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紅色記憶|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這裡是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竹園烈士紀念園,坐落於山清水秀的竹園鎮,距離井研縣城16公里。這裡松柏環繞,環境清幽。在這用烈士鮮血染紅的陵園,懷著對革命先烈無限的崇敬,讓我們共同追憶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共同緬懷我們心中的革命先烈。
1949年成都戰役,為解放戰爭中的最後一次大會戰,1949年12月13日,我人民解放軍2野10軍28師奉命進軍四川,從川南迂迴包圍成都國民黨守軍,在竹園遇國民黨軍胡宗南部27軍31師91團阻擊,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全殲守敵3300餘人,繳獲全部武器裝備,從此竹園聞名全國。這是一次非常慘烈的解放戰鬥,在這次戰鬥中,我軍83團3營營長張德銀、7連指導員王善修、警衛員崔同順等87名指戰員光榮犧牲。
為了紀念在竹園鋪戰鬥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1954年這裡修建了烈士紀念園,當時的佔地面積只有4畝。隨著時代的發展,經過多次擴建,面積增加到了現在的50.2畝。現在竹園烈士紀念園是四川省烈士紀念建築物重點保護單位,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川省國防教育基地、四川省青少年教育基地,被樂山市委、市政府確定為兩基一點(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基地和行政學院現場教學點)。


紅色記憶|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烈士紀念園墓區的樹木都是在建園的時候種植的,距今已有60多年。在這青山翠柏間,安葬著在竹園鋪戰鬥中犧牲的69名革命忠骨(有3名遷回家鄉,其餘的安葬在榮縣)。在第一排正中“向革命先烈致敬”的兩邊是張德銀烈士之墓和李興輝烈士之墓。

紅色記憶|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張德銀


犧牲時職務最高的是張德銀營長,同時還是二等殘疾軍人。張德銀小時候隨他母親討飯為生,母親不幸去世後,他就參加了革命。在竹園鋪戰鬥中,時任10軍28師83團3營營長。他親自帶領八連攻擊,取得了很好的戰鬥效果。他的犧牲很令人惋惜,因為那時戰鬥已經結束了,他在清理戰場的時候遭遇敵人的冷槍,被3顆子彈擊中了腰部,傷勢嚴重,搶救無效,英勇犧牲,年僅27歲。

紅色記憶|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李興輝
犧牲得最壯烈的是李興輝烈士,他是河北省雞澤縣人,生前是我軍28師的一名偵查員,奉命前往竹園鋪偵查敵情。他喬裝打扮成買菜的農民偵查敵軍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系,並繪製成圖讓戰友送回了部隊。非常遺憾的是,李興輝在返回的途中被敵人發現,並施以各種酷刑拷打,手銬、鐵鐐、老虎凳、燃燒著的香刺身,完全是各種無休止的殘忍的沒有人性的折磨摧殘,就連最後,也是幾把刺刀同時刺向李興輝,李興輝咬緊牙關,始終對黨忠誠,至死都沒屈服,不甘心的匪軍還對他的遺體開了兩槍,真是壯烈之至、慘絕人寰。為了紀念他,1950年,竹園鎮將孫家溝村改名為興輝村。竹園鎮的德銀村、烈士村都是因這些烈士而得名。
崔同順
犧牲時年齡最小的是崔同順烈士,犧牲時他還不滿18歲,安徽亳州縣人,時任盧彥山的警衛員,也是盧彥山的救命恩人。當時盧彥山在陣地前沿查看地形,被敵人發現,國民黨軍用機槍向他們進行瘋狂射擊,盧彥山的警衛員崔同順就用力的推了他一把,這一推,把盧彥山推出了好幾米外,而崔同順烈士為保護首長,身負重傷,光榮犧牲,犧牲時的他還不到18歲。據說崔同順當兵前就習過武,是個非常優秀的軍人,在進軍西南途中,他常常是肩挎卡賓槍、身背子彈帶、望遠鏡和文件包跟隨首長翻山越嶺,從來不叫苦不叫累。


紅色記憶|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這裡有烈士紀念亭,位於紀念園最上面的山頂,亭中有許夢俠首長題的字,許夢俠曾參加過竹園鋪戰鬥,是樂山市第一任地委書記,擔任過四川省委副書記,紀念亭兩邊全是曾經參加過竹園鋪戰鬥的老首長和為紀念園建設做出貢獻的領導們的題詞。

紅色記憶|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這裡有紀念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烈士紀念碑,碑高19.49米,原基腳寬12米,長14米,是為紀念1949年12月14日戰鬥勝利紀念日。1949年成都戰役,是解放戰爭中的最後一次大會戰,竹園鋪戰鬥創了該戰役大捷首勝。紀念碑頂端是一個4米高的解放軍戰士的不鏽鋼塑像,高舉步槍,象徵著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在和平年代,仍然需要我們一往無前的去面對很多挫折和困難,一往無前的向著我們的目標、我們的理想、我們的中國夢前進,一往無前是一種永恆的精神。紀念碑的正面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手書“成都戰役二十八師竹園鋪戰鬥勝利紀念碑”,碑座正面及兩邊的浮雕都是銅鑄的,後面是由《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翟向東撰寫的880字的碑文。紀念碑後側由毛澤東手書“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兩側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大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紅色記憶|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紅色記憶|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這裡有烈士群雕長廊,長廊兩側的浮雕展示了我們解放軍戰士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指引著我們要牢記歷史,珍愛和平,更體現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深刻內涵。兩側的烈士雕像表達了後人們對先烈們的崇高敬意,也便於大家更好地瞻仰英烈的精神面貌,雕像下面均有烈士個人詳細資料。這些烈士分別來自16個省市自治區,年齡最大的45歲,最小的不滿18歲,有三分之二屬於解放戰士,也就是15、6歲就被國民黨抓壯丁抓去打仗的戰士。雕像背景是紅旗牆,紅旗牆再現了竹園鋪戰役戰火紛飛的歷史場景,有利於激勵後人緬懷先烈事蹟,秉承先烈遺志,繼往開來。

紅色記憶|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竹園鋪戰鬥距今已快滿70年,當年炮火連天、硝煙瀰漫的戰場,如今已是山清水秀、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革命英烈的故事還有很多,我們也無法全部記清他們的名字,但他們的精神永垂不朽,永遠激勵著我們不斷前進。

紅色記憶|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面對當前安全的國內發展環境和日益嚴峻的國際安全形勢,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就是為我們偉大祖國增強綜合國力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出力,就是對光榮犧牲的革命先烈最好的緬懷和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