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什麼一定要打東吳,其中隱藏著怎樣的戰略目的?

風一樣的小菇涼


劉備征討東吳,表面上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實際上是是他野心膨脹的一次體現。也正因為征討東吳失敗,蜀漢的局面陷入被動,再無爭奪天下的可能。

在征討東吳之前,蜀漢的勢力達到了巔峰,一方面,劉備對魏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佔據了漢中,另一方面,關羽拿下襄陽樊城,威震華夏,甚至一度逼得老曹操要遷都。

如果說蜀漢本身實力強大,取得這樣耀眼的戰績那是一件好事。但實際上,論綜合國力,蜀漢一直都是三國裡面最薄弱的一個。這時候的蜀漢表面風光,實際上外強中乾,稍有差池就將萬劫不復。

本來劉備打漢中之戰的時候,關羽是在鎮守荊州,本來東吳就對這個借走的荊州念念不忘,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將軍鎮守,關羽就是這個將軍。關羽這個人對待士大夫十分驕傲,蜀國內部很多官員比如糜芳等人很不喜歡,對我他還拒絕過孫權的求親,如果不希望自己女兒嫁給孫權兒子,完全可以找個婉轉理由拒絕,但是關羽卻辱罵來提親的使者,引發孫權憤恨。所以讓關羽守荊州其實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而劉備那邊佔據漢中,不少將軍都立了戰功,關羽這邊有點坐不住了,於是他進攻襄樊,正好可以跟劉備呼應,也來展示一下自己的力量。不得不說關羽的確厲害,他的確做到了,甚至連曹操都害怕了。不過這時候最擔心的還不是曹魏,而是東吳。本來東吳勢力是老二,現在劉備如此膨脹,真的曹魏頂不住,那接下來是不是就要對付東吳了。東吳想到這一點,曹魏也想到了,於是魏吳聯手了。本來蜀國底子就薄,如何能夠應對兩國的聯合。一方面關羽在對付曹魏,而後方東吳呂蒙直接去拿荊州,偏偏糜芳等守將早就對關羽不滿,直接投降了,關羽匆忙趕回來救助。而且呂蒙是個厲害人物,根據《資治通鑑》記載,呂蒙很會攻心,他故意善待關羽部下的妻子親人,搞得關羽部下無心戀戰,很快,人心渙散的關羽軍隊被擊敗,而關羽也在突圍中獲擒被殺。

吳蜀本來是聯盟關係,關羽又是劉備的義弟,吳國斬殺關羽明顯就是準備撕破臉的節奏。劉備一方面氣憤吳國不給自己面子,另一方面吳國這麼做明顯就是不想讓蜀國好過。畢竟就在不久之前,蜀漢還是如日中天,逼得曹操要遷都,如果不是吳國背後搞這一下子,說不定蜀漢就能一步登天了。

這事也引發了劉備的反思,對於吳國這樣的盟友,真的有必要維持下去嗎。當時由於佔據漢中,蜀國的勢力膨脹許多,但從兵力上看,並不比吳國差多少,而且士氣高昂。如果這時候能夠一舉打服吳國,那以後就可以專心對付魏國,那是不是可以一勞永逸呢。雖然此舉比較冒險,但是一旦成功,收穫也是巨大的。

於是劉備要攻打吳國,這樣雖然冒險,但是像吳國這樣的盟友有若如無,不打它以後還會給自己添亂,到時候麻煩比用處還多。而且就當時情況來看,劉備打贏東吳的可能還是比較大的。

不過沒想到,東吳出了一個陸遜,這是一個不怎麼按常理出牌的傢伙,他完全粉碎了劉備進攻的意圖,而劉備這邊呢,表面上看優勢挺大,實際上劣勢也很明顯,他已經沒有傑出將領可用了,關羽張飛已經被殺,黃忠老死,趙雲因為反對出征沒有被重用,馬超歷來不被劉備看好,魏延則鎮守漢中,所以跟在劉備身邊的並沒有傑出將領,無人能跟陸遜抗衡。最後以劉備的慘敗結束了這場戰役,史稱夷陵之戰。

這一戰可以說把蜀漢徹底打回了原型,打完不多久,劉備可能因為這次慘敗著急上火,就病死了。試想一下,如果劉備打贏了,說不定他還能多活幾年,到時候蜀漢的力量才能真正說得上強大,還真有跟曹魏爭奪天下的資格了。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似乎老天就不想讓劉備贏。

