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套種花生,有哪些抗病蟲害,高產的花生種子?

user6204696105603


花生,原名落花生,是我國產量豐富、食用廣泛的一種堅果,又名“長生果”、“落花生”。下面為大家推薦八種豫北高產花生品種。

一、高產花生種子(噸花一號)

特徵特性: 出苗健壯,生長迅速,長勢特旺;葉片寬大肥厚,與普通花生相比,葉片大近1倍;莖杆粗壯堅硬,株高40-45釐米;開花早,出苗後第23天始花,花量大;單株結果30-50個,結果集中不掉把;果特大,充分成熟時平均百果重540克,最大可達675克;畝產700-800公斤以上,最高可達1000公斤;正常條件下生育期約135天;夏播生育期105天,品質優良,極香,適口性可與栗子、核桃媲美,而且甜度比栗子、核桃還高,吃起來有癮,吃了還想吃

二、早熟高產優質大花生魯花9號

該品種是山東省花生研究所選育的早熟高產優質大花生新品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屆、第二屆全國農業博覽會銀獎。

產量水平:在全國區試中,比對照田增產16.8%;在河南和安徽省試驗比當地良種增產22.2%和27.8%;畝產500公斤左右,夏播高產示範,平均畝產613公斤。

特徵特性:春播生育期130天,夏播110天,結果集中,抗旱耐澇,適應性廣。百果重220克,百仁重90克,出米率73%以上,蛋白質27.83%,粗脂肪55.19%,果、仁均符合優質大花後出口標準。

栽培技術要點:適於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沙壤土春播,亦可麥套或夏播。春播10000穴/畝,麥套或夏播11000—12000穴/畝,每穴2粒,其它措施同當地品種。

三、高產優質出口大花生新品種8130

8130是山東省花生研究所選育的高產優質出口大花生新品種,1993年經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推廣,是“九五”《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唯一的花生品種,獲第二屆全國農業博覽會銀獎,山東省第三屆技術發明博覽會一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產量水平:省區試比魯花10號增產8.52%,麥套和重茬試驗分別增產12.3%、14.4%,高產試驗619.25公斤/畝。

特徵特性:屬中熟直立普通型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35天左右,主莖高40釐米,分枝8—9條,根系發達。抗旱性強,特耐重茬,較抗葉斑病;百果重220—230克,百仁重100克左右,籽仁淡紅色,出米率73%—75%,粗脂肪含量54%左右,蛋白質27%左右,油酸/亞油酸比值1.76。山東省商檢局鑑定符合山東傳統大花生出口標準。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適於有出口任務的產區種植。一般土壤或麥套9000穴/畝,重茬10000穴/畝,春播高產田8000穴/畝,每穴2粒,其它措施同當地品種。

四、高產中熟大花生魯花11號

魯花11號是通過有性雜交新育成的大花生新品種。1993年經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推廣,1998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產量水平:該品種高產、穩產,中等肥力畝產400公斤左右,豐產栽培500公斤,1992年高產示範畝產625公斤。

特徵特性:屬中熟直立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35天左右。株高45釐米左右,分枝8—10條,株型緊湊,結果整齊集中,百果重210克左右,百仁重90克以上,該品種抗旱耐肥性強,適應性廣且表現高產穩產。

栽培技術要點:宜於中等以上肥力水平春播,高產地塊覆膜栽培更能發揮其增產潛力。春播種植密度9000穴/畝,麥套10000—11000穴/畝,每穴2粒,其它措施同地品種。

五、早熟高產大花生新品種魯花14號

魯花14號是山東省花生研究所選育的早熟高產大花生新品種,1995年分別經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和河北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命名。該品種適於山東、河北、河南等大花生產區種植。

產量水平:該品種在1990—1991年春播和麥套多點試驗中比對照海花1號增產20.93%,春播高產示範,平均畝產706.75公斤/畝,創我國早熟品種單產最高記錄。

特徵特性:屬早熟直立大花,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夏播105天左右,疏枝型,株叢較矮,果柄短,結果集中,百果重220克,百仁重110克,種皮粉紅色,內種皮桔黃色,出米率75.2%,含油52.2%,蛋白質26.99%;抗旱,較抗葉部病害和條紋病毒病;適應性廣。

栽培技術要點:適於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沙壤土,宜春播,亦適麥套或夏播,覆膜栽培能更好地發揮增產潛力;宜密植,春播10000穴/畝,麥套或夏播11000—12000穴/畝,每穴2粒,其它措施同當地品種。

六、優質出口大花生魯花10號

該品種是從我所早期培育17品種中系統選育而成的,現已成為大藥生出口主體品種。

產量水平:產量表現比徐州68-4增產10%以上,中產地塊畝產250—300公斤,高產田畝產可達500公斤以上。

特徵特性:屬普通型中熟直立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40天,株高40—45釐米,分枝8—10條,百果重250克左右,百仁重100克以上,出米率72.1%,粗蛋白含量28.1%,粗脂肪含量54.2%,其果、米完全符合出口標準,深受國際市場歡迎及好評。該品種抗旱耐肥性強,適於北方大花生出口產區種植,中等以上地力栽培易於發揮增產潛力。

