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生活的”桃花源”究竟該是什麼樣子——泰康申園

老年生活的”桃花源”究竟該是什麼樣子——泰康申園

2016年3月,在春暖還寒,桃花初見的時候,理財頻道與上海女企業家協會合唱團的演員們到了當時還如火如荼建設中的泰康申園養老社區舉行了一場別開聲面的演出聯誼活動。申園高品質的設施標準初見雛形,樣板間、活動室等已經可以供參觀,作為泰康保險集團涉足醫養產業在華東地區的第一個項目,當時申園真正的居民還沒有住進來,大家腦海裡一個適合中國老年人居住的CCRC持續照料養老社區還是一個模糊的概念。

老年生活的”桃花源”究竟該是什麼樣子——泰康申園

2019年11月,初冬的上海仍然溫暖如春,三年多後當我們再一次來到泰康申園時,一切都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眼前。建築群已經完全成規模,泰康康復醫院也已建成,最大的變化是在這裡看到了生動的生活場景。建築不再只是樓、臺、會所等配備,而是在場景空間中因為生活的老人賦予了活力和生命力,什麼是中國老年醫養社區的活力和生命力呢?通過我們的觀察或許可以感受一番。

社區老人的活力

泰康申園可容納2200戶居民,目前入住率已經超過了85%,1000多名老人平均年齡79歲年齡,最長的103歲,90歲以上的有44位。在這個老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從清晨踏進去的第一步,就感受到了滿滿活力。園區進口後的廣場,有老人在舞劍,還有老人在打太極。徑直再往前進入會所,耳邊響起了動聽的琴聲,在會所中心大堂處一臺三角鋼琴處彈琴的正是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光聽旋律的律動、節奏和力量,很難想像出自耄耋老人之手。好奇心驅使,走近看,正在彈琴的老爺爺附近還有等候著要演奏的老奶奶。在公共空間演出,這種切磋技藝的自信、灑脫、分享隨處可見。

老年生活的”桃花源”究竟該是什麼樣子——泰康申園

社區老人的生活實在太豐富了,這裡有平均年齡81.3歲的管樂團,有200多位老人參加的大家唱俱樂部,有橋牌俱樂部、攝影俱樂部,卡拉OK俱樂部,舞蹈俱樂部、有申園美術館……。過道上展示的書法、繪畫作品,呈放的手工作品都出自社區老人之手,恆溫游泳館裡披波前行的是老年人,架起桌子搓麻將、打撲克的是老年人,書法室裡潑墨揮毫的是老年人,在電腦室打字的是老年人,生日會上打非洲鼓的還是老年人,融入其中有種錯覺,

這裡哪裡是養老,這裡就是愉快地玩耍、交友、挖掘自己的潛力的活力社區。

老年生活的”桃花源”究竟該是什麼樣子——泰康申園

那些生活能自理不願意給忙碌子女添麻煩的老人住進來後,老奶奶跳起了芭蕾舞,作為資深電影收藏者的老爺爺則挑選出自己珍藏的影片分主題義務當起了影片賞析人,11月是“奧斯卡影片鑑賞月“,在電梯裡遇到一位老奶奶問電影院怎麼去,她要去看《至暗時刻》。面對這些老人,來這裡參觀的年輕人也會不自覺暗想:“不積攢點特長都不敢跨入老年生活“。

老年生活的”桃花源”究竟該是什麼樣子——泰康申園

申園有開放的大學、優雅的活力中心讓老年人可以享受多彩的文娛活動,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設置非常合理、用心體貼。舉個小例子,社區把一些失去老伴的老人聚在一起做手工,即可以打發時間,又能夠在彼此交流中不孤獨,這種溫馨特殊的照應老人內心的細節,恰恰是一個社區“以人為本“為出發點的品質體現,一個養老社區硬件設施的挑戰難度往往不及管理品質的美譽度,共情、同理心是激發老人活力的出發點,

用老人們的話說”他們在這裡煥發了生命的第二次青春”。

社區老人的健康

養老社區是老人們的家,安全是這個家的第一要務,這也是許多老人選擇到養老社區安家的原因。居住區和康復區近在咫尺,居室、過道配備了緊急呼叫紅繩,每年平均拉繩1000次,申園“跑點三分鐘“管理模式,讓醫護、安保和管家等能夠在拉紅繩後3分鐘就出現在老人面前,在黃金5分鐘的緊急搶救時間裡及時得到照應。泰康之家創新的”1+N照護模式“,即1名主要負責人主導,N名照護團隊成員輔助,讓老人的家人從勞累護理中釋放。

