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關於武漢光谷左嶺的幾個歷史傳說

①卸甲嶺等地名——闖王的傳說讓左嶺充滿功業激情

有關歷史傳說認為,左嶺有四個村子,都是因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起義軍足跡至此而得名。“下馬咀”,相傳闖王至此“下馬”;失馬港,相傳闖王至此“失馬”;卸甲,相傳闖王至此“卸甲”;毛長咀(原“拋槍咀”),相傳闖王至此“拋槍”。農民起義軍領袖闖王李自成屢敗屢戰,寧死不投降的英雄氣節驚天地泣鬼神。

②白滸山——舊時戰略要塞是左嶺英才報國的見證

白滸山歷史上即是戰略要塞,為兵家必爭之地。1938年,中國軍隊曾在山上駐守一個炮兵團,抗擊日寇。抗戰初期,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先念曾在嚴東湖一代領導過抗日遊擊戰爭。據《武昌縣誌》的“山川”一節中記載:“白滸山”雄峙江滸,雲出則雨,古有“碧雲古寺”“仙人立石”“頂峰天泉”“井邊石窟”“魏氏書堂”“油鹽古井”“猿猴老穴”、“磯分江武”八景,但現大多被毀,僅存少量遺址。

③左嶺“寶塔”遺址——左嶺方位地標

位於左嶺西南,靠近周家莊村的土墩上,寶塔共建有四層樓。相傳,在很久以前,營造這座寶塔時,先只按預定的計劃建三層樓,塔樓竣工後正遇上瘟疫流行,寶塔周圍地區內,人畜傷亡慘重,致使人們誤認為,這是建造寶塔不虔誠所致。於是,人們在原三層的基礎上,增建一層樓。解放初期,寶塔曾被國家載入地圖冊,並作為重要地理方位標誌,是左嶺人的地域自豪。

④斧頭湖——生態湖泊水清質潔

構成花山名勝嚴西湖的一個小湖泊,是武漢市少有的無汙染的湖泊。斧頭湖邊,村莊錯落、綠樹人家,山巒疊翠,奇花遍野,鳥飛蟬鳴,荷葦競生,草肥魚躍,湖光山色,倒影成趣。

⑤天然噴泉——左嶺溫泉井異水洌

此地有雙層地下河,每道河深20米,兩河間隔50米,經過化驗證明:此泉屬岩漿滲透泉水,含有硫磺和多種礦物質成分。清同治年間《武昌縣誌》“吳家橋”一節中曰:距橋裡許有泉名活靈泉。“泉井”是一地下噴泉,其水色清亮,水質純淨,常年恆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