種植密度:春播8000穴/畝,麥套9000穴/畝。

七、高產穩產小花生新品種魯花12號

魯花12號1993年通過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命名推廣,屬優質小花生新品種,花生米符合出口標準。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220—280公斤,春播有膜栽培每畝350公斤左右,比白沙1016增產27%—44%。

主要性狀:春播生育期125天,夏播110天,較白沙1016早熟5—7天,株型直立,株高45釐米左右,分枝數7—8條,結果整齊集中;易收穫,百果重165克左右,百仁重70克左右,抗旱耐澇、耐瘠,適應性廣。

栽培要點:旱薄地栽培每畝12000穴,高產栽培每畝10000穴。每穴2粒,其它栽培同當地推廣品種。

八、高產出口小花生新品種魯花13號

魯花13號1994年4月經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命名推廣。屬優質小花生新品種,米符合出口標準。

產量表現:比白沙1016增產42.9%,1992—1993年山東省花生品種區域試驗,24點次平均產籽仁162.7公斤,比對照品種白沙1016增產20.9%,居參試品種之首。

主要性狀:春播生育期125天左右,比白沙1016早熟一週左右,株形直立,株高40釐米左右,分枝數6條左右,結果集中,易收穫,百果重160克左右,出米率76%左右,含油量53%左右,抗旱、耐澇、耐重茬,較抗網斑病,適於密植,休眠期較短。

栽培要點:丘嶺薄地或重茬地春播、麥套和夏直播,每畝種植密度12000穴左右,高產田10000—11000穴,每穴2粒,注意定期收穫以防發芽。

高產花生品種有哪些就為大家分享完了。高產花生品種是經過檢驗的,但是還是要結合當地的情況。因地制宜,這樣才能確保花生高產。





鄉村小峽


最高產花生品種有:

一、早熟高產優質大花生魯花9號 該品種是山東省花生研究所選育的早熟高產優質大花生新品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屆、第二屆全國農業博覽會銀獎。

產量水平:在全國區試中,比對照田增產16.8%;在河南和安徽省試驗比當地良種增產22.2%和27.8%;畝產500公斤左右,夏播高產示範,平均畝產613公斤。

特徵特性:春播生育期130天,夏播110天,結果集中,抗旱耐澇,適應性廣。百果重220克,百仁重90克,出米率73%以上,蛋白質27.83%,粗脂肪55.19%,果、仁均符合優質大花後出口標準。

栽培技術要點:適於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沙壤土春播,亦可麥套或夏播。春播10000穴/畝,麥套或夏播11000—12000穴/畝,每穴2粒,其它措施同當地品種。

二、高產優質出口大花生新品種8130 8130是山東省花生研究所選育的高產優質出口大花生新品種,1993年經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推廣,是“九五”《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唯一的花生品種,獲第二屆全國農業博覽會銀獎,山東省第三屆技術發明博覽會一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產量水平:省區試比魯花10號增產8.52%,麥套和重茬試驗分別增產12.3%、14.4%,高產試驗619.25公斤/畝。

特徵特性:屬中熟直立普通型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35天左右,主莖高40釐米,分枝8—9條,根系發達。抗旱性強,特耐重茬,較抗葉斑病;百果重220—230克,百仁重100克左右,籽仁淡紅色,出米率73%—75%,粗脂肪含量54%左右,蛋白質27%左右,油酸/亞油酸比值1.76。山東省商檢局鑑定符合山東傳統大花生出口標準。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適於有出口任務的產區種植。一般土壤或麥套9000穴/畝,重茬10000穴/畝,春播高產田8000穴/畝,每穴2粒,其它措施同當地品種。

三、高產中熟大花生魯花11號 魯花11號是通過有性雜交新育成的大花生新品種。1993年經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推廣,1998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產量水平:該品種高產、穩產,中等肥力畝產400公斤左右,豐產栽培500公斤,1992年高產示範畝產625公斤。

特徵特性:屬中熟直立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35天左右。株高45釐米左右,分枝8—10條,株型緊湊,結果整齊集中,百果重210克左右,百仁重90克以上,該品種抗旱耐肥性強,適應性廣且表現高產穩產。

栽培技術要點:宜於中等以上肥力水平春播,高產地塊覆膜栽培更能發揮其增產潛力。春播種植密度9000穴/畝,麥套10000—11000穴/畝,每穴2粒,其它措施同地品種。

四、早熟高產大花生新品種魯花14號 魯花14號是山東省花生研究所選育的早熟高產大花生新品種,1995年分別經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和河北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命名。該品種適於山東、河北、河南等大花生產區種植。

產量水平:該品種在1990—1991年春播和麥套多點試驗中比對照海花1號增產20.93%,春播高產示範,平均畝產706.75公斤/畝,創我國早熟品種單產最高記錄。

特徵特性:屬早熟直立大花,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夏播105天左右,疏枝型,株叢較矮,果柄短,結果集中,百果重220克,百仁重110克,種皮粉紅色,內種皮桔黃色,出米率75.2%,含油52.2%,蛋白質26.99%;抗旱,較抗葉部病害和條紋病毒病;適應性廣。