三年多來泰康申園將居家養老、康復醫療、特殊護理、生命急救等綜合功能集聚在一起,滿足老人家庭多層次需求。從家庭醫生問詢、跟蹤、複診,到針對生病老人情況設置的失能護理公寓、高品質康復專科、保健中心以及與三甲醫院的深度對接、緊急綠色通道,為降低老人疾病風險提供了保障。

老年生活的”桃花源”究竟該是什麼樣子——泰康申園



“醫養社區”,“養”是日常的精心,潤物細無聲的關照,每天提供健康膳食,品類豐富改善了居家養老時膳食單一甚至營養不良的狀況;“醫”是提前干預,防患於未然的守護,老人健康知識講座,居家服務管家對老人日常情況的觀察、熟悉也為預防老人突發疾病加強守護。在泰康家園居住大樓門廳的感謝信中,記者發現了這樣兩個故事:一個是一位阿姨因用藥不慎造成突發性昏厥,老伴向管家求救後,工作人員立即用輪椅將其推到了申園醫院急救,阿姨在感謝信裡說“管家的關心、體貼和照料比子女還周到”;還有一位兩位子女在海外的老人,手術後入住申園,醫囑1個月後要複查,一直叮囑老人並親自送他上班車去中山醫院複查的事。這些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貼心、及時服務成為了老人健康的守護力量。

老年生活的”桃花源”究竟該是什麼樣子——泰康申園

老人們手寫的感謝信將經歷的過往生動地呈現在紙上,描述的真切,在這個電子書信往來充斥的社會,這種樸實的紙質感謝信正是申園居民與工作人員在日常照料、互動、交流中產生的熟悉、親切甚至類似親人感情的寫照。有耐心幫老人下載軟件,並教會他們使用電腦寫的感謝、,有怎樣使用智能手機寫的感謝,有每天到老人病床前問候的感謝…….“見微知著”“細節就見水準“。從這一些細小的故事,勾畫出了一個養老社區在管理理念、管理品質,特別是紮根在深層意識裡的服務精神,這是最難能可貴的。

創新的醫養社區居民文化

中國是世界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2018年,我國人均壽命77歲,在接下來的至少30年時間裡,我國的老年人口數量會逐漸攀升,在2050年前後達到峰值。老年人的照顧、康復、醫療服務的需求會越來越多。根據易觀《中國醫養結合市場專題分析報告2018》報告,過去20年中國老齡人口年均複合增速為3.42%,而現有的養老資源供給是無法滿足不斷變化的人口結構的。

我國目前已經初步建立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三種醫養模式:居家社區養老、機構養老、養老綜合體。各有特色,同居家社區機構以政府、行政事業機構作為指導管理方不同,養老綜合體作為醫養模式中的新興力量,或許會給中國的養老革命注入一股不斷迭代升級的蓬勃動力。

老年生活的”桃花源”究竟該是什麼樣子——泰康申園

養老社區作為一個新興的基層社會組織縮影,映照了中國改革開發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養老品質的更高追求,對晚年生命尊嚴、生命自在、生存活力的關照。幾年來在泰康養老社區生活的以專業資深人士、高知、高幹、高管為主體的老年人,他們提供了展現中國老人的生命力最鮮活的樣本數據。這些耄耋老人與共和國共同成長,見證著國家的發展變化,他們價值觀積極向上、守規則、也注重自我感受。“一位老人就是一部書寫的歷史“。

老年生活的”桃花源”究竟該是什麼樣子——泰康申園

“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情”。在泰康以社區居民為代表的社區文化,這種文化讓世界看到了熠熠生輝的中國老年人自有的活力和健康,為”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提供了鮮活的註腳。而隨著泰康完成15個核心城市養老社區佈局,實現北上廣蜀蘇運營全覆蓋、連鎖化經營後,下沉到二、三線城市,更多家庭的養老特別是中產階級家庭也將惠及,根據泰康的戰略部署,未來泰康還會繼續佈局二、三線城市,形成層次多樣性的養老服務社區,結合當地的退休金,保姆市場,租金市場等綜合因素來制訂服務價格,泰康區域化定價策略將更匹配養老家庭的經濟能力,可有效緩解本地區日趨嚴峻的老齡化壓力,為更多適齡老人提供醫養服務。與此同時,在這場以醫養產業帶動的“養老革命“中,人們對養老觀念的認識和轉變才是至關重要的。”泰康社區“裡70歲不覺老、80歲有追求、90歲頤養天年,這些”優雅老去“的案例能否成為更多人知曉,認可的模式,是需要去普及和推廣的。