劉備出征東吳,為關羽報仇應該只是很小一部分原因,關鍵是他想賭一把,只不過他賭輸了。

[害羞][害羞]繼續推薦四大名著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5802353852029739"} --}

一覽眾河小


劉備的戰略很簡單:他認為自己打這一仗是穩賺不賠的。

首先,夷陵之戰的風險可控,即便敗了也不會動搖益州本土的統治根基。

從理論上說,夷陵之戰的風險是可控的。因為即便劉備敗了,無非是損兵折將而已,吳軍不可能乘勝追擊,威脅到益州。畢竟曹丕的大軍虎視眈眈,就等著孫劉大戰之後收割孫權,吳軍就算戰勝了蜀軍,也只能立即收兵防魏軍。

事實上,歷史上的夷陵之戰,劇情就是這麼發展的。當劉備慘敗後,吳將徐盛、潘璋等人覺得機不可失,建議陸遜殺向白帝城,活捉了劉備時。陸遜就表示曹丕馬上就要殺來了,現在顧不上劉備。此後魏國三路大軍果然殺來,孫權趕緊派人向劉備求和。


由此也可以看出,夷陵之戰的主動權是掌握在劉備手上的。贏了可以開疆擴土,輸了也不會動搖統治根基,這種仗很划算,沒理由不去博一把的。

第二,孫權當時被魏蜀兩面夾擊,而劉備沒這個問題。

夷陵之戰前,曹魏的兵力分佈是這樣的:除了曹真、張郃坐鎮雍涼,可以打劉備外,其餘的部隊都是挨著孫權的。也就是說,如果曹丕當時想打劉備,他就得把部署東線對付孫權的部隊,如夏侯尚、曹仁、曹休、張遼等部往西大幅度調動。



很顯然,這種大規模的調動,是非常不划算的行為。而且大軍一旦西調,孫權還會在東線和中線趁火打劫。

但是曹丕打孫權就不一樣了,魏國只需要讓曹真抵擋住漢中來軍,即可以不顧劉備,就把孫權往死裡狠揍。

曹丕的兵力部署“東重西輕”,劉備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也可以讓魏延扼守漢中,自己放手專心揍孫權。

第三,曹丕繼位後,魏吳發生了兩次小規模的軍事摩擦。雙方劍拔弩張。

公元220年,夏侯惇去世,曹休接任夏侯惇的位置。曹休到任前,孫權派人去江北搶地盤,激怒了曹休。新官上任三把火,曹休直接就燒燬了孫權設在江北的據點。

夏侯惇薨,以休為鎮南將軍,假節都督諸軍事,車駕臨送,上乃下輿執手而別。孫權遣將屯歷陽,休到,擊破之,又別遣兵渡江,燒賊蕪湖營數千家。《三國志.曹休傳》

東線戰場發生摩擦後幾個月後,中線的襄陽戰場再生摩擦。

公元221年4月,即劉備出兵前的三個月,孫權趁襄陽兵力空虛,就派陳邵去佔襄陽。此舉讓魏國大司馬曹仁非常不爽,派軍回擊孫權,與吳軍大打出手,奪回了襄陽。

孫權遣將陳邵據襄陽,詔仁討之。仁與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陽,使將軍高遷等徙漢南附化民於漢北。《三國志.曹仁傳》


相比之下,劉備和曹丕沒這方面的矛盾。

所以說,劉備出兵前,孫權當時是有一點顧此失彼的。曹丕本來就針對他,他還跟曹丕屢屢發生摩擦。這在劉備看來,恰恰就是揍孫權的好時機。(如果不是孫權,換個心理素質差點的人,比如劉禪碰上這種情況,估計早就遣使求饒,雙手奉還荊州了)

另外,劉備之所以打東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性格問題。

劉備是什麼性格?是《三國演義》裡面那種動不動就哭鼻子的龜孫模樣嗎?

不是!他其實是一種老兵性格。用當時彭羕的話說——“(劉備)老革荒悖,可復道邪”。

劉備不是個讀書人,他喜歡結交豪俠。關張都是社會熱血男兒。相比起孫權有張昭可以團結士人,曹操有荀彧可以團結士人,劉備麾下的關、張、趙都是豪俠出身,黃忠和魏延也出於行伍。

他這種人物性格說白了,就是那種誰要是惹了他,他就要抄傢伙跟人幹一架的暴脾氣!

