的,他是被遺棄的,他是不被世界所愛的人。

“小丑”人格,再也無法被抑制,完全佔據了亞瑟。

“小丑”是暴力的,無所畏懼的,他是一張恐怖的面具,一副堅硬的鎧甲,將亞瑟保護得嚴嚴實實。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兒子的謊言

“共生”一詞,是馬勒從生物學借來,以隱喻方式來指稱嬰兒在和母親無法分化時的精神內在經驗。以原始的認知和情緒層次上看,嬰兒具有和母親融合一起的經驗,就如同和她合而為一的意象。

人在嬰孩兒時期,是特別脆弱的,TA的吃喝拉撒,都需要養育者(大多數時候是母親)照顧,這種狀態稱之為“共生”。

亞瑟和潘妮是另一種形式的“共生”,他可以獨立解決生理需求,但是,他無法擺脫對母親的心理依賴。

被母親虐待,父親缺失,導致亞瑟“被愛”功能衰減。他感到自己是孤獨的,被遺棄的,是不被世界所愛的人,他沒有能力從外部獲得愛,他只能從母親身上獲得愛。

因此,儘管母親虐待他,亞瑟也主動地忘卻這件事。當他長大之後,他有能力離開母親,但他沒有。他選擇和母親住在一起,照顧母親的吃喝拉撒,他用“奉獻”精神換取母親的“愛”,以便讓他感覺,自己是有依靠的,和這個世界是有聯繫的。

而這種“共生”關係,令亞瑟離外部世界愈發遙遠。

影片中,有一段亞瑟幫潘妮洗澡的場景。事實上,潘妮是有自主活動能力的。現實生活中,成年兒子是羞於與母親沐浴的(包括和母親住在一起),但是,對處於共生關係之中的亞瑟來說,這是必須的,嬰兒是無法離開母親的。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亞瑟將對母親的恨,變成了不得不依賴的“愛”,形成了病態的“戀母情結”。

在電影中,亞瑟有一個幻想中的女朋友索菲,她是一位黑人媽媽。索菲“母親”的身份吸引了亞瑟,在幻想中,索菲讚賞她的脫口秀,誇“小丑是英雄”,不離不棄地陪伴亞瑟。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在一次臆想中,亞瑟和索菲發生了親密關係。臆想結束後,亞瑟很興奮,回家後,他拉著母親,“強迫”她跳了一支舞。

幻境與現實的交錯中,折射出亞瑟病態的愛。

脆弱的共生關係

這種“共生關係”很脆弱,一旦亞瑟察覺到他賴以生存的共同體,是虛幻的、縹緲的,他的世界就會崩塌,因為所謂“愛的共同體”,其實,只是單方面傾注了亞瑟自己的愛罷了,潘妮並不愛亞瑟,從未。

亞瑟拿到潘妮資料時的記憶閃回片段,大致可以勾勒出他悲慘的童年,被母親嫌棄、虐待,被母親前男友毆打,母親將生活的苦悶,都發洩在年幼的亞瑟身上。

年幼的亞瑟太痛了,但是,他哭不出來,他只學會了笑,越是痛苦,越是狂笑。

在記憶恢復之前,電影中就有許多細節,展現出潘妮並不愛亞瑟。

潘妮詢問亞瑟的工作狀況,亞瑟“炫耀”他很受觀眾與老闆賞識,潘妮馬上打擊了亞瑟:只有幽默的人才能當喜劇演員。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亞瑟在公寓內殺死同事後,放走了侏儒同事,並對他說:“你是唯一個對我好的人。”從側面印證,他從未感受到母親的愛。

亞瑟發現身世之謎,潘妮並不是先解釋,而是躲在房間裡,她從內心裡,是害怕亞瑟的。她順從亞瑟的“共生關係”,一方面,是因為她年紀老邁,一方面,是因為她恐懼。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她給托馬斯·韋恩寫信,也有兩個目的,一是“詐”一點兒錢,一是逃離亞瑟。當然,她沒有忘記榨乾亞瑟最後一點兒剩餘價值——用亞瑟所謂托馬斯·韋恩私生子的身份謀取托馬斯·韋恩的同情。

或者,我可以更大膽地揣測,潘妮是故意讓亞瑟看到那封信,利用亞瑟去“敲詐”托馬斯·韋恩。

謊言修飾得越美麗,當它被揭穿時,它所展現的荒誕、殘酷就越強烈。

亞瑟恢復記憶之後,那個他悉心構建的共生關係崩塌了,他的世界,也崩塌了。

還是要走出來

“一千個觀眾,有一千個哈姆萊特。”

如果,《小丑》只是一部獨立於DC漫畫宇宙的電影,我會給它更高的評價,因為,它塑造了一個普通人如何墮入無盡深淵,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亞瑟”。

但是,要成為DC漫畫宇宙中的“小丑”,這些遠遠不夠,原生家庭不足以構成“小丑”痛苦的根由,它帶有強烈的主觀性,更多的,是令“小丑”痛恨自己。

關於這個世界的“真實”,《小丑》給我展現的部分太少。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回到這部電影,我想談談如何拯救普通人“亞瑟”,這個話題,或許是我們都會面臨的問題。

世界的殘酷或許是沒辦法改變的,但我們可以讓“家”更加溫暖。

某種程度上來說,“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或許是無法避免的,因為,這個世界沒有一個完美的家庭,也沒有完美的父母,無論父母如何悉心培育子女,總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一定傷害。

在現實生活中,面臨這個問題,大部分家庭是這樣一個情況:父母完全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子女逃避傷口。

因此,修正原生家庭問題,需要父母與子女共同面對,任何一方拒絕參與,這個問題都無法解決:

對於父母,他們要意識到,自己的某些行為的確會給孩子造成傷害,現在彌補也不遲;

對於孩子,試著理解父母,誰都會犯錯,大膽地和他們溝通,解開心結,即便沒辦法治癒,也不至於令傷口無限擴大。

當然,這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狀態。我們沒辦法奢求上一代去理解我們那被無限放大的“童年傷痕”,如果不被理解,那麼,至少當我們和下一代相處的時候,我們能夠正視“原生家庭”的問題,不要讓這道傷痕成為永久傷痕。

要成為“小丑”很難,但是,成為“亞瑟”很容易。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請不要忽視“亞瑟”,別讓“亞瑟”變成“小丑”。

《小丑》沒那麼好:當小丑變成“巨嬰”,他可憐,卻不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