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實施農村綜合改革項目構築鄉村振興新格局

近年來,大理市聚焦民生問題,先後爭取和安排30個總投資為1430萬元的農村綜合改革項目,進一步改善村民生產生活環境,帶動農民群眾增收並增加村集體收益22萬元,達到加快建設農村基礎設施、推動社會事業發展的目的。

村級“四位一體”項目帶動鄉村振興。大理市先後實施了喜洲鎮周城村、雙廊鎮雙廊村、太邑鄉者摩村、挖色鎮康廊村、灣橋鎮中莊村委會古生自然村、喜洲鎮上關波蘿塝等6個村級“四位一體”項目,有效帶動了項目實施鎮(鄉)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協調發展,使鎮(鄉)鄉村振興有了質的飛躍。“以前村裡都是泥巴路,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給村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不便。自實施農村綜合改革項目村級‘四位一體’後,村裡全是水泥路和青石板路,村民還有了自己的休閒中心、議事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和紅白理事場所,大家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挖色鎮康廊村村委會主任蘇如標在談到村級“四位一體”項目帶給康廊村的諸多實惠時如是說。

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項目撬動鄉村振興。金梭島是洱海最大的島嶼,隸屬於海東鎮,島上居住著200多戶1000多白族漁民,島上居民以航運沙石等建築材料為生,村集體“家底”薄弱,發展集體經濟非常困難。隨著到金梭島的遊客越來越多,大理市及時實施了總投資199.78萬元的塔村渡口提升改造及村民候船廳建設項目。大理市像金梭島塔村這樣以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項目資金推動鄉村振興的試點項目還有14個,試點項目通過自身“造血”、全面“活血”、內部“找血”、外部“輸血”的方式,深度挖掘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資金等要素,使全市111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2萬元以上,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實力。

“一事一議”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助力鄉村振興。大理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推進12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同時,大理市把秀美山水、特色產業、民風民俗、民主決策等元素融入美麗鄉村建設中,構築出新時代鄉村振興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