關羽是他的兄弟,現在被人殺了,他必須要去報仇。如不然,別說隊伍不好帶,他本人也會睡不著覺。

因為,他就不是那種能目睹兄弟被殺,還能忍氣吞聲的性格。

關於劉備這種性格,諸葛亮是知道的。所以他在勸劉備不要興兵伐吳無果後,給劉備提了個意見:只派一員上將即可,不用您親自去征討東吳。


應該說,諸葛亮的建議還是有眼光的。他認為蜀吳之戰打的是聲勢戰爭,以防守反擊為目的的去打,教訓一下東吳即可,畢竟東吳北面也有曹丕在旁邊窺伺,所以蜀漢不需要動員過多國力,而劉備一旦親征,這個規模就大了,萬一有個閃失,那就是最後的家底兒都叮咣五四的沒了。

只不過,劉備不聽諸葛亮的建議,他認為自己戎馬數十年,陸遜算個什麼東西?結果就輸了個精光。

總的來說,劉備要親自出征伐吳,是因為當時曹魏的兵力大部分在東吳方向,且劉備出兵伐吳前,孫權和曹丕矛盾不斷,承受了兩線作戰的壓力。這種形勢下,劉備出兵最好的結果就是逼孫權講和,吐出荊州。最壞的打算就是退回益州,坐等魏吳火拼。因此從戰略上看,劉備伐吳算不算是錯誤的決定。

然而不幸的是,事態的發展跳出了劉備的劇本。夷陵之戰前,曹丕沒有給孫權足夠的壓力,逼孫權向劉備認慫;而劉備在夷陵之戰又敗的太慘,以至於戰後魏吳大打出手時,他連趁火打劫的力氣都沒了。

如果他沒敗那麼慘,當魏吳開戰時,他完全可以趁勢要挾孫權,讓孫權吐出荊州。這比他親自跟孫權火拼要划算的多。


Mer86


看待戰略一定要從大方向,從全局來看待問題,政治家的思維與普通人的思維是不一樣的,是以政治利益為前提考量的,不以個人感情為依據,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一般來說都是冷血和理智的。

任何戰略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要隨著時局的變化而變化,劉備集團的戰略在早期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中期還有龐統的荊州破敗論和法正的漢中三策。



諸葛亮的隆中對的主要戰略就是:東聯孫權,北拒曹操,西吞益州,休養生息,等待時機,待天下有變時,從荊州和益州兩路北伐曹魏,必定能統一天下。

龐統的荊州破敗論是說:荊州荒蕪破敗,人才流失殆盡,而且東邊有孫權,北邊有曹操,難以有大的發展。而益州有戶口百萬,土地肥沃,物產豐盛,如果能奪取益州,必有大的發展。



法正的漢中三策的主要思想是:曹操平定漢中後,沒有乘勝南下進攻巴蜀,說明曹操有內憂牽制,如果我們能積累力量攻打漢中,上可以消滅敵人,興復漢室,中可以蠶食雍州和涼州,廣拓國土,下可以固守險要地勢,是持久之計。

把諸葛亮、龐統、法正的戰略思想,彙總在一起,就是劉備集團的發展戰略。



劉備在公元219年漢中之戰擊敗了曹操,開始採取戰略進攻的姿勢,拿下漢中後,劉備讓劉封、孟達進攻上庸三郡,讓關羽進攻襄樊,把漢中、上庸、襄樊三地用線連起來,可以清楚的發現,公元219年劉備的戰略就是打通漢水,因為漢中、上庸、襄樊連起來,就是漢水的走向。

回過頭再來看劉備在219年擁有的地盤,荊州三郡+益州+漢中+上庸三郡,已經形成長江+漢水的兩大戰略通道,如果關羽能拿下襄樊,劉備集團與曹魏集團的前線,就維持在漢水一帶,劉備是在為日後隆中對的戰略進行部署。



可惜關羽沒能拿下襄樊,而且孫權偷襲荊州,導致三國之間的重大戰略平衡發生變化,原本是吳蜀聯合抗曹,結果就成了吳曹暗中勾結打擊蜀漢,劉備集團的戰略隨之發生重大變化。

殺你大將,奪你城池,這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熟不可忍的,何況是劉備,孫權偷襲荊州三郡,殺害劉備集團的頭號大將關羽,搶奪了荊州三郡,收降了數萬荊州軍,及無數基層官員,賦稅、糧草等等物資。



