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張雲雷的京劇怎麼樣?想聽真話,真正懂京劇的人什麼看法?

彭時堅


張雲雷現在是以相聲作為自己的主營業務,而唱京劇只是自己的一個興趣愛好而已,如果讓我評價張雲雷唱的京劇,我只能說好但還不夠專業。



相聲和京劇看似是兩個毫不搭調的行當,但是它們也有一些共通之處。很多業內人士應該都知道,相聲的基本功為“說學逗唱”,而京劇講究的是“唱唸做打”,它們都把“唱”作為自己的一個特點。

熟悉張雲雷的朋友都應該知曉,張雲雷的唱功了得,從小他就學習過《太平歌詞》這首小曲,後來從師郭德綱,在唱這方面他從來沒有鬆懈,為了更好的說好相聲,他可以說是不遺餘力的學習。


張雲雷在唱功上面的堅實基礎,奠定了他能夠在京劇學習上比其他人要更快的掌握,張雲雷現在雖然比不上專業的京劇工作者,但也算是業務京劇愛好者中的佼佼者,而且正是張雲雷的這種熱愛,所以他也演唱過很多首京劇,例如《你快回來》、《定軍山》、《春閨夢》等等。

張雲雷的京劇唱的還是不錯的,觀眾是有目共睹的。在《國風美少年》的節目中,張雲雷是以評委的身份表演了一曲《鎖麟囊》,只見在張雲雷表演完畢後,在場的觀眾都想起了熱烈的掌聲,其餘的幾位評委也讚歎不已。



張雲雷底子不錯,雖然現在的他只是一位京劇愛好者,但是絲毫不妨礙他擁有的京劇才能,我相信,只要張雲雷想要認真的學習京劇,成為京劇大家也是很有可能的。


娛樂圈的小太陽


先不評價張雲雷的京劇水平,先說說京劇票友裡面的層次。

嚴格來說,只有能登臺演整齣戲而且具有一定水平的才叫票友,這裡說的一定水平是指具有起碼的唱唸做(打不強求)表達能力,如果連臺步走不好、唱唸一塌糊塗,只能說臉皮厚膽子大敢演而已。高級票友會精研唱唸做,中級票友也能上臺,只是毛病缺點比較突出,一塌糊塗的當然就是低級票友了,實際上這種只能算是戲迷而已。當然不能登臺並不意味著水平低,有的票友(戲迷)知道自己的表演能力有限,所以乾脆不以上臺為目標,只是精研唱唸,前輩裡面有一位“夏山樓主”就屬於這種情況。

京劇即便單獨說到“唱”這一項,牽扯到的東西就非常多,什麼“尖團字”“十三轍”“上口字”“擻音”“字頭字腹字尾”“切分”“四呼”“虛字”……所謂“韻味”全是在這些小地方……

張雲雷的京劇屬於一般戲迷水平。

另外,他唱的“探清水河”裡有一句裡有“明公”二字,明公是一個詞,他中間墊了一個虛字,唱成“明啊公”,而明和公的音高又基本上相同,比較拙的感覺,個人覺得完全可以去掉虛字,用另外一種行腔很容易做到更好聽。歡迎專業一點的顧曲者給予解答。


京梆兩下鍋


張雲雷京劇唱功是頂級票友水平,雖不及梨園人士專業,但他對京劇的傳承功勞可比京劇名家大多了。何況他還一直在努力,以後會更好的。

張雲雷京劇唱功不一般

郭德綱和張雲雷向來都很謙虛,其實是票友中的頂級水平,但二人從來沒有自誇過,一直都說只是學唱。

這個“學”就是相聲4門功課“說學逗唱”中的學,是相通的,聽起來就好像比梨園人士差了一個檔次。其實不然,專業性是差了一點,但單論“唱”,水平一點都不差。

張雲雷出生於曲藝之鄉天津,從小耳濡目染,就有很多機會接觸傳統曲藝。他的表姐王惠是京韻大鼓的著名演員,小時候經常帶他去看戲。

而他看戲的時候出神入化,往往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家人發現他對戲曲這方面感興趣,就開始著重培養。

