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化州革命烈士李卡狱中遗书感动无数后来者

广东化州革命烈士李卡狱中遗书感动无数后来者

广东南路革命化州纪念馆内,参观的人群总是在一个玻璃橱窗前驻足,里面珍藏着革命烈士李卡的狱中遗书《天一亮,你就会看见太阳的微笑》。这封烈士遗书,以浪漫优美的文字诉说“初心与使命”,被称为广东版《可爱的中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到此参加党史、新中国史专题学习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

“我们这一代就是施肥的一代,用自己的血灌溉快将实现的乐园,让人类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这就是我们这一代的任务,是再光荣不过的事业……”近日,茂名市四套班子领导集体到此开展专题学习,茂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志晖在作小结讲话时当场深情朗读这封烈士遗书。

烈士牺牲在“黎明前的黑暗”

“尽管时隔这么多年,但说起李卡生前的事迹和为人,很多人依然忍不住流泪痛哭。”化州市党史研究室退休干部陈土富寻找和整理研究李卡烈士的史料有30余年,编辑完成了25万字的专著《永远跟着太阳走——李卡光辉短暂的一生》。

陈土富介绍,李卡是化州人,出生于1922年。他的狱中遗书是一封写给朋友的书信,写于1949年8月25日。当年1月15日,李卡在曲江县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关在韶关芙蓉山监狱。在监狱里,他通过写日记、书信来抒发热爱党、热爱革命事业的感情,痛斥反动派。1949年9月,年仅27岁的李卡在韶关机场被杀害。

党史部门研究资料显示,李卡早在读中学时就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李卡进入广东国民大学新闻系学习,同时任广州《建国日报》记者,用“徐雪”“上下大夫”“吼夫子”等笔名在许多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革命道理。1947年,李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四五月间,他被党组织派往韶关粤赣先遣支队,任支队司令部参谋,随后被调往曲南游击大队。李卡与战友活跃在翁源、曲江一带开展游击活动,打击反动派和伪自卫队,直到1949年1月被捕入狱。

写下这封信时,李卡已被关押超过半年。信件是由同狱战友的母亲秘密带出的。当时,李卡预感到敌人很快要对自己下毒手了,便写下了这封遗书。

许多参观者表示,李卡烈士牺牲在“黎明前的黑暗”,与重庆渣滓洞牺牲的江姐等革命烈士的精神是一样宝贵的。

“他在信中表现出的乐观主义和牺牲精神,是他一生致力于革命事业的真实写照。”陈土富认为,字里行间透露着李卡烈士为理想献出一切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一位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变的初心。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广东南路革命化州纪念馆这个红色教育基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参观者。李卡烈士的遗书成为关注度最高的展品之一。为此,展馆还特意将李卡烈士的遗书放大上墙,重点展示。

“烈士们‘用自己的血灌溉快将实现的乐园’,那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这一代又要给后人留下什么呢?这是我们学党史、新中国史后应该回答好的问题。”许志晖在纪念馆参加党史、新中国史专题学习时说。

纪念馆所在的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叶觉文时常当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述这一段段革命历史与感人故事。在烈士遗书展柜前,叶觉文说:“我第一次看到李卡烈士这封遗书时,深受震撼。我每一次对参观者介绍起李卡烈士的遗书,大家也同样震撼并深受教育。”

“李卡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鸿毛还轻,把革命事业看得比泰山还重。”茂名市委党校老师郭柳纤说,“他深知实现信仰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自己可能看不到社会主义的实现,但仍心甘情愿地‘做施肥的一代,用自己的血灌溉快将实现的乐园’,为让后代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除了到馆参观学习,李卡烈士遗书还在网络热传,网友纷纷留言点赞广东版《可爱的中国》。网友杜若写道:“这封遗书写得真美,看得出李卡烈士的壮烈决绝和青春浪漫的赤子之心,这封遗书让我的心灵再次受到洗礼。”(记者 刘俊 刘栋铭)

温馨提示: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华英烈网(ID:zhonghuayingliewa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