尤其重要的是,劉備集團的核心骨幹成員,絕大部是荊州籍貫人士,比如諸葛亮、龐統、馬良、馬謖、蔣琬、費禕、董允、伊籍、劉巴、廖化、劉封、霍峻、向寵、向朗、馮習、傅肜、輔匡、魏延、楊儀、郭攸之等等,一直到蜀漢滅亡 ,荊州籍貫人士仍是蜀漢政權的領導階層。

可以這麼說,蜀漢居統治地位的領導階層,絕大部分是荊州籍貫人士,現在東吳奪了荊州,蜀漢的統治階層等於失去祖籍地,淪為無根之水,在當時極其重視鄉土觀念的情況下,劉備討伐東吳是一點毛病也沒有。



劉備討伐東吳的目的,不止是為關羽報仇,也不止是為了奪回荊州,而是蜀漢的統治階層都是荊州籍貫,如果不奪回荊州,蜀漢統治階層將會人心渙散,人心一旦散了,就會影響劉備的統治,堡壘往往是從內部開始攻破,這才是劉備最需要顧忌的頭等大事。

劉備伐吳,除了趙雲勸諫過,基本上沒有其他人勸諫,包括諸葛亮,因為趙雲不是荊州人,沒法理解荊州籍蜀漢官員的心情,當時諸葛亮是沉默的,為什麼沉默?因為諸葛亮就是支持劉備伐吳的。



荊州不僅僅是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骨幹的籍貫地,而且是諸葛亮隆中對中最重要的戰略支點之一,沒有荊州,隆中對將成為一紙空文,諸葛亮如果從國家利益考慮,一定是支持劉備伐吳的,又因為諸葛亮的親哥哥是在東吳為官的,諸葛亮為避嫌不好說話。

毫無疑問的是,諸葛亮是支持劉備伐吳的,而且劉備伐吳在戰略上是沒有問題的,劉備伐吳有三個目的:



1、為關羽報仇。劉備手下的頭號大將被人殺了,劉備能忍受和沉默嗎?不能,必須做出回應,就是攻打東吳。

2、奪回荊州。沒有荊州,隆中對成為空中樓閣,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況且荊州交通便利,四通八大達,還數萬荊州軍及大量的基層官員和賦稅可以徵收。



3、安撫荊州籍貫的內部人員。這是最重要的原因,冷兵器時代,能打勝仗基本上是靠著人員優勢達到的,現在蜀漢內部的荊州籍貫的祖居地被人搶走,能坐視不理嗎?

另外劉備攻打東吳,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戰略改變,劉備在關羽被殺 ,荊州被奪後,就失了攻打曹魏的實力與能力,因此劉備改變了戰略,將矛頭對準東吳,力爭能消滅東吳,因為柿子要拿軟的掂。



因此劉備的戰略從以曹魏為最大敵人,改為以孫權為最大敵人,因為曹強孫弱,劉備無法撼動曹魏,只能拿東吳下手,所以劉備要選擇先打東吳,有可能的話,能滅亡東吳最好,留給劉備的時間不多了,發動夷陵之戰時,劉備已經61歲,這個年齡離去世真的不遠了,劉備想在去世前,拿下荊州,消滅東吳,為劉禪留下一份政治遺產。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公元208年,劉備第三次來到了諸葛亮的茅廬中。這一次劉備沒有失望,他終於見到了夢寐以求的諸葛亮。諸葛亮雖然之前端著架子,見到劉備之後立即展現自己大才本色。諸葛亮和劉備在茅廬中的一番對話,就是我們熟悉的《隆中對》。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向劉備點明成就大業的根本,最重要的一點是跨有荊州和益州,第二點是聯合孫權建立孫劉聯盟。諸葛亮出山以後,劉備集團基本上沿著諸葛亮規劃的道路在走。赤壁之戰中,劉備聯合孫權打敗了曹操,打敗曹操之後,通過各種手段佔據了大半個荊州。劉備集團佔據荊州以後,又佔領了益州和漢中。此時劉邦集團的勢力達到了頂峰,孫權感受到了來自劉備集團的壓力。這時候孫權內心發生了某些微妙的變化,孫權開始採取策略限制劉備。219年,關羽為了配合劉備在漢中的軍事行動,擅自出兵進攻曹操。關羽在戰爭初期打得順風順水,差一點逼得曹操遷都。這時候孫權和曹操走向了聯合,孫權派呂蒙偷襲關羽的荊州後方,導致關羽大敗。孫權是襄樊之戰的最大受益者。戰後孫權佔領了劉備所屬的荊州部分,而且殺死了劉備最得力的干將關羽,劉備集團遭受到了巨大削弱。

