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在6%以上的投資有哪些?

阿修羅君


利率在6%以上的投資有哪些?

可涉及投資領域方方面面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投資,理財,創業,收藏等,都可以稱之為投資。

想要獲得年利率在6%的收益目標,比如購買基金,股票,期貨等系列的理財產品,則需要承擔一定未知風險。

其次就是投資創業做生意,若能成功,能獲得年利率6%不是難題,關鍵是,創業風險同樣不可小覷。

那麼能獲得利率6%以上的投資都有哪些?

一、投資理財(保守穩健類)

年收益率在6%以上的理財產品,銀行的定期存款,定期理財,和大額存單,這些保守穩健類的理財產品,目前是無法達到這一目標。

首先我們來看看銀行定期存款,

第一、定期存款

按照央行的基準利率,定期存款一年利率1.5%,二年利率2.1%,三年利率2.75%,定期存款利率上調浮動,部分商業銀行的利率稍微高一點。

第二、大額存單

就以按檔計息的大額存單為例,20萬起投門檻;

一年期利率2.1%、二年期利率3.05%、三年期利率3.85%、五年期利率3.94%。

以上這兩個不同類型的保守穩健型的理財產品,都是無法達到年利率6%以上。


二、具有不確定性風險系列的理財產品

不同類型的產品風險係數也大同小異,比如公募基金,有偏股型基金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

就以指數型基金為例,業績優秀的基金大多數都可以達到年收益率6%以上,只不過基金波動大,具有不確定性的風險,也就是說,隨時都有可能因為市場行情的因素導本金虧損,如果是保守型投資者,那麼偏股類型的基金則不適合你選擇。

在者就是債券型基金,債券系列的基金有純信用債,混合債,以及定期開放債券。以信用純債類型的基金為例,從今年收益率排名靠前的前50名部分基金來看,年收益率基本上都是達到6%以上的,債券基金和偏股型基金不同,偏股型基金和股市有著直接的影響,債券基金是受債市影響,其風險在於違約風險,通俗舉例就好比我們日常的信用借貸關係,借款方沒能及時兌現償還,則會出現信用違約,而債券基金的風險就在於此,債券基金同樣也是不屬於保本類的產品,只是其風險相對略低一些,但依然存在本金虧損的可能。

最後就是貨幣基金,貨幣基金有保本雅名之稱,但事實上貨幣基金同樣是不歸屬保本類型地方產品,它只是風險係數小,虧本概率極低,但是不能代表沒有風險。而貨幣基金想要獲得年收益率6%以上,同樣也是不可能達到的目標。從下面的截圖中可以看到,近一年收益率排名最高的也就3.26%,舉例目標6%的收益率還相差甚遠。

綜上所述

能獲得6%以上的投資方式有很多,但前提條件是,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像我上面講到的幾款,只是比較大眾化的理財產品,另外還有別的產品可投資,比如股票,P2P等,越高回報率的產品,風險係數就越高,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嗎,投資涉及的方式有很多,理財只是其中一種。比如做生意也是一種投資,收藏古董,貨幣等同樣也具有投資風險。


每個人都需要結合自己是風險承受能力,再考慮回報率。忽略風險只考慮回報率的投資不能稱之為投資,因為投資兩字涉及到的風險,遠遠大於你想象。


謎桔


外匯交易。

外匯:買賣的是國家的貨幣,如美元、英鎊、日元、歐元等。賺取外匯波動帶來的差價。資金靈活度高,變現性高,是目前賺錢最快,並且最簡單的投資。

外匯市場不僅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而且已經成為全球利潤最高的投資理財產品。有些投資者,能在一月之內從3萬賺到十幾萬。

放眼天下,有哪一種投資比外匯操作還要簡單快速。

外匯市場是一個永不停息的現金市場,不僅可以讓你安心投資獲利,更可以讓你24小時隨心買賣。獲利迅速,小資金也能成為大贏家。

外匯市場24小時開放,這對於想兼職炒匯的人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好事,你可以任意選擇交易的時間。因為你可以選擇任何你希望交易的時間:上午,中午,晚上,早餐時間,或者在你睡覺的時候。