所以,張雲雷4歲就開始接觸傳統曲藝了,先後師從名家趙桐光學習京韻大鼓,師從鬍子義學習三絃兒。戲曲都是相通的,張雲雷接觸京劇是很早的事。

張雲雷7歲與郭德綱相識,9歲赴京學藝,11歲正式拜郭德綱為師。郭德綱其實最喜歡的不是相聲,而是唱戲,只因為當時唱戲實在賺不到錢,也不好混,沒辦法了才說相聲,才有了後來的德雲社,導致他的徒弟都以相聲為主。

張雲雷在德雲社主要是學相聲,但也有京劇的專業知識。畢竟郭德綱對京劇有頗深的研究,又很器重張雲雷,自然會教給他京劇。

他在學藝生涯當中受到這麼多名家的指點,早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張雲雷在說相聲的時候,在學唱方面特別出色,自然京劇的唱功也是一流的,相當於頂級票友的水平。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趨勢,現在很多時候已經超過郭德綱了。


張雲雷唱過的京劇段子《鎖麟囊》,一句一詞都很入耳,讓人聽了如痴如醉,越聽越有韻味,比流行音樂好多了,這才是真正的國風,一看就是經過專業訓練的。

對京劇的傳承貢獻很大

張雲雷唱京劇是沒問題的,但他畢竟不是從小練這個,在專業性方面確實比梨園人士要差一點。京劇中的唱唸做打,他只擅長唱,另外三方面還有點欠缺,所以只能算票友。

但是,張雲雷對京劇的傳承所做的貢獻可比那些專業人士強太多了。

到現在說起京劇大師,很多人只是會想到梅蘭芳,其他的人一概沒聽說過。就包括現在有名的王佩瑜,許多年輕人都不知道是誰,儘管她一直在為京劇做貢獻,但網友只知道張雲雷。

在張雲雷之前,年輕人對京劇等完全不感興趣。自從喜歡上張雲雷以後,才開始瞭解並且學唱京劇。現在小到三歲的孩童,大到退休的大媽,各個年齡層次的人,很多人都會哼幾段京劇,這都是張雲雷的功勞。

關鍵是張雲雷唱什麼都好聽,網友只喜歡他唱的。聽他唱了以後,就會忘記原唱。很多京劇名家唱的是專業,但就是沒有張雲雷好聽。別人唱得再好,也沒有人願意去看,但張雲雷唱的卻百聽不厭,買票都是心甘情願的。

說張雲雷是當今京劇傳承的第一人也不為過,是他讓京劇又火了起來,能在年輕人中流傳開來。他既然不是專業京劇演員,就沒必要以專業的角度來衡量他。

何況張雲雷的目標不是自己唱,而是帶著年輕人一起唱,這點已經是很不錯了,千萬不要對他吹毛求疵。

一直在努力

京劇雖是傳統藝術,但也要與時俱進才可以。張雲雷一直在努力,提升自身專業水準的同時,更好的讓這門藝術發揚光大,這才是他唱京劇的最根本目的。

所以,京劇有了張雲雷,未來會很美好的。


R娛記


張雲雷的京劇 是學唱 遵循的相聲的四門功課 說學逗唱 也就是說學逗唱裡面的學 也叫學唱

張雲雷除了京劇 還會唱評劇 河南墜子 太平歌詞 京韻大鼓 蓮花落 鼠來寶 等等傳統曲藝

太平歌詞 張雲雷是實打實的傳承

京劇 評劇 等等戲曲 張雲雷的貢獻更多的是傳播

張雲雷從小跟著師傅郭德綱長大 耳讀目染也聽了戲曲

2016年南京事件後 張雲雷學唱了評劇 乾坤袋 2017年又學唱了程派京劇 鎖麟囊

從2017年開始 張雲雷的相聲專場 表演節目種京劇的學唱越來越多

2018年開始又粉絲 跟著張雲雷開始學唱京劇

2019年 張雲雷的粉絲 近4000人一同唱 程派京劇 鎖麟囊

千人同唱京劇 確實前無古人


京劇在明國時期最為鼎盛 之後幾十年 京劇就開始慢慢沒落

2000年以來 關於京劇沒落的話題一直都在討論

當今的社會,不是隻有京劇在衰落,全國大部分戲曲劇種都在悄無聲息的衰落,比如黃梅戲、豫劇、皮影戲、越劇等等,這些劇種在幾十年前都很受歡迎,但現如今聽的人、看的人是越來越少了。

