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座重水研究堆退役獲國家立項批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我国第一座重水研究堆退役获国家立项批复

它為“兩彈一艇”的成功研製做出重大歷史貢獻

它為我國第一座核電站成功商運、為核電燃料元件國產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依託於它,建立了我國首箇中子散射實驗基地和亞洲首個冷中子源裝置

它的名字和錢三強、朱光亞、何澤慧等大師緊密相連

它為我國培養了多名兩院院士、上千名核工程技術骨幹

被稱為我國核反應堆工程的搖籃

50年安全運行,18000多個日夜的沉默堅守

它是我國第一座重水研究堆,簡稱101堆

11月4日, 101堆退役獲國家立項批覆

歷史在此刻定格,璀璨星光閃耀大地

告別絕不是為了忘卻,61歲的它將以嶄新的身份開啟新生

101堆是我國首個實施退役的重水研究堆,對於我國建立研究堆退役能力體系、為其他堆型退役提供技術示範、為核電站退役提供技術支撐,鞏固中核集團及原子能院在退役治理領域技術核心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101堆退役是我國核設施退役重點項目之一,該工程由原子能院退役治理工程技術中心具體實施,按照“先易後難、先外圍系統和主工藝系統、後堆本體”的順序分三個階段實施,並同步開展工程科研驗證。本次批覆的第一階段工程,主要是退役前期準備及外圍系統拆除,為後續兩個階段的工程實施奠定基礎。

20世紀50年代,我國核工業可謂“一窮二白”,不光缺乏研究人員,連核反應堆、迴旋加速器等必要的設備也沒有。沒有基礎設備,研究無從開展。時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院前身)副所長的錢三強提出,要發展核工業,必須從基礎科研抓起。

我国第一座重水研究堆退役获国家立项批复

1955年,按照黨中央“集中力量發展核事業”的指示,我國從前蘇聯引進一座7000千瓦重水反應堆(101堆)和一臺直徑1.2米的迴旋加速器。101堆於1956年開始建造,1958年6月13日首次達到臨界。同年9 月27 日,國務院在原子能院隆重舉行我國第一座重水反應堆和第一臺迴旋加速器(簡稱“一堆一器”)移交生產典禮,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驗收委員會主任聶榮臻簽字驗收,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元帥剪綵。

101堆建成後,成為了我國核物理、反應堆物理、熱工、材料性能考驗等科學領域的重要科研平臺,為我國國防建設、核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核工業科技工作者圍繞101堆開展了大量科學研究和實驗工作,為“兩彈一艇”的成功研製做出重大歷史貢獻;完成了我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燃料元件輻照考驗、啟動中子源的輻照研製,為核電燃料元件國產化提供有力支持;建立了我國首箇中子散射實驗基地和亞洲首個冷中子源裝置。1978年至1980年,原子能院自主進行了101堆大修改建工程,該項工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個世紀80年代,以101堆為原型,我國為阿爾及利亞建造了一座15MW多用途重水研究堆(比林和平堆),被譽為“南南合作”的典範。

此外,101堆為我國培養了大批核科技工作者。老一輩科學家錢三強、朱光亞、何澤慧等都曾在101堆工作過,它為我國培養了多名兩院院士、上千名核工程技術骨幹,遍佈我國核工業各個單位,被稱為我國核反應堆工程的搖籃,享有“功勳反應堆”之美譽。

經過近50年的安全運行,2007年底,101堆永久停閉,進入安全關閉期等待退役。如今“一堆一器”已入選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國家工業遺產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1堆退役完成後將擬建為首座研究堆歷史紀念館。 (孔彥榮 劉霄何志濤 霍颯彤)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268,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