最後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在選擇平臺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清晰的頭腦。你要取查這家平臺的監管機構以及交易模式等方面,才能確認是否是正規的外匯平臺。看經紀商的所在國是否有監管機構,是否在監管機構註冊。監管機構通常會制定相應的規則、計劃和服務,幫助成員履行監管責任。正規持牌運營的經紀商,有特定的資本要求,會按照法律規定管理客戶入金,對你的資金安全和後續訂單的執行都至關重要。權威的監管機構,有美國NFA、英國FCA、澳洲ASIC、瑞士FINMA、日本FSA、新加坡MAS等,交易者要學會如何去審查監管的合規性。其次再看點差和服務。


清風


我覺得只談收益不談風險偏好的,都是空談。6%以上收益對普通人來說可能高不可想,但是稍微接觸了互聯網金融的人都知道,任何一個平臺都能達到,信託也可以。所以如果你風險偏好高,投資經驗豐富,可以考慮,但我個人目前也比較謹慎錢也不多,這裡就不推薦了;如果你風險偏好較低,那就看看民營銀行五年期的,也接近6還有存款保險;如果你不接受任何風險,那還是老老實實存大銀行4個點左右的大額存單或理財吧。其他投資目前這個經濟環境也不推薦了,如果有買股經驗,建個小倉買點藍籌也行。總結就是以不變應萬變,說不定可以躺贏大多數瞎折騰的[機智]





鼴鼠奔跑


利率在6%以上的投資有很多,如銀行及機構的理財產品、購買債券、信託、私募及公募基金、股票、p2p、期貨、外幣、比特幣等等需要根據你的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究竟那種投資適合自己!



題主的要求並不高,但投資上首先要建立對風險的敬畏!

第一:任何高於4%的理財產品,都有風險。

第二:收益和風險是對等的。高收益就意味著高風險,高收益產品就有損失本金的風險。

第三:投資中要牢記本金安全。投資三原則最重要的是保住本金!第二是保住本金!第三參考前面兩條!



根據風險的高低和財哥的經歷和題主分享一下:

第一:機構固收類理財產品。

該類產品基本都設有資金門檻,最低5萬起,但5萬多的收益基本在4-5%年化收益,大多數要求30萬~100萬,固定投資期為3-12個月。

根據資管新規,以前的保本產品取現,取而代之的是淨值型的新理財,所謂淨值型,就是本金和收益隨淨值每日波動。在產品贖回時,根據當日該產品淨值來計算收益。



這和以前的產品相比較,每天都能看到產品的收益情況,以前只有到贖回的時候才知道具體的收益,相對來說,透明多了,而產品的安全性和之前的產品也基本一致。但是淨值型產品和基金一樣每天的收益是有波動的,但一般來說波動很低,和債券基金類似。從目前財哥實際投資的情況來看,大多數產品能達到預期收益。過一段時間財哥也會把最近投資過的十幾個常見的產品做個收益貼,和大家分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更新。

第二:債券。年化收益在6-10%。在國內債券有非常多種類,也比較複雜,一般不贊成直接購買,而是以基金的形式參與投資,優秀的基金安全性很高,收益也不錯,但債基的持有建議持有3年以上,因為其收益是也有波動的,有的年份收益只有年化2-3%,有的年份達到9-12%,但好的債券基金幾年下來,基本可以達到年化7%,甚至10%以上。



第三:p2p。選擇頭部平臺,收益6-10%。

目前由於政策嚴管,嚴格三降,很多平臺轉向助貸,個人標非常少。目前在徵信進百行後,對借款人要求更加嚴格,如果政策層面放寬的話,頭部規範平臺還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渠道。



第四:信託。年化收益8%以上,高的也有12甚至15%的年化收益。因該類產品的投資,你必須很清楚其底層資產是什麼?風險在哪裡?不是專業人士是很難發現經過重重包裝後的信託產品的的風險所在的。或許我看到了太多的貓膩,風險的不可控,目前並不建議投資者投資信託。

不瞭解的產品堅決不投,富翁死於信託!不得不防!



