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式豪華”到“掉價王”,別克英朗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曾幾何時,大概也就是零幾年到一五年左右,別克帶給我們的影響始終是“大氣”與“豪華”。無論是晃悠如大船一般的第四代君威還是寬敞舒適的GL8,這個來自美國的品牌就是高檔的代表!就連第一代英朗,也就是換代版的凱越也是如此!在第一代英朗上,雖然採用了大宇LACETTI的技術,但內飾的設計仍然比同級別的速騰、卡羅拉這些貨更帶感!

從“美式豪華”到“掉價王”,別克英朗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但是如今英朗是個怎樣的狀態,想必大家都瞭解。一臺定位於緊湊級的轎車,竟然賣出了A0級轎車的成交價……動輒兩三萬甚至更高的終端優惠讓人心生疑慮:這到底是怎麼了?為何當年紅極一時的“高檔小轎車”在如今會變得如此“掉價”?

從“美式豪華”到“掉價王”,別克英朗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越改越小,正在毀掉英朗

很多緊湊級家用車在換代時,其車身尺寸都在逐步增加。但英朗是個例外,相比於2009年的第一代英朗(2010款三廂車型),2019款車型在長寬高以及軸距等方面全面縮小。最終,它的軸距僅剩下2640mm。

從“美式豪華”到“掉價王”,別克英朗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筆者體驗過這兩個不同時期英朗的空間差距,在2010款版本上,乘坐空間本來就很侷促;在2019年款車型上,更後排空間幾乎可以用難受來形容……腿部空間侷促就算了,連後排的坐墊長度也僅僅能把屁股支撐起來,無法托起腿部。

從“美式豪華”到“掉價王”,別克英朗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另外,2019款英朗的“小氣”並不侷限於它的空間表現。在內外的設計上依然如此。我們先來看看初代英朗。

從“美式豪華”到“掉價王”,別克英朗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在第一代車型上,你不能把它定義為難看。因為無論是厚重的燈組、進氣格柵還是圓潤的車身線條,都使得這輛車並不顯得廉價。同時,在這一代車型上,還有十分好看的天際藍、深空藍等車漆顏色可選。

從“美式豪華”到“掉價王”,別克英朗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在內飾所帶來的張力上,則完全就是標準的別克風格。環抱式中控臺給你的感覺就真的能把整個座艙給抱起來,讓整體的乘坐氛圍更有安全感。在細節上也是盡力地向豪華去靠攏,雖然它的做工比較粗糙,但繁多的按鍵和豐富的色彩搭配,使得高檔感氛圍極其出眾。

從“美式豪華”到“掉價王”,別克英朗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反觀2019款車型:隨著外觀尺寸的縮水,它的總體設計感也在縮水。曾經的厚重圓潤感被單薄所代替,在車身比例上,似乎失去了曾經的協調。比如,車頭低矮、車尾升高的設計使得整體的視覺重心相當靠前;搭配尺寸不大的輪轂……告訴我,這輛車的側面為什麼這麼奇怪?

從“美式豪華”到“掉價王”,別克英朗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曾經的豐富色彩也在逐漸單調化。在如今英朗上,我們似乎很難在看到以往的鮮豔,更多的是爛大街的白色。試問,這樣的設計還有質感嗎?

從“美式豪華”到“掉價王”,別克英朗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如果說19款英朗還有尚未丟失的地方,那就是內飾了。不知道是不是個人原因,筆者喜歡老款英朗上物理按鍵多且不雜亂的設計,顯得很有質感。所以,19款車型對大部分按鍵的保留,給了我一絲欣慰。另外,整個中控臺的設計稍顯單薄,曾經的“環抱式”中控臺不見蹤影……但至少也是個正常模樣。

從“美式豪華”到“掉價王”,別克英朗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關於三缸,尚且還需時間檢驗

很多人認為,這一代英朗在機械品質也就是三大件方面有進步也有退步。比如,這輛車採用了同級別中更是十萬級別左右車型上罕見的四輪獨立懸架,相比於老款車型的扭力梁,舒適性和駕控性有一定進步;另外,這玩意兒竟然採用了全系三缸發動機,讓很多人接受不了。

從“美式豪華”到“掉價王”,別克英朗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先來說說發動機部分。三缸這玩意兒其實就是一個政策產物,為了適應越來越嚴苛的法規,上汽通用別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排放允許的話,用1.4T或者1.6L那點不好?對於眾多消費者來說,三缸最大的問題就是震動導致NVH表現很弱。廠家為此也是操碎了心……

從“美式豪華”到“掉價王”,別克英朗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其實三缸機震動的問題,從源頭上根本解決不了。因為發動機在運作時都是四個步驟(進氣、壓縮、做功、排氣)運行。在一個運轉的週期中,每一個氣缸依次做進氣、壓縮、做功、排氣,而四缸機的每個汽缸都可以單獨運作,從而讓動力較為輸出連貫平順。而三缸機,在運轉時配合銜接不會如此緊湊,比如1號汽缸在進氣、二號汽缸在壓縮、三號汽缸在做功,由於少了一個汽缸來做排氣動作,所以導致整個配合不連貫。

從“美式豪華”到“掉價王”,別克英朗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而英朗的三缸發動機也做了相當所的功課,比如通過平衡軸設計來抵消發動機運轉步驟中的不連貫、通過液壓懸置的設計來將發動機震動止於機艙內,儘量減少震動的不適感傳遞進駕駛艙。這樣做的效果確實也非常明顯,至少在實際體驗中感受不到太多的震動。當然,相比於四缸發動機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從“美式豪華”到“掉價王”,別克英朗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橡膠減震結構的老化,如果用上個五六七八年,很可能會產生衰減繼而發生更明顯的車身震動。對於老車主來說可能主觀感受差距不大,因為我們能輕鬆適應這個緩慢衰減的過程。但如果你開慣了這輛車再去試試傳統的四缸機(同年份),你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靠!這玩意兒發動機沒有點火吧!

從“美式豪華”到“掉價王”,別克英朗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說完發動機,我們再說說變速箱。在英朗的1.0T車型上,匹配的是6DCT雙離合。這臺變速箱以及不想再進行過多的吐槽,很直觀的一句話就是:大眾的DQ250都比它做得要好太多……而1.3T車型配備的則是6AT,由於AT的結構,這臺變速箱還是比較可靠耐用的。問題就在於,通用的這臺6AT真的比較一般,無論是換擋邏輯還是平順性,都難以達標。如果學一學大眾,用愛信6AT該有多好。

從“美式豪華”到“掉價王”,別克英朗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結語:

怎麼說呢?筆者感覺這一代英朗完全就是別克破罐子破摔的產物。在前期的英朗車型上,雖然或多或少有一些槽點,但至少在豪華性和舒適性上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反觀這一代,不僅售價低了一個層次,在整體的設計、調教匹配上,都變得更低級了,實在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