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有四件刀槍不入的寶衣,黃蓉那件最迷,狄雲那件最奇

武功不夠,裝備來湊!一件趁手的裝備,能讓武功提高一個段位,正是仗著倚天之利,滅絕師太才打敗了同一水準的金花婆婆黛綺絲,恨得黛綺絲髮誓要找到屠龍刀,再來與老尼一戰!

然而金庸筆下的裝備裡,小編最想要的還不是倚天劍、屠龍刀這種神兵利器,而是刀槍不入的護身寶衣

金庸筆下總共有四件護身寶衣,韋小寶有一件,黃蓉有一件,袁承志有一件,狄雲有一件,雖然四件寶衣從外表看來,都是黑黝黝的背心,但是功能、來歷、材質卻各有特色,其中要數黃蓉那件軟蝟甲最迷,狄雲那件烏蠶衣最奇

一、韋小寶的黑背心

金庸小說有四件刀槍不入的寶衣,黃蓉那件最迷,狄雲那件最奇

金庸所有小說的主角中,以韋小寶的武功最差,所以金庸便給韋小寶精心設計了兩件寶貝,讓他能在刀劍無眼的江湖,留下小命!這第一件寶貝便是一柄削鐵如泥、吹髮可斷的匕首,從鰲拜的珍寶庫搞到手後,韋小寶喜不自勝,拿著便在鰲拜的檀木桌子上畫了個大烏龜,畫完之後,一隻檀木烏龜立刻從桌面上掉了下來,桌子上卻空出了個烏龜形的洞!這第二件寶貝也是從鰲拜處得來,那便是一件刀槍不入的黑背心!

跟韋小寶一起抄檢時,索額圖見鰲拜的珍寶堆裡有件黑黝黝的背心,提起來只覺輕若無物,柔軟異常。索額圖一心想討好紅人韋小寶,也不知這寶貝背心有啥功效,便勸韋小寶穿在身上,後來被海大富一掌幾乎打死,所有衣服都破了一個手掌形的洞,只有這黑背心完好無損,韋小寶才知道這寶衣是人間至寶!《鹿鼎記》全書中,這寶衣救了韋小寶不下五次命,出門冒險,只要第一摸,能摸到靴桶中那柄削鐵如泥的匕首,第二摸,能摸到身上那件刀槍不入的背心,韋小寶的膽子便能壯一些

金庸小說有四件刀槍不入的寶衣,黃蓉那件最迷,狄雲那件最奇

因為寶衣不離身,韋小寶甚至被蒙古武士誤會練成了天下第一神技“金剛護體神功”,只是武功練得沒完全到火候,還不能像掃地僧那樣,在體外形成一層無形罡氣!後來從康熙口中,我們才得知這件寶衣的材質和來歷,別看它黑乎乎的一團,卻是一件金絲的背心,是從前明的宮中得到,因鰲拜立功很多,這才賜予了他,後來見韋小寶的罰沒單子裡沒有,康熙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去追究!

二、黃蓉的軟蝟甲

金庸小說有四件刀槍不入的寶衣,黃蓉那件最迷,狄雲那件最奇

金庸筆下這第二件刀槍不入的寶衣,便是桃花島至寶軟蝟甲!跟韋小寶的黑背心相比,軟蝟甲的功能更加齊全,不僅刀槍不入能防身,更是滿生倒刺,能當做武器!初出江湖時,黃蓉武藝不精,全靠寶甲護身,打起架來,橫衝直撞,仗甲欺人,別人踢她一腳,打她一拳,反而刺的自己鮮血淋漓!彭連虎、沙通天這一干人等全部吃過軟蝟甲的虧,歐陽克想要輕薄黃蓉,前胸卻被軟蝟甲刺了千百個洞,衣襟全部鮮血淋漓!

