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帝國締造者何遠進 暢談30年創業人生

龐大帝國締造者何遠進 暢談30年創業人生

他是年成交額突破100億人民幣的南京滬江商貿城的總掌舵人,他的名下有8家實體公司同時在運營,他參與投資或控股的企業名單,能排成長長的一大串。這些耀眼成績,呈現的是一個具有敏銳眼光和遠見卓識的商界巨賈何遠進。而在這些光環背後,還矗立著一個飽嘗艱辛和隱忍的創業者身影,這時候的他,又是含辛茹苦,任勞任怨的。

創業者何遠進,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江南時報記者日前對他進行了專訪。

滬江商貿城年成交額突破百億

說起創業者何遠進,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位於南京江北六合經濟開發區內的滬江商貿城,這個由他一手締造的航母級的龐大綜合批發市場,短短几年間在南京猶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拔節生長,從無到小,從小到大,發展速度堪稱驚人。

滬江商貿城區位優渥,緊臨328國道,項目規劃用地1000多畝。一期和二期工程佔地600多畝,建築面積38.8萬平方米,由何遠進名下的滬江投資有限公司投入20億元興建。商貿城當前已建成一期22.5萬平方米項目,有商鋪1500餘套,商貿城內彙集了五金、機電、機械、建材交易區,以及淡水魚批發市場、特種水產市場、水果市場、乾貨調味品市場等六大交易區,這裡是當之無愧的南京老百姓的菜籃子,對接南京老百姓後廚的巨大生鮮儲物櫃。

如今的滬江商貿城夜間燈火輝煌,白天車來車往,買賣雙方露天暢談市場行情,載運貨品的車輛汽笛聲聲,處處可見一片繁華景象。現在的滬江商貿城除了是巨大的產品交易市場,同時也是匯聚倉儲、物流、信息、會展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服務平臺,更是面向蘇皖魯豫的高集聚、強輻射、大交通的大型農副物流集散中心。

早在2011年滬江商貿城的市場交易額已經達到了近80億元,隨著市場的提檔升級和配套的日趨完善,記者日前再次探訪得知,商貿城的年成交額已經順利突破了100億元,一艘巨大的商業航母正沿著航道穩步前行。

“滬江商貿城的淡水魚批發市場,現在已經是華東最大的淡水魚批發市場,供應量佔據南京市場的三分之二,1年的成交額就達到了30億元的規模,滬江經營管理公司是南京市和江蘇省兩級重點龍頭企業。”說起當前的成就,滬江商貿城的總掌舵人何遠進,言語中滿是豪邁。

同時是8家公司的總掌舵人

或許是由於滬江商貿城的成績太過於璀璨奪目,很多人忽略了何遠進的其他成就。一直被外人認為只是投資和市場運營方面傑出“大佬”的他,其實還有著更為驚人的多重身份。在他的名下,同時有8家獨立核算的實體公司在運營,包括南京滬江投資有限公司、南京滬江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寧遠聯運有限公司,南京遠泓石化氣體有限公司、南京紫荊強實業有限公司等等,這些公司橫跨物流、能源、房產、鋼鐵、農產品交易等各大領域和行業,構成了一個互通互聯的商業帝國。而除此之外,他本人參與控股和投資的企業多不勝數。

一名成功的創業者一旦走上創業道路之後,他的人生就不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夢想和激情。這話一點不假,何遠進的創業人生,就生動詮釋了一個普通人在逐夢歷程上的最大可能和無窮張力。

何遠進1960年出生,在正式創業前只有中學文化的他一直在一家南化化工機械廠從事熱處理工作,工作穩定,待遇也不差,但何遠進並不滿足於這些,他在1979年果斷辭職下海,投身商海大潮。靠著一股肯吃苦和不服輸的勁頭,短短几年間,何遠進遍嚐了各種艱辛,最終依靠從事菸酒批發和經營飯店賺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這筆資金為他日後進一步創業打下了初步基礎。

