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美好生活(915)“聚焦小區業委會之困”老路難行 就該闢新徑

從連日來南國今報的“聚焦小區業委會之困”系列報道中不難看出,在柳州市大大小小的小區裡,成立業主大會、選舉業委會存在的困難絕不是個別現象。雖然經過了多年的摸索,一些成功案例也總結出了有價值的經驗,但要徹底破解這一困境,我們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表面上看,業主大會成立難遇到的每一個“難”,唯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逐一破解。縱觀各地的經驗教訓、意見建議,無非也是加強業主溝通、提高業主意識、完善法律法規、加強政府指導等。但是從這些年來的案例來看,即使小區能如法炮製,最終能成功選舉業委會的依然是個案。即便成功了,小區居民也會大加感嘆:“太難了!”

顯然,要破解“小區業委會之因”,傳統的思路和方式方面臨困境,因為那只是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從根本上破解,需要的是更高層次的視角和思維,甚至還應該藉助最新的技術手段。

首先,在頂層架構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由“難作為”轉為“真撐腰”。從目前業主大會成立、選舉業委會的流程來看,離不開基層行政部門的指導、組織、備案。在此,僅有指導顯然不夠,還應重視對業主大會成立工作相關資源的支持,例如相關資料的調取、人員組織的配給等,這才能讓業主大會在成立過程遇到的系列專業問題,得到專業解決。

其次,在終端溝通上,一味地強調傳統的上門服務,入戶對接,這對於業主大會的成立並沒有帶來更多便捷,參與工作的人叫苦不迭,普通居民也不領情,甚至覺得不勝其擾,不少小區還因此敗在了最後的投票環節。其實,隨著各種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和迭代,尤其是5G網絡的逐漸普及,這給業主大會的成立在技術上有了更多想像空間,藉助5G的泛在網、低延時以及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足可以讓業主在成立業主大會的過程中,在資料收集、宣傳教育、互相溝通、投票選舉等環節大大減少投入,提高效率。

破解“小區業委會之困”,和破解所有老問題一樣,老路實在荊棘難行,不妨換個視角、換個思路,在時代的進步中尋找新的解決路徑。不過,無論如何另闢新徑,路上都離不開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我們已經欣喜地看到,各方已在為此而努力,不斷開闢新路徑。

業委會科技觀點:

依法解決業主大會召開難、業主委員會成立難。更要規範履職,信息公開可查、共有財產共管可查、共有用章共管可查、小區事務共同決議,才能尊重你每個業主的權力,也才能讓辛苦付出的業主不被誤解。鄰里互助互動,才有溫情熟人小區生活環境。業委會科技團隊,專注破解小區住宅物業治理難點,科技助力業主委員會辦公、物業服務、居委會管理。歡迎全國業主,提供更多小區資訊、需求建議。歡迎社區服務第三方組織共同推進小區和諧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