民國時期的京劇發展迅猛,四大名旦、四大鬚生等等,都是拿京劇當飯吃的人,你不唱就無法生存。

而如今,劇團都是體制內,演員唱不唱,都能領工資,在這樣的體制下,還有多少演員能願意為藝術而拼命地努力?

這些劇團的宣傳都有一個硬傷,他們總是在一個非常小眾的圈子裡宣傳,或者直接就不宣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劇團的存在 又何談了解喜愛。

傳統文化開始慢慢復興 很多人也開始觀眾戲曲 也有人走進小戲院開始聽戲

德雲社的麒麟劇社 太平劇社 常年又戲曲演出 基本也是場場爆滿

張雲雷對京劇的貢獻 稱得上曲藝傳播第一人

這不是誇大其詞 而是事實擺在眼前

太多觀眾因為張雲雷而瞭解了鎖麟囊 愛上了戲曲 甚至唱響了京劇

這些觀眾以青年為主 也有很多年輕的媽媽 自己會唱 也教孩子一起唱京劇

3歲 5歲 11歲 等等孩童

這些觀眾裡面暗藏了戲曲未來的希望

又了廣大觀眾的喜歡 才會又未來戲劇的發展


婆娑小仙


張雲雷作為現今當紅相聲演員,雖然相聲說的一般,但唱功那是真的了得。唱的那一首首傳統曲藝,卻也很有京劇的韻味。



張雲雷雖然不是京劇專業出身,但他從小相聲,相聲講究“說學逗唱”,其中,張雲雷就以唱為主,而京劇以“唱唸做打”為基本功。由此,相聲和京劇最大的關聯就是唱了。

張雲雷擅長於“唱”,演唱傳統曲藝基本功紮實

張雲雷在9歲就開始學習曲藝,11歲時,正式拜郭德綱為師,從小就開始學習《太平歌詞》、《蓮花落》等等傳統曲藝的唱段。



兒時演唱的這些傳統戲曲,張雲雷唱的那是真好,擁有一副好嗓子,再經過努力訓練,其唱功在德雲社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每當看到張雲雷在舞臺上演唱那些小曲時,我們能聽到張雲雷口音純正、音色唯美,每一個字都唱出了戲曲的味道。

特別是唱的那一首《太平歌詞》,論現今能有幾人有這樣的演唱風骨,由此張雲雷也一度被人們稱為“太平歌詞老藝術家”。



相聲傳統曲藝與京劇還是有很大關聯的,特別是在“唱”這門功夫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唱功了得的張雲雷,也就為演唱京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張雲雷曾演唱過多首京劇,演唱直教人讚歎

張雲雷除了相聲曲藝中的小曲,他還曾演唱過多首京劇,如《鎖麟囊》、《春閨夢》、《定軍山》、《賣水》、《你快回來》等等京劇小曲,張雲雷都唱的很有節奏、很有韻感。



張雲雷唱京劇的水平還是可以的,除了聲調、節奏把握有度外,其音色也是很唯美。而且,演唱過程中,張雲雷也會擺一些手勢,增加一些京劇的元素。

記得去年,張雲雷參加《國風美少年》節目,擔任節目的評委,在節目中,張雲雷就表演了一段京劇《鎖麟囊》,原聲原味的演唱,讓人讚歎,這才是真正的“國風”。



雖然說京劇以“唱唸做打”為主,張雲雷只具備了其中的一點,但是作為相聲演員,能夠把戲曲唱得如此好,那是真的不容易。

曾經有人問,郭德綱的京劇水平如何,很多人都說是“票友”的水準,也有很多人覺得已經挺不錯了。張雲雷呢,在郭德綱門下,唱功更有一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趨勢。