據《中國家庭發展報告》顯示,20世紀80年代以來,家庭戶平均規模縮小的趨勢更加顯著,1990年縮減到3.96人,2010年縮減到3.10人。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居民家庭戶的平均規模為3.02人。中國已是平均家庭規模較小的國家。隨著“4+2+1”家庭模式逐漸成為社會主流,過去那種“養兒防老”的生活模式受到極大挑戰,養老價值觀念也需要改變,社區養老文化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

在泰康社區實現居民共治,社區居民組成七大委員會參與管理社區,發揮他們曾經在工作崗位上的經驗。

泰康醫養的社區文化,把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禮讚生命這樣一個理念,落實到日常的實踐中間,從關注服務質量、服務安全跟用戶體驗,不斷打磨和創新,其獨創的“好朋友“記憶照護模式為失智老人帶去光明,作為醫養產業的先行先試者泰康社區的管理手冊可以為國內養老產業服務提供示範作用。

創建智慧化養老社區的必要性

醫養結合並非是醫療和養老的簡單疊加,而是將醫療、康復、保健、養生結合為一體,實現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的深度融合與聯動發展,從而使社會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醫養結合產業基本具備支柱產業所需要的五大屬性,即發展規模、市場前景、技術密度、產業關聯度和經濟效益。在這五大屬性中,技術密度起到的中樞連接及產業協同效能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

首先,智慧醫養社區能對人力資源有效利用。我國目前養老服務機構的共同問題是,醫療護理服務缺失,無法滿足半失能老人,失能老人的醫療需求。作為老年群體居住的社區“醫護、安保、管家“24小時服務又是必須的,利用智慧社區技術運用,可以逐步作為人工的有效補充。目前泰康之家智慧醫養團隊利用人工智能及物聯網等高新技術,研發並打造面向長者、社區等的全方位綜合服務管理平臺,通過數據化、智能化的方式實現健康管理和安全保護。引入先進智能照護系統、康復醫療科技、智慧健康小屋、遠程醫療服務等,融入“互聯網+醫養結合”新概念,實現醫養整合照護模式。泰康之家智慧醫養彌補了傳統養老服務中人力做不到和不願意做等諸多問題。

老年生活的”桃花源”究竟該是什麼樣子——泰康申園

其次,智慧醫養社區能有效提升養老機構管理質量。日前開業的泰康養老社區吳園正在研發泰康智慧醫養的實驗和研發平臺,以此推動公共服務資源的智慧化進程。通過不斷的創新讓養老成本越來越低、性價比越來越高,讓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高品質的養老生活。智慧醫養無疑讓這個理想離現實更近一步。”醫養結合機構的信息系統除了現有養老信息系統外,加入能為養老機構提供電子病歷管理、體檢管理、藥房管理、理療康復管理以及醫護工作站管理等功能的信息系統。移動的智能終端,搭配智慧養老軟件和系統,能同時提升養老機構管理質量,以科技提升養老服務品質,這將是智慧醫養的重要發展方向。

最後,智慧養老社區建設可以撬動相關產業,通過服務整合、資源整合及信息整合實現醫療-護理-康復-養老線上線下聯通的模式,形成產業生態鏈的有效互動。遠程醫療和護理技術的應用和升級非常重要。通過物聯網、影像傳輸、可穿戴設備和床旁護理等技術的應用來實現對老人進行遠程的健康監控、遠程問診和遠程護理,意義重大。醫養社區建設是保險金融行業觸達實體服務的融創品牌建造。在新的一輪發展中,每個社區已經形成了活生生的生活、消費、服務等場景,這都需要社區的技術開發團隊和服務團隊,更加洞悉社區用戶需求,通過比對、分類、提供更有效的個性化服務,這些服務包括但不限於遠程醫療服務、醫療護理、生活護理、健康管理、智能硬件、保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