栽培技術要點:適於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沙壤土,宜春播,亦適麥套或夏播,覆膜栽培能更好地發揮增產潛力;宜密植,春播10000穴/畝,麥套或夏播11000—12000穴/畝,每穴2粒,其它措施同當地品種。

五、優質出口大花生魯花10號 該品種是從我所早期培育17品種中系統選育而成的,現已成為大藥生出口主體品種。

產量水平:產量表現比徐州68-4增產10%以上,中產地塊畝產250—300公斤,高產田畝產可達500公斤以上。

特徵特性:屬普通型中熟直立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40天,株高40—45釐米,分枝8—10條,百果重250克左右,百仁重100克以上,出米率72.1%,粗蛋白含量28.1%,粗脂肪含量54.2%,其果、米完全符合出口標準,深受國際市場歡迎及好評。該品種抗旱耐肥性強,適於北方大花生出口產區種植,中等以上地力栽培易於發揮增產潛力。

種植密度:春播8000穴/畝,麥套9000穴/畝。

六、高產穩產小花生新品種魯花12號 魯花12號1993年通過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命名推廣,屬優質小花生新品種,花生米符合出口標準。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220—280公斤,春播有膜栽培每畝350公斤左右,比白沙1016增產27%—44%。

主要性狀:春播生育期125天,夏播110天,較白沙1016早熟5—7天,株型直立,株高45釐米左右,分枝數7—8條,結果整齊集中;易收穫,百果重165克左右,百仁重70克左右,抗旱耐澇、耐瘠,適應性廣。

栽培要點:旱薄地栽培每畝12000穴,高產栽培每畝10000穴。每穴2粒,其它栽培同當地推廣品種。

七、高產出口小花生新品種魯花13號 魯花13號1994年4月經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命名推廣。屬優質小花生新品種,米符合出口標準。

產量表現:比白沙1016增產42.9%,1992—1993年山東省花生品種區域試驗,24點次平均產籽仁162.7公斤,比對照品種白沙1016增產20.9%,居參試品種之首。

主要性狀:春播生育期125天左右,比白沙1016早熟一週左右,株形直立,株高40釐米左右,分枝數6條左右,結果集中,易收穫,百果重160克左右,出米率76%左右,含油量53%左右,抗旱、耐澇、耐重茬,較抗網斑病,適於密植,休眠期較短。

栽培要點:丘嶺薄地或重茬地春播、麥套和夏直播,每畝種植密度12000穴左右,高產田10000—11000穴,每穴2粒,注意定期收穫以防發芽

種植花生的條件:

一:種植花生適宜的土壤條件及需肥規律

花生對土壤有著廣泛的適應性,但高產花生田要求良好的土壤條件。最宜種植在上砂下壤,上松下實的砂壤土上,下雨能速排不積水,乾旱能速灌透水快;耕層深厚達30釐米左右。含鈣豐富,有機質...

二:早春花生高產種植密度與方式技術

1、種植密度 花生合理密植的密度範圍掌握在結果期封...一般生產條件下,珍珠豆型花生種植密度為27 10433104/hm2;普通型花生為16.510421104/hm2。在生育期長,植株高大,分枝性強、蔓生型品種。







Qin勝和


花生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而河南省是全國花生種植第一大省。瞭解到,由省農科院在豫南、豫北實施的花生高產創建活動取得豐碩成果,推廣的“豫花9326”、“遠雜9102”等新一代高產花生品種在配套新技術支持下,均達到了高產示範田畝產350公斤的佳績,大田均產較普通品種每畝增加30多公斤,實現了河南省花生主要品種選育的升級換代。  “我省食用植物油自給率不足40%,國家為此確定了重點扶持培育高產量高出油率新品種的油料產業發展策略”,省農科院副院長張新友告訴記者,“目前我省花生種植面臨的一大問題是收割難,又累又費人工。”張新友介紹說:“我們在選育‘遠雜9102’高產花生品種的同時也研究推廣了配套的輕簡規範化種植技術,既適合當前農村勞動力短缺現狀,也為實現花生生產機械化創造了有利條件。隨著新品種和配套新技術的下一步大面積推廣,將全面改變我省花生種植現狀,推動花生生產邁上新臺階。”普通型花生:果仁多為橢圓形或長橢圓形。碩大飽滿,皮色粉紅或紅色,百仁重在80克左右,含油量52—54%該型花生成晚熟,生育期150—180天,只可一年一作。珍珠型花生:果仁多為圓形或桃形,碩大飽滿,皮色粉紅,百仁重在50—60克左右,珍珠型花生早熟,生育期120天左右,可適應南方春秋兩熟區花生種植。多粒型花生:莢果為3—4仁果,果仁多為圓柱形或三角形,皮色深紅,光滑,有光澤,有光澤,百仁重在30—75克,含油量52%。多粒型花生耐旱性較弱,早熟性突出。龍生型花生:莢果多三仁果,果仁多呈三角形或圓錐形,皮紅色或暗紅色,表面凹凸不平,無光澤,有褐色斑點,百果重150克左右,含水量油量48%,龍生型花生曾是我國最早種植的花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