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成交381億元!在南昌舉辦的這件大事影響超出全國!

買買買、賣賣賣……

初冬時節的英雄城南昌,

天高雲淡,高朋滿座。

4天成交381億元!在南昌舉辦的這件大事影響超出全國!

11月15日至18日,為期4天的

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

(以下簡稱農交會)

和首屆江西“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

在南昌盛大舉行。

在這場同屬於農民與企業家的農業盛會上,

來自海內外的8000多家參展商,

共同講述農業與食品的新故事,

展示農業發展取得的新成果,

尋找投資貿易合作的新機遇。

農交會期間,

觀展人數達到42.5萬人次,

貿易交易額381億元。

4天成交381億元!在南昌舉辦的這件大事影響超出全國!

4天成交381億元!在南昌舉辦的這件大事影響超出全國!

南昌作為東道主,在A7館參加

首屆江西“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博覽會的展示展銷,

57家本土企業攜960餘個產品參展。

4天成交381億元!在南昌舉辦的這件大事影響超出全國!

煌上煌烤滷、綠滋餚特產、

林恩茶葉、凌代表大米、

進賢富硒米、軍山湖清水大閘蟹、

玉豐冷鏈蔬菜、悅美滋調味品……

眾多的農產品特色,

南昌本地企業是如何看待這場農交會的呢?

“凌代表”大米

4天成交381億元!在南昌舉辦的這件大事影響超出全國!

16日9時,晴空朗日,走進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A7館,展會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在江西稻米展區門口,南昌安義縣“凌代表”大米宣傳展板特別顯眼,展臺現場烹煮的“凌代表”大米,香氣四溢,群眾聞香而來,讚不絕口。

“農交會對參展企業來說,是一個展示平臺,讓更多中國人認識和了解我們江西有哪些特色品牌,讓老百姓知道有能放心的、好吃的、能接受的產品,並進一步拓展公司產品市場。同時,也為國內外農產品生產企業相互交流學習,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會。”對於家門口舉辦的農交會,全國種糧大戶、江西省綠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凌繼河如是說。

煌上煌

4天成交381億元!在南昌舉辦的這件大事影響超出全國!

在特裝展示區,國家級龍頭企業煌上煌展館,滷鴨舌、滷鴨翅、滷鴨脖等休閒食品包裝精美,純山茶油、稻米油、菜籽油、花生油、蜂蜜等產品擺放有序,吸引了不少群眾駐足品嚐、購買。據悉,煌上煌深耕南昌26年,已形成了集“養殖—屠宰—加工—冷鏈—物流—銷售”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目前有3000餘家連鎖專賣店分佈在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200多個城市。

“希望通過農交會,讓大家對煌上煌有更多的認識,我們不再僅僅是醬滷產品,還有其他多元化產品,如食用油、蜂蜜、文創產品,進一步擴大企業品牌和朋友圈。”煌上煌品牌總監徐海寧說,近兩天,他們收到許多線上線下訂單,並接觸了幾家省外合作意向超市。

鴨稻共生米

4天成交381億元!在南昌舉辦的這件大事影響超出全國!

作為生態產業扶貧項目,新建區象山鎮河林村帶來的鴨稻共生米受到不少採購商的關注。河林村是“十三五”市級貧困村,近年來,村裡積極推動產業扶貧,已形成200畝河蟹養殖基地、300畝鴨稻共生原生態水稻基地及千畝蔬菜瓜果基地。新建區象山鎮河林村第一書記曹龍友說:“以此次展示為突破點,今後,我們將把河林生態扶貧產業做得更好,同時,帶動周邊貧困村產業,目前接洽了20來個參展商,效果不錯。”

軍山湖清水大閘蟹

4天成交381億元!在南昌舉辦的這件大事影響超出全國!