關羽敗亡的消息傳到荊州之後,劉備異常憤怒,劉備決定要為關羽復仇。於是劉備以替關羽復仇的名義,進攻東吳。劉備一直以興復漢室為己任,他為什麼要興兵討吳呢?劉備攻打吳國又隱藏著什麼樣的戰略目的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劉備興兵討吳絕不僅僅是替關羽報仇。劉備要攻打吳國、撕毀孫劉聯盟總得需要一個理由吧。這個理由就是孫權率先背棄了孫劉聯盟,並且發兵偷襲荊州,殺死劉備的心腹愛將。關羽被殺的時間在219年,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間在221年,期間足足相隔了兩年之久。兩年之間,劉備完成了稱帝大業,一躍成為漢昭烈帝。如果劉備真的是替關羽復仇的話,他肯定會在關羽被殺之後,趁孫權立足未穩之際,打敗孫權替關羽報仇。可是中間足足隔了兩年時間,兩年時間什麼氣也都消了,這時候劉備打出為關羽復仇的旗幟,雖然可以做到師出有名,實際上卻難以說是復仇之師。

劉備和諸葛亮都是《隆中對》的堅決執行者和維護者。劉備集團所走的每一步都按照諸葛亮的既定路線在走。諸葛亮規劃好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也規劃好了跨有荊州和益州。但是諸葛亮卻沒有規劃好,如果失去荊州或者失去益州,下一步該怎麼走。關羽失去荊州之前,劉備集團順風順水,完全按照諸葛亮的規劃在走。劉備集團誰都沒有想到關羽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失去荊州。劉備的勢頭急轉直下,快速從巔峰跌落。劉備也好,諸葛亮也好,顯然沒有做好應對這場變故的準備。《隆中對》的計劃被打亂之後,使得劉備和諸葛亮都比較茫然。劉備還是決定繼續走諸葛亮規劃好的路線,重新奪回荊州。只有奪回荊州,劉備集團才有出川之日,只有奪回荊州,劉備集團才有可能北伐成功。如果劉備要奪回荊州,應該立即派兵進攻孫權。可惜的是,劉備錯過最佳時期。兩年間內,劉備忙於稱帝。等到劉備騰出手準備伐吳的時候,東吳在荊州的根基已穩,蜀漢被打擊的惡氣也消了不少。此時劉備打起了為關羽復仇的旗幟伐吳,已經失去了先機。由於劉備拖延,大軍臨出發之前損失了張飛。兩年間劉備還損失了黃忠、法正等人,劉備集團的人才在此期間凋零不少。

蜀漢軍隊出征之前,有將軍提醒劉備國賊是曹魏,而不是孫權,蜀漢的精力應該放在曹魏身上。但是劉備沒有采納這位將軍的建議,而是執意攻擊東吳。其實劉備比任何人都明白國賊是曹魏,他更明白不推翻曹魏自己的大業就沒有完成。但是劉備更清楚失去荊州的蜀漢政權根本無力和曹魏抗衡。劉備如果要北伐曹魏的話,一方面面對的敵人更強大,另一方面他所要繞過的距離也更加遙遠。劉備比較了曹魏和孫吳,他發現孫吳是一個軟柿子。劉備對捏曹魏完全沒有把握,他對捏孫權卻非常有自信。一方面孫權的實力相比較於曹魏來說確實比較弱,另一方面孫權手下最能打仗的呂蒙已經去世。劉備認為此時的東吳一無名將、二無名臣、三無實力。劉備希望通過捏孫權這顆軟柿子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如果攻打順利的話,甚至有可能一舉滅掉東吳,和曹魏形成南北朝。如果退而求其次也能重新奪回荊州,重新實現跨有荊州和益州。其實不光劉備有這種想法,我猜諸葛亮也會有這種想法。雖然事後諸葛亮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其實諸葛亮自己也沒有極力阻止劉備伐吳。諸葛亮也希望劉備能重新奪回荊州,也認為孫權是顆軟柿子。結果令劉備沒有想到的是,東吳這顆軟柿子中竟有陸遜這顆石子。劉備吃柿子不成,反而被陸遜咯掉了牙齒。陸遜雖然當時還沒有出名,但是他的才氣比呂蒙有過之而無不及。