1994年,何遠進的人生迎來了轉機,這年他用前期創業積攢的5萬元資金購買了一臺槽罐車,從此開始了跑運營的生涯。這項事業一直延續到了現在,他從曾經的只有一輛車發展到當前已經擁有了專業從事危險品運輸的專業車船隊的一流承運公司,這家公司也成為了他當前的8家企業的核心之一。

2003年,何遠進開發投資了滬江商貿城項目,這一項目的成功,也標誌著他多元化發展經營的模式日益走向成熟。

近年上交國家利稅規模已達上億

何遠進如此概括自己的創業經歷:1994年以前是摸索的階段,1997年後是走向正軌的階段。短短十多年間,他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創業者成為了擁有令人豔羨的商業帝國的商界教父,這其中的輝煌不言而喻,而其中的心酸也是不為人知。

在何遠進身邊工作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沒有私人時間的人,他幾乎全年都耗在公司裡,工作日就在單位吃住,週末也大部分時間睡在公司裡,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家庭。身為8家公司的總掌舵人,這個數字想想都讓人汗顏,一個人如果沒有三頭六臂,如何能夠應付各種雜亂的工作?但是何遠進確實做到了,他名下的這些企業個個都在穩步發展,齊頭並進。

說到為什麼如此賣命工作,何遠進說了一句動情的話,那就是自己其實是在為員工打工,“全國80%的就業任務都是由民營企業完成的,民營企業安定好一名員工,就是安定一個家庭。”何遠進說,他現在早已經過了為了錢而幹事業的階段,現在更沉重的責任感在“逼迫”他做事,當前他旗下的所有公司的員工加起來有500多人,每月光是給員工開工資就要開出100多萬,“一個員工背後就是一個家庭,我們是民營公司,所有人都靠我吃飯,為了這些員工,我不拼命怎麼辦?”

龐大的商業帝國在運轉的過程中,不斷地創造著效益,也不斷地反哺社會。作為地方的納稅大戶,這些年何遠進的企業上交的利稅已經達到了上億元的規模。與此同時,通過他的公司的帶動,也有效地拉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以滬江商貿城為例,除了上千戶入駐經營的商戶,周邊大量的社會人員也被吸納進來務工或是從事周邊產業。正是由於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卓著,何遠進連續多年當選六合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

躊躇滿志為企業上市做準備

從一個常人的角度來看,何遠進是當之無這樣成功企業家,他的人生已經實現了價值的最大化,是別人學習的楷模,但何遠進並不如此認為,他說自己面對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和變革,依然時時會感到知識不夠用,所以依然要不斷努力學習和提高。比如當前日益發展的信息化,很多交易在互聯網上就可以實現,所以他也開始研究和聚焦電子化交易平臺的開發建設。單從這一點看,他就覺得自己的企業還有不少提升的空間。

“雖然我投資的這些公司的項目很分散,但是這些項目真的都是好項目。就拿物流來說,全國兩會已經把物流業列入中國的20大支柱產業之一,以後發展空間巨大。”何遠進的談吐中再次流露出一個成功企業家的敏銳商業嗅覺,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坦言,當前的精力太過分散,目前的產業經營格局需要進一步優化。他告訴記者,當前已經初步形成了未來的改革方向,那就是把旗下的所有公司重新進行資源整合,成立集團公司。

而說到未來更宏大的目標,何遠進再次吐露心聲,那就是希望力爭推送一個項目上市,在當前看好的幾個項目中他覺得滬江商貿城率先上市的可能性最大,這個凝聚了他最多心血的項目,也是他眼中的民生工程、朝陽工程。不少知名投資人考察過這個項目後,也表示對這個項目很看好。

雖然前景喜人,不過在採訪中何遠進也談了一些現實中的難題,比如當前的滬江商貿城在相關配套建設、土地審批手續辦理、資金補貼等問題上依然存在各種困難,這些也都呼喚相關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