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高峰:讓貧困村有了“三變化”

【中原經濟網訊】“縣自然資源局駐村第一書記魏高峰進俺村後,先到群眾家中走訪,想方設法為貧困戶尋找經濟來源,現在俺在縣苗圃場打工,像工人一樣按月領工資,使俺家生活有了新的變化,目前已經脫貧。”近日,正在縣苗圃場打工的修武縣郇封鎮十里鋪村村民王鮮花高興地對筆者說。十里鋪村黨支部書記祝興紅說:“要說變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俺村真是發生了三大變化……”

飲水工程,改變了群眾的生活質量

“我們村今年8月份飲水工程竣工,現在我們吃的水比過去清了、甜了,隨時都能用上自來水,再也不用為吃水的事操心了。”村民金永生說。

十里鋪村過去和裕國莊、小紙坊三個村同用一眼吃水井,井的深度現在只剩有100來米,水層靠上,渾濁、鹼性大,工作隊駐村後先打了一個300米的深井,因為村貧困沒有資金,打成井後沒有及時敷設新管道,舊管道到現在已經使用了近20年,管道經常漏水,有時修理管道影響群眾正常用水,後來舊管道漏水的地方越來越多,駐村工作隊決定著手整修村內管道。

說起飲水工程建設,祝興紅說:“我們村的吃水工程多虧了第一書記魏高峰”。今年2月份,他從群眾中瞭解到村民吃水困難,及時召開了村‘兩委’幹部、黨員和群眾代表會議,共同出謀劃策,研究決定解決吃水問題。同時將群眾的想法反饋到縣自然資源局,得到了局黨組的大力支持。在村裡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魏高峰結合全村實際進行了調研,通過資產清查、高速路兩側綠化帶管理、村集體土地承包等,村裡籌集資金,採取招標的方式,聯繫施工隊,投資50.3萬元對全村飲水網進行改造。管道改造工作涉及全村家家戶戶,難免出現一些糾紛障礙等農戶之間的細節問題,施工期間魏高峰白天堅守在施工現場督促檢查,晚上為群眾處理解決實際問題,時刻貼近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星期日也很少回家陪同家人。通過近半年的努力,飲水工程於今年8月下旬順利竣工。當筆者問起魏高峰工程期間工作的酸甜苦辣、家裡人是否有怨言時,他笑著說:“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家人很支持我的工作,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就應該時刻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才能不失職。”

產業扶貧,增加了群眾的經濟收入

十里鋪村有4個村民小組,387戶1530口人,村“兩委”幹部3人,駐村第一書記1人,黨員29名,村民代表24人,人均耕地1.2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近年來,糧食市場價下滑,單靠種地遠遠提高不了群眾的生活水平,解決不了群眾的經濟收入問題,2014年被修武縣定為貧困村。

魏高峰說,看到貧困戶原來的生活狀況,每個幫扶隊員的心裡都很不是滋味。在十里鋪村調研中發現,多數貧困戶不僅文化水平低,沒有技術知識,不能勝任高技術含量的高薪工作,而且在家無業人員大多是中年以上人群、不能出遠門打工的家庭婦女。去年,幫扶隊隊長與當時的駐村書記商量,發揮部門的職能作用,積極與村附近的縣苗圃場和村西李家農場聯繫,就地安排勞務輸出,一邊指導群眾學技術,一邊為群眾策劃務工方式,學技術掙錢兩不誤。

在縣苗圃場,筆者看到30多名務工人員正在務工。苗圃場場長宋亞波說:“苗圃場有180餘畝地,優先安排貧困村和貧困戶勞動力,這裡多數是十里鋪村人。”十里鋪村王鮮花家裡四口人,愛人患有長期慢性病,不能外出務工,該戶幫扶責任人通過協調將王鮮花安排到苗圃場打工,年收入在1.3萬元以上。李家農場有70餘畝地,也安排了大量勞動力。十里鋪村幫扶工作組組長蔣雪、駐村第一書記都屬於林業技術人員,他們發揮自己的特長,利用李家農場實地為貧困戶培訓果樹病蟲害防治、剪枝、花期授粉等技術知識。目前,該村已經脫貧,人均年純收入由2014年的1200餘元增加到2018年的7000餘元,全村151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僅剩6戶未脫貧。

文化活動,提高了群眾的文明素質

當前,機械化的發展取代了農村勞動力,種地省工省時。村民有了經濟收入,吃不愁穿不愁,但遇到農閒、雨天、節假日群眾沒有娛樂的活動場所,三人一堆、五人一群打牌賭博、翻說閒話等不文明現象時有發生,造成鄰里糾紛不團結上訪等問題的出現。村幹部們意識到,建設文化廣場勢在必行。在駐村工作隊與村幹部的協商下決定在村委對面建設鄉村大舞臺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建設遇到了一個大難題。文化廣場原是一個廢棄空閒地,路邊是村民常孝財經營十幾年的生活超市,村幹部與常孝財協商拆除超市沒有得到同意,於是村幹部多次上門給常孝財講解目前村裡的情況和村民的生活需要,耐心教育引導,最終做通了常孝財的思想工作,同意拆除。常孝財說:“我不能只顧個人利益,為了全村群眾,個人利益受點損失沒有什麼,我還可以通過打工等其他方式去掙錢。”思想工作做通後,村幹部千方百計籌措資金,2018年爭取扶貧資金2.5萬元,自籌資金14餘萬元,共投資16.5萬元建成了十里鋪村文化大舞臺和文體活動廣場。工程建成後,農閒和晚上時間村民們可以自娛自樂,跳舞、唱戲、唱歌……文化活動增強了村民們的文明素質,拉近了幹群之間和每戶之間的關係,農村衛生環境也得到了改變,群眾大局意識增強了,思想工作好做了,去年在該村順利實施了“廁所革命”,對全村所有旱廁進行了改造,全村居民居住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周鋼旦 周長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