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溫州,珍貴且珍貴


溫州

有2000餘年的建城歷史,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改革開放初期,以"南有吳川,北有溫州"享譽全國;是中國數學家的搖籃、中國南戲的故鄉、中國海鮮雞蛋之鄉,溫州人被國人稱之為東方猶太人,溫州方言也被評為中國最難懂方言之一。照片中許多建築和人文,如今都見不到了,這些斑駁的舊照,回憶和緬懷那些早已流逝於時光之河中的城市風景。

百年前的溫州,珍貴且珍貴

東郊外 1906年

這是唯一一張較為完整的溫州舊城老照片,大抵可以看出100年前溫州的城市格局;照片中近景為還保存的非常完好的老城牆,中景為密集的民居、泊在江邊的帆船,連江北岸的雙塔亦清晰可辨。

百年前的溫州,珍貴且珍貴

城西大教堂 上世紀初

城西大教堂在今鹿城區城西街78號,始建於1878年,後遭焚燬。現今的教堂重建於1898年,建築面積1450平方米。坐西朝東,前為大堂即禮拜堂,後為小堂即福音堂,另有中式用房12間。大堂為中世紀哥特式建築,是溫州市規模最為宏偉的基督教堂。該照片攝於上世紀初,當時教堂的正前方是一個小碼頭,現在 的城西街還不存在。

百年前的溫州,珍貴且珍貴

藝文學堂 1906年

藝文學堂即今日墨池小學的前身,這是一座由美國人創辦的教會學校,建於1877年;此照片為1906年藝文學堂教員同全班學生合影,作為溫州最具悠久歷史的小學,近年來墨池小學憑藉其獨特的文化品位和書法、國學啟蒙、德育等特色教育而引人關注。

百年前的溫州,珍貴且珍貴

白累德醫院的前身是定理醫院,始建於1897年,由英籍基督教徒約翰·定理在楊柳巷創辦;後由英國教徒亨利·白累德控股,改名白累德醫院,即現在的溫州市第 二人民醫院,白累德醫院是浙南地區最早的西醫院,現已發展為融醫療、科研、教學、預防、康復、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綜合性醫院。

百年前的溫州,珍貴且珍貴

雲橫九山 1931年

這是一張相當經典的老照片,此前從未公開;九山河,作為溫州古城內惟一的有著深厚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的景觀河,現在已完全沒有了邵度先生鏡頭下那種野逸的趣味,也難覓“雲橫九山”的氣勢。遠處,松台山上的舊城牆清晰可見。

百年前的溫州,珍貴且珍貴

池上樓 上世紀30年代

池上樓位於中山公園積穀山西麓,為南朝詩人謝靈運任永嘉郡守時所建造,因其有名句“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傳世,後人遂稱該樓為“池上樓”。邵度先生所攝“池上樓”系清代建築,現已經拆除;今所見“池上樓”為原址仿古重建,方位略有偏差。

百年前的溫州,珍貴且珍貴

信河街的小巷河道 上世紀40年代

如今的溫州城區難覓水鄉痕跡,而六十多年前的“小巷河道”其樣式,和如今的烏鎮、周莊相仿,每家每戶前還都有一隻小渡船;照片中可以清晰的看見河道上的小橋和遠處松台山上的城牆。

百年前的溫州,珍貴且珍貴

府前街鐘樓 1945年

當時的府前街屬於繁華中心地帶,鐘樓是標誌性的建築,可惜在文革期間遭焚燬;當時的鐘樓旁邊有兒童樂園和“酒號”,與之相映成趣。

百年前的溫州,珍貴且珍貴

中山公園 1959年

1959年的中山公園是免費開放的,公園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建,所以中山紀念堂的模樣跟現在的幾乎沒有區別,只是中山公園的門樓幾度“變臉”,折射出時代變遷。

百年前的溫州,珍貴且珍貴

解放南路 1966年

解放南路的建築是屬於典型的殖民建築,一直完好保留至今,殊為難得;圖中的三行大字,是無法抹去的時代烙印,也使邵家業先生鏡頭下的解放南路更具歷史真實感。

百年前的溫州,珍貴且珍貴

溫州雪景 1975年

溫州氣候宜人,難得有大雪,30年前孫守莊先生在華蓋山拍攝的市區西南片雪景,靜謐優美,籠罩著淡淡的祥和氣氛,從中可看出當時民居特點。

百年前的溫州,珍貴且珍貴

五馬街 1979年

1979年,慶祝第五屆全國人大勝利召開的遊行隊伍經過五馬街口,群眾歡欣鼓舞;作為溫州最著名的一條街,五馬街見證了溫州許許多多的歷史事件,今日的五馬街則是溫州商業的標籤。

百年前的溫州,珍貴且珍貴

萬利橋 1984年

這是一幅典型的水鄉風景畫,照片中的石板橋就是萬利橋,是南門蟬河通向荷花路的交通要道,隨著大南門的全面改建,萬利橋當時的水鄉景象已經不復存在,成了舊城記憶的一部分。

百年前的溫州,珍貴且珍貴

甌江電影院 1984年

甌江電影院後來毀於一場火災,在上世紀整個80年代,作為市區西北片惟一的電影院,甌江電影院曾經熱鬧非凡,那個年代,電影是深受歡迎的時尚娛樂方式。

上世紀的溫州,原來也這麼繁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