劉備東征孫權其實也是為了安撫手下。劉備起家的班底主要是荊州集團,荊州集團大部分人是荊州人。失去了荊州,等於失去了荊州集團賴以生存在根基,失去了荊州集團的家鄉。家鄉在荊州集團的大臣自然希望劉備能重新奪回荊州,奪回家鄉。如果奪回荊州,荊州集團就是依託;奪不回荊州,荊州集團對益州來說就是外來戶。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自然不會服已經失去根基的荊州集團。所以做為荊州集團的老大,劉備有必要奪回荊州。劉備決定發動伐吳之戰的時候,土生土長的荊州集團幾乎沒有人反對。明確提出反對意見的是趙雲,趙雲提醒劉備說國賊是曹魏。趙雲不是荊州人,他自然體會不了家鄉被佔領的感覺。

劉備稱帝的時候已經61歲,在古代已經算比較長壽。劉備知道再讓自己蹦躂,也蹦躂不了幾年。劉備認為如果不在自己臨死之前打破蜀漢的困局的話,留給劉禪的將會是一個爛攤子。劉備出於這方面考慮才會鋌而走險,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重新奪回荊州。劉備也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夠看到王師北定中原的那一天。在伐魏無望的情況下,劉備選擇伐吳。

劉備伐吳的真實戰略目的自然是多方面的,真正的原因只有劉備自己知道,我們只能根據史料做出自己的推測。如果推測地不合理,還請各位讀者包涵。關注依稀說史,帶您領略歷史的風采。


依稀說史


時間永遠是向前流逝的,沒有倒流的可能,即使時光逆轉,有些事情仍然會按照原來的軌跡進行下去。

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我想諸位讀者朋友們都不陌生,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每一場都是精彩萬分,並且對於局勢變化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一場戰爭,有得勝者也就會有失敗者,有人賺得盆滿缽滿,有的人則輸得幾乎傾家蕩產,而劉備就是那個輸得一敗塗地之人。

關羽死後,劉備精心準備兩年,而後不顧全國文武大臣的反對毅然決然地發動夷陵之戰,最後不但大敗而逃,還將蜀漢的國力幾乎消耗殆盡,可謂是損失慘重。那麼問題來了,劉備為什麼執意要攻打東吳呢?

其實,倘若我們進行全面的分析會發現,劉備攻打東吳絕不是意氣用事之舉,在其背後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動機,這促使劉備想要搏一搏,下面筆者就來談談他的動機:

  • 吳國的實力相對於魏國更弱。眾所周知,劉備一直有著統一天下的願望,這絕不僅僅是說說而已赤壁之戰後天下幾乎被魏、蜀、吳三國瓜分,其中魏國的實力最為強悍。如果劉備想要更進一步那與其他兩國的某一方開戰,常言道:柿子要挑軟的捏。就實力而言,蜀漢對上曹魏幾乎沒有任何勝算,而攻打吳國雖然不是必勝,但至少有些獲勝的可能,所以東吳也就成了劉備選擇的目標。
  • 為了防止內亂髮生。從一開始劉備就打著“復興漢室”的旗號來拉攏人心的,如今孫權背信棄義偷襲了荊州,毫無疑問這是在打他劉備的臉,也是在打整個蜀漢帝國的臉,要是劉備這樣都沒有任何表示,那他手下的臣子們又會怎麼想呢?還會忠心跟隨他嗎?

  • 況且在劉備集團內部實力最為強悍的就是荊州派系,它一直壓制著益州派系以及東州派系,他們本身就存在著一些難以調和的矛盾,如果劉備對於荊州被襲無動於衷,這不但會寒了荊州派系臣子的心,還會讓其他兩個派系趁機打壓荊州派系的勢力,由此引發蜀漢的內亂,所以劉備不得不表態,通過出兵東吳穩住荊州派系同時再緩和三大派系之間的矛盾。
  • 為弟報仇並維持仁義的人設。關羽在劉備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他不但是劉備的二弟,更是劉備的得力大將,兩人同甘共苦了那麼多年的歲月,早就積累了無比深厚的感情,就是這麼一個重要之人卻慘遭東吳的迫害,試想這種仇恨如何不深切?
  • 不僅如此,劉備在還沒有起家之前就一直倚仗著仁義的人設來籠絡人心,倘若他對自己義弟關羽的死無動於衷,那全天下人都會認為他之前的一切仁義都只不過是偽裝,這不但會嚴重損害他的個人形象,甚至還有可能引起手下之人的不滿與反叛,所以為了維持自己良好的人設,劉備必須發動夷陵之戰一雪前恥。