後來鐵槍廟中,楊康偷襲黃蓉之時,一掌打入軟蝟甲中,痛的險些立時昏暈不說,還中了歐陽鋒怪蛇之毒,臉露詭異笑容,口中發出荷荷怪聲,勢如發瘋,倒地暴斃!原來南希仁便是中了歐陽鋒怪蛇之毒而死,在死之前,南希仁打中了黃蓉的軟蝟甲,正如歐陽鋒用一口怪蛇之毒,毒死一隻鯊魚之後,便能一傳十十傳百,毒死一片海域裡所有的鯊魚一樣,這南希仁是被毒死的第一條鯊魚,而楊康便是被傳染的第二條!

小編說寶衣裡要數黃蓉這件最迷,就迷在軟蝟甲既然生滿倒刺,為何就刺不到穿衣服的人:

金庸小說有四件刀槍不入的寶衣,黃蓉那件最迷,狄雲那件最奇

雖說尖刺都在外面,但手掌胳膊一碰豈不受傷?怪蛇之毒遍佈全甲,黃蓉全然不知情,還一直貼身穿著,小編想想都害怕!更難辦的是滿是倒刺,怎麼就不刮衣料毛線?要小編說,軟蝟甲雖有攻擊功能加成,但穿上的舒適安心度實在是比不上韋小寶的黑背心

三、袁承志的金絲背心

金庸小說有四件刀槍不入的寶衣,黃蓉那件最迷,狄雲那件最奇

《碧血劍》的主角袁承志,有一件跟韋小寶幾乎一模一樣的背心,這背心是袁承志師父穆人清的好友木桑道人,送給袁承志的見面禮,見老友一見之下,便將如此至寶送給小徒,穆人清當即出言制止,說著寶物實在太珍貴,小徒恐怕承受不起!穆人清告訴袁承志,別看這背心黑黝黝的不起眼,卻是由烏金絲、頭髮和金絲猴毛混同織成,天下任何兵器都不能將他割破,是當年木桑道人花了無數心血,拼了九死一生,才得來的護身至寶!

然後隨手一劍刺向袁承志的胸口,果然劍鋒被背心彈走!

金庸小說的續集關係並不只有“射鵰三部曲”,《鹿鼎記》也算是《碧血劍》的續集,《碧血劍》中袁承志的紅顏知己阿九,便是《鹿鼎記》裡韋小寶和阿珂的師父九難,袁承志的情敵何鐵手也曾出現在《鹿鼎記》裡,給韋小寶幫忙!於是有人認為,韋小寶的黑背心定是當年袁承志的那件,不知何種機緣巧合,流入前明宮中,後被韋小寶得了去

這想法乍一看似乎很通,但其實一琢磨原著就會發現問題,索額圖發現這個黑背心時,一提之下發現它至輕至軟,這才巴結韋小寶,讓他穿上;而袁承志將這件黑背心拿到手中之時,卻只覺得這背心沉甸甸的!雖然這兩件背心都是黑黝黝的,看上去非絲非革,但材質卻還是大大不同,顯然還是韋小寶的背心更加舒適親膚

四、狄雲的“烏蠶衣”

金庸小說有四件刀槍不入的寶衣,黃蓉那件最迷,狄雲那件最奇

金庸筆下的第四件刀槍不入的寶衣,便是《連城訣》裡的烏蠶衣,這烏蠶衣原是雪山派的寶物,後被丁典所得,丁典在獄中遇到狄雲之後,喜其忠厚,便將這寶衣傳給了他!《連城訣》里人人狡詐詭譎,狄雲全靠寶衣救命,這才活到了能和水笙相會的日子

小編在前面說四件寶衣裡要數烏蠶衣最奇,就奇在烏蠶衣的製作穿著方法!這烏蠶衣的料子本是大雪山上的烏蠶蠶絲織,然而織成布料之後,因為這布料刀槍不入,自然也無法用剪刀剪裁,只能讓裁縫在料子上加上幾個釦子,在腋下用釦子扣起來,算是裹在了身上

狄雲這烏蠶衣的製作穿著方法,讓小編生了一堆聯想,不管是袁承志沉甸甸的金絲背心,還是韋小寶輕若無物的金絲背心,全都是刀不能割,劍不成傷的材料,手持利刃尚且不能破它們分毫,當年裁縫到底是用什麼剪刀,才能將它們製作成衣服的模樣?真的是想無可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