當天11時,進賢縣軍山湖清水大閘蟹展臺,銷售火爆,兩個小時就銷售完了預期的產品存量,正緊急加貨至活動現場。另一邊,高新區玉豐冷鏈蔬菜同樣大賣,基地生產的有機特色蔬菜,深受群眾所喜愛。江西玉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秘書張佳君說:“我去看了國際、國內展館,整個佈局、秩序都維持得很好。我們是一家集綠色蔬菜種植,果蔬原產地採購、加工、貯藏、銷售與物流配送為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這次農交會是宣傳、展示企業產品的好機會。”

展會期間,來自世界各地2.3萬多家採購商齊聚南昌,這對本土企業來說,不僅是一場交流合作的盛會,也是南昌農業特色產品、特色品牌和農業龍頭企業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的絕佳平臺。

4天成交381億元!在南昌舉辦的這件大事影響超出全國!

而以農交會為“眼”,

通過這場農交會,

同時折射出了更多的新思考~

從農交會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日前在江西南昌舉辦的第17屆農交會上,品牌成為最亮眼關鍵詞。各地名優特色品牌產品集中亮相,主論壇聚焦中國農業品牌建設,從一個側面展現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不斷滿足品質生活新需求。  

在農交會全國品牌農產品專場推介活動現場,30多名市長、縣長積極推介,洛川蘋果、寧德大黃魚、錫林郭勒羊肉、邵陽茶油等品牌產品廣受關注。  

當前,以小農戶為主的家庭經營是我國農業經營主要形式,發展品牌化必須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在農交會上,不僅農產品的品牌亮眼,農業生產服務的品牌化趨勢也更突出。

在中化集團展臺前,試吃井岡蜜柚、馬家柚的人絡繹不絕。

“今年5月開始,我們在江西安福縣為38戶貧困戶、1200畝地提供全程服務,通過中化農業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統一技術服務,果品糖度提高了1度至2度,潰瘍病等病蟲害得到控制,商品果率提高30%,購銷服務使種植戶增收15%至20%。”中化現代農業江西分公司總經理李偉毅說,MAP模式在全國服務半徑不斷拓展。

創新引領發展,品牌創造價值。據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介紹,今年農交會8000餘家企業攜5萬餘種展品參展,吸引2萬餘家採購商。品牌強農持續發力,發佈中國農業品牌目錄,開展前大型重點採購企業意向採購金額突破100億元。 

“農業品牌建設是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生產全過程、產業各環節和廣大市場主體。”韓長賦說,今後將堅持以品牌建設為引領,將其貫穿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過程各環節,打通農業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全產業鏈,向品牌要市場、要質量、要效益。

從農交會感受中國開放姿態

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8000餘家企業的5萬多種展品琳琅滿目,引來世界各地2.3萬多家採購商前來採購。人們再次感受到中國的開放姿態。

在法國科普利信集團展臺前,一隻皮特蘭豬的可愛模型引來許多人圍觀。豬場設備部大客戶經理牟善博說,科普利信是法國養豬業的標杆企業,年出欄生豬近600萬頭,“這兩年,我們的種豬在中國非常受歡迎,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展會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為養殖戶提供全產業鏈的成熟技術和服務。”

法國是本屆農交會的主賓國,這次共組織了110多家客商參展。法國農業部長迪迪埃·紀堯姆表示,中國的開放姿態令人讚賞,中法兩國在農業領域有廣泛合作的基礎,並已簽署了牛肉、豬肉等多方面合作協議,他非常看好中國市場。

除主賓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帶來了豐富而具特色的農產品。在阿富汗展區,一個個展臺前人頭攢動,松果、藏紅花、地毯等特色產品令人目不暇接。阿富汗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賈姆爾說,這次共有17家阿富汗企業參展,其中不少是第一次來中國。“這次展會讓很多企業感受到中國農產品市場的開放和潛力,他們都表示今後將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展開更多合作。”

恰逢新中國成立70週年,本屆農交會還特設了農業農村綜合成就展區,通過圖片、視頻、實物展品等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農業農村發展的改革實踐和輝煌成就。在現場參觀的江西綠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寧江感嘆:“曾經我們農民賣農產品主要靠‘提籃叫賣’,如今已經實現‘全球買賣’。”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農交會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國際化程度大幅提高,去年農產品貿易總額達到2178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大農產品貿易國。我國堅持對外開放和貿易自由化,歡迎國外優質農產品出口到中國,豐富中國人的餐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