雖不及京劇科班人士,但為傳統戲曲京劇的普及功不可沒

張雲雷並非京劇科班出身,相比很多京劇行家們,當然水平無法相比。京劇學起來甚至比相聲還要難,不僅要有一個好嗓子,更需要從小的歷練。

或許,大家對京劇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京劇大師梅蘭芳。其實,對於梨園行從事京劇行業的人們,他們的京劇水準,張雲雷也無法與他們相比,這就是從小專業性訓練的差異吧。



不過,張雲雷的唱戲已經很不錯了,他不僅僅只侷限於傳統的戲曲(相聲、京劇、評書),還是對流行曲也很擅長。可以說是一位全方位發展的“歌手”。

而且,張雲雷演唱戲曲的受歡迎,也進一步帶動了人們對傳統戲曲的熱愛,對傳統戲曲京劇的普及可是功不可沒的。

想想如今的京劇大不如當年,沒落的就像90年代的相聲一樣,讓人感慨。這幾年,張雲雷的走紅,也順便把傳統戲曲帶火了一次。這樣的水準,你覺得如何?



所以說,張雲雷的京劇雖然不能和專業京劇人士相比,但其京劇水平已經達到票友與專業人士之間了,唱腔也是富有“程派”風格!而且,張雲雷作為相聲演員、歌手,能夠在傳統戲曲上有如此成就,確實不容易!

歡迎留言討論、點贊+關注,更多精彩娛樂資訊第一時間與您共享!

娛樂小練兒


張雲雷的京劇,唱得非常純正,一板一眼,一招一式,都是經過專業訓練,唱得非常好……

張雲雷唱太平歌詞,唱小曲,唱流行歌曲,都不足為奇……張雲雷唱京劇,是非常驚豔到我……要知道學京劇,可是要娃娃腿,非常苦,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所受的苦不是常人能堅持的,張雲雷,能夠把京劇唱得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已經非常不錯……

京劇四大名旦,分別是: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京劇四門功課,唱、念、做、打,必須持之以恆的苦練,方才能夠唱得專業……聽張雲雷,唱過《鎖麟囊》,唱過京劇《春秋亭》是《鎖麟囊》中的一折,程派唱腔非常有特色,張雲雷,唱得聲情並茂,起伏跌宕,圓潤悅耳,娓娓動聽,剛柔相濟,非常優美……



張雲雷傳承戲曲,曲藝,靠的是紮實的基本功……

大家和小編,海天一色燕子的評價一致嗎?


海天一色燕子


小辮兒 不是京劇演員,不能用專業京劇演員去衡量,這樣不公平。小辮兒只是利用相聲舞臺在努力傳播國粹京劇,人家孩子還一再強調是學唱。但是他的唱能產生共情,人們願意學,還跟著唱,這就足矣了。


徐奶奶616


因為張雲雷,很多90後00後認識了戲曲,並且學會了戲曲,可以說二爺為戲曲做出來貢獻。若沒有二爺,就沒有戲曲大合唱


夜_迷離之雪


我只知道:1.小辮兒的唱是童子功不是半路出家,而且耳濡目染白派大鼓名角兒。

2.京評梆曲流行等多有涉獵,精與否外行不評價,會的多是沒錯,萬寶曲庫不是浪得虛名。

3.幾乎是一己之力帶動90後開始聽京、評劇聽小曲,其他老綱絲因早有郭老師的普及,差不多都能聽得下。我郭忘記原唱系列實在經典,哈哈哈。

4.我不懂戲曲,但也聽過朝陽溝,花木蘭,女駙馬,鍘美案, 轅門斬子,大登殿,花為媒,小辮兒唱的都愛聽,感覺有味,不似某些流行歌曲,乍聽還不錯越聽越沒味,生書熟戲一點沒錯。

5、我是戲曲外行,就是一個普通觀眾,但我社的人只要登臺敢唱的都愛聽。就醬


我是一片雲


也不知道你想要什麼答案,人家是相聲演員,每次唱之前也說了學唱,也就聽一個樂呵,跟專業怎麼比,這不是引站呢嗎。人家小夥子也就是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跟觀眾分享一下,觀眾如果有興趣就去找專業的聽一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