第四:私募基金。一般年均收益15%左右,個人認為收益和公募收益其實相差不大,但良莠不齊。起投100萬起,要求一定得封閉期,通常1-3年,如果優秀的私募收益非常不錯,省心!因為一次性買入,其實擇時也非常重要!如果你在高點買入,哪怕再優秀的私募,也不一定給你帶來太多的收益!此外,怎麼確保私募不去做一些接盤俠、老鼠倉的事兒,違規成本太低了!



第五:公募基金。沒什麼投資門檻,種類豐富,年化收益10%以上。建議以定投的方式長期參與。過去20年,股票等權益類基金年平均收益為16.7%,而選擇優秀的基金以定投的方式加上長期的持有,獲取15%年化收益還是非常可行的!

如果擔心基金經理更換頻繁,違規操作,交易價格高,定投指數基金也是很好的選擇。



第六:股票、期貨、外幣、比特幣等。風險過高,俗話說:“一賺二平七虧”,不建議一般投資者重倉參與,可以5-10%的資金適當參與,保持對投資,對市場的敏感度。




總的來說,一般投資者常參與的就這幾種,如果讓財哥來選的,我會傾向於這樣組合:債券基金+基金定投的方式,可以是五五再平衡,或者是七三、八二都行,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組合!


財來道


現在市場上基本沒有既能保住本金又能年化收益率在6%的產品。

按照咱們中國投資理財產品來說股票,外匯,期貨,黃金還有基金。相對來說黃金和基金風險比較小,如果選到兩到三隻好的基金,年化收益率能達到10%~30%,關於黃金類型的基金今年已經漲了不少了,因為它是跟黃金掛鉤的,今年黃金漲了不少,它也跟著漲了很多,所以不建議你選擇黃金類型的基金。

這幾天你可以關注一下指數型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它們比單純的股票型基金風險稍微小點,上證指數和深證指數這幾天一隻在下跌,今天更是跌的厲害。現在正式分批次購買的機會,混合型基金也可以買點,混合型基金的好處就是即配備股票也配備債券,還可以選擇一下保本型基金,現在市場上的基金數量多達4000多隻,所以你要把基金的屬性仔細的研究一下。

現在如果選到好的基金我相信年底10%的收益會很輕鬆的,正好能給你掙個紅包錢。🇨🇳

圖片一 和 圖片二 是我15年時買基金虧損的情況,賠的老慘了,所以選基金時一定要仔細看看基金的詳細數據和構造。

圖片三是我今年5月份買的一點點基金,目前來說收益率在還可以。

希望你年前早日實現10%的收益。





商戈炒股


首先說下常見的理財類型有哪些,儲蓄、債券、股票、期貨、銀行理財、保險類理財、基金、信託、P2P等。

如果一個人告訴你某個投資產品保本,保收益6%,那麼十有八九是騙人的。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明確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現在餘額寶收益一直徘徊在2點多,銀行理財大部分也是在3點多。那到底有沒有哪些理財收益率可以達到6%呢?

答案是有的,前提是我們合理的進行投資。現階段儲蓄、銀行理財、保險類理財是很難達到這個標準的先排除掉;債券現在也達不到;P2P排除掉吧,風險太高,動不動跑路誰受得了;期貨風險太高,不考慮。信託可以達到要求,但是投資門檻較高。

今天主要介紹的是股票指數基金。

為什麼是股票指數基金而不是股票。單隻股票合理估值不好確定,判斷這隻股票,單隻股票,有爆雷風險。比如去年的長生生物、暴風影音。指數基金是指以某個股票指數為投資標的的基金。這個指數就類似於大盤的指數。常見的比如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創業板指數等。買了這些指數基金就等於買了這些指數,只要這些指數漲了,你就賺錢了。

為什麼能賺錢?首先買股票的本質就是投資了相應的公司。買了50指數就等於投資了中國最好的50家公司。現在中國的GDP增長率每年6點多,也就是中國所有的企業帶來了6%的增長,那中國最大的幾百家公司,增長率應該大於6%吧。當然還有第二個問題,要考慮這些企業本身的估值。比如牛市時候這些企業的估值都高估了30%,一年後估值回到了合理區間,也就降了30%,就算企業本身增長了6%,那這個投資還是虧了24%;同理如果低估了30%時買入,那你就會轉36%。所以投資指數基金要講究一定的方法。

投資指數基金的方法:

