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年化下按月和按年付息,最終收益一樣嗎

按月付息和按年付息,是我們在理財時經常會碰到的付息方式。我們在意識上大概都會模糊地認為,在同等年化下,按月付息要比按年付息好,因為這樣可以及早收到利息,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對收到的利息作出安排。

這種看法是沒錯的。其實,兩種付息方式可能造成的收益影響還可以更具體的呈現。

相同年化下按月和按年付息,最終收益一樣嗎

假設現在有兩位投資者,其中一位拿出100萬元購買了一款年化為12%的理財產品,實行按月付息,另一位也同樣拿出100萬元購買一款年化為12%的理財產品,但是會實行按年付息,那麼,一年後兩位投資者的收益狀況會有何不同?

首先這是一個關於終值計算的問題。終值和現值相對,也被稱為將來值或本利和,指現在一定量的資金在將來某個時點上的價值。

終值計算的方式分為單利和複利兩種情況。

在單利情況下,終值的計算公式是:

F=P×(1+n×i);

在複利情況下,終值的計算公式是:

相同年化下按月和按年付息,最終收益一樣嗎

其中,F代表終值,P代表現值,i代表利率,n代表計算利息的期數。

相同年化下按月和按年付息,最終收益一樣嗎

再來看看上面假設中提到的問題,兩種付息方式都屬於單利計息,區別在於前者是按月付給1%的利息,計算利息的期數是12次,而後者是按年付給12%的利息,計算利息的期數是1次,在兩種付息方式下,投資100萬一年得到的利息都是12萬元,本息和是112萬元。

不過,在第一種付息方式下,投資人由於每月都會收到一筆1%的利息,所以可以對這筆利息進行重新安排。如果把每月得到的利息都用於繼續投資這款能給到1%月息的理財產品,那麼收益計算就該用複利的計算方式,最後得出的結果是1126825.03元,比上面得到的本息和多出了6825.03元。

所以,在相同年化收益下,相比按年付息,按月付息的方式是更有利於投資人的,投資人既可以將每月得到的利息用於生活花費,也可以用來投資生息,獲取更多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