1.保證你的投資的錢是長期不用的,最好是3年以上。股市有漲有跌,萬一買入後遇到了熊市,當熊市結束一定能掙到錢的。如果急用錢,熊市時賣出就虧了。

2.要在估值偏低的時候買入。如果你的基金都是熊市時買入佈局的,牛市時賣出的,你就是那個割韭菜的人了。記得巴菲特的那句話,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就是在估值偏低的時候敢於買入。

3.採用定投的方式買入。定投是按固定日期(比如每月1號)買入固定價值的基金(比如每次1000)。採用定投的方式就是為了讓我們的投資更加平穩。我們無法判斷股市的最低點在哪裡(嬰兒底,鑽石底這些都是所謂的專家一次次蒙錯了之後,發明個詞,給自己個臺階)。理想狀態下只要是低估的,就可以買入。但是低估之後,可能還會跌,分散投資讓我們投資過程中的心態能更好。

最後舉幾個例子,定投開始日期2018.09.01,開始時間2019.08.31,每月1號定投:

易方達上證50指數(110003):收益率20.8%

天弘滬深300(000961) :收益率 11.3%

太大紅利中證500指數(162216):收益率 10.63%

這幾個例子是我隨便找了幾個。希望能給你提供一個好的理財思路。


理財解密


年化利率高於6%,基本把低風險的貨幣基金、銀行存款、理財產品等排除了,這些普遍在2%~5%以內,要達到6%以上只有選擇中風險的債券基金以及高風險的股票基金、股票、信託、p2p等等。

01債券基金

所謂債券基金就是募集眾多投資者的資金,專門用來投資債券的基金。說白了,就是一藍子債券,收益也相對固定。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債券基金也會配置少量的股票,以獲得更高的收益,相對的這些基金風險也會高於純債基金。

02股票以及股票基金

炒股常常聽到這麼一句話,盈虧同源,很多人因為股市的造富神話而進場,最後又虧損黯然離場。行情好的時候,豬都能上天,行情不好的時候就泥沙俱下了。韭菜常常追漲殺跌,來回坐電梯,錢沒賺到還交了手續費。大校說了:“做好人,買好股,得好報”。只要經濟向好,買入各行業龍頭績優股,長期來看可以分享經濟發展的紅利,可以得到比較不錯的收益。

03 P2P

P2P從百花齊放到萬馬齊喑不過短短几年時間,從去年的暴雷潮到今年的有序清退,今年已停業的P2P網貸機構已經超過了1200家。監管釋放P2P轉型小貸公司信號,截止到目前,已有22家正常運營網貸公司獲得小貸牌照。不少網貸平臺已試圖向小貸公司轉型。

一開始P2P的年化收益一度在20%以上,算上各種羊毛券達到30%也是有可能的,不過自從不斷曝出跑路暴雷之後,各個平臺的收益率也開始迴歸平庸。但是,要達到6%還是比較容易的。

總結

隨著資管新規落地,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將要逐步退出市場,投資自負盈虧慢慢成為常態。換句話說,目前市場上沒有又保本又高收益的理財產品。

我們在投資理財是不能只看收益,須知保住本金才是最重要的。有些人“一把梭哈賺了就會所嫩模,賠了就搬磚幹活”,這種理財方式是不可取的,投資的資金還需合理分配,在投資高風險種類理財的同時適當配置低風險資產。


玉魚與瑜


6%年化直接買一年期的保本理財就可以了,微信和支付寶都可以買,比較方便,也安全。

4%年化的是活期理財。



胖虎財經頻道


收益6%及以上的理財產品主要有浮收類混合基金、股票基金、股票、期權期貨期指和外匯等,以及收益比較穩定的信託和P2P理財。信託只有部分能達到6%收益,並且風險也較大;而P2P理財收益雖穩定,但一旦資金鍊斷裂出現破產倒閉或者老闆跑路,那可能是血本無歸的,風險不可預測。


Akronii


6%就大致排除貨幣類投資、債券類投資,兼顧風險與收益,我還是推薦定投指數基金(組合),這個收益基本穩定在10%以上。

尤其是現在滬深市場平均不到14PE,PE百分位30%以下,現在是最好的時機,不過,定投指數基金是長期投資,追求超短期確實得不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