  • 輕視陸遜。關羽被殺後,劉備集團的實力雖然被大大削弱,但至少還有魏延、馬超、張飛這種能夠獨擋一面的大將;再看看東吳集團,在周瑜、魯肅呂蒙等大將相繼過世之後,他們的底蘊也慢慢被掏空,並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帥才,而繼任的陸遜看起來不過是個百無用處的書生,既沒有什麼名氣也沒有什麼功勳,身經百戰的劉備難免會對其有輕視的心理,這也是他果斷髮動夷陵之戰的原因之一。
  • 年事已高。在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劉備已經六十多歲了,這對於古人來說可以算得上高齡了,通常來說他沒有多長時間可以活了,這讓他如何能靜下心來潛心謀劃匡扶漢室的事宜?如果不搏一搏,或許劉備永遠也沒有機會實現自己畢生的夢想,所以為了完成自己早年的願望,也為了給自己的兒子劉禪開創一個良好的局勢,他最後還是發動了夷陵之戰。
  • 東吳與蜀漢只不過是貌合神離。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看似目觀短淺,實際上他比諸葛亮更具有政治眼光,樊襄之戰後劉備徹底看清蜀國與吳國的關係,他們能夠暫時彼此依靠,卻一直不希望對方做大,所以會想方設法地牽制對方,劉備認為與其保持著這種尷尬的局面,倒不如搏一搏將東吳吞併,然後再全力對付曹魏,而且他也相信有魏延鎮守漢中,沒必要擔心魏國偷襲。

  • 荊州的戰略地位。在我看來,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奪回荊州,這是因為荊州有著無比重要的戰略地位。
  • 首先東漢末年,各地時局動盪不堪,經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但是劉表治下的荊州卻是一個例外它對內相對穩定,對外又沒有什麼出兵征討的機會,因此成為了全天下許多人才避難的聖地,再加上連年的休養生息,荊州的經濟相當的富庶,可以供養無數的人口與軍隊,如果劉備拿下它將得到很大的幫助。
  • 其次荊州位於魏、蜀、吳三國政權的交界處,還處在長江的中游地區,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劉備如果得到它,就有可能實現當初隆中對的野望,向北發兵可以攻打宛洛,向東沿江又可直取江東,可以說極大地掌握了進攻的主動權,十分有利蜀漢地盤的擴張。
  • 再者,荊州本身就是一處易守難攻的防守寶地,它擁有著長江這樣的天然屏障,周圍還有連綿不斷的山脈作為掩護,這幾乎使它固若金湯,敵人要想攻下來往往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如若拿下此地劉備的實力豈不是能大大增加?

綜上所述,劉備有著不得不攻打東吳的諸多理由,而實際上倘若他沒有遇上巔峰時期的陸遜,這場戰役的勝負還猶未可知,可惜的是歷史沒有如果,只剩下讓人難以接受的結果。


執筆灬寫史


劉備為什麼一定要打東吳?隱藏著什麼樣的戰略?我覺得劉備打東吳可能有如下幾方面的考慮。

一,為張飛關羽這兩個生死兄弟報仇。

先是關羽跟魏軍苦戰的時候東吳呂蒙趁荊州空虛抄了關羽後路佔領了荊州。這還不打緊,呂蒙還殺了關羽。把頭砍下來向吳侯邀功。

此舉激怒了劉備,幾次三番想發兵伐吳而被諸葛亮攔下。後來張飛被手下士兵趁張飛熟睡中砍了張飛頭顱又投靠了東吳,此舉徹底消磨完劉備對東吳的耐心。自己出生入死的兩個弟弟相繼被東吳所害,憤怒徹底擊垮了理智,繼而發全國之兵伐吳。

二,益州疲弊,需要收復荊州重地增強實力。

失去了荊州戰略重地,也失去了南進東吳,被攻曹魏的有利跳板,荊州的水利交通十分發達。離開時兵家必爭之地。再加上荊州名士大家很多,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不僅能提供源源不斷的兵員人才還能提供戰爭所需的大量物資補給。

所以,劉備想有所圖謀就必須要拿下荊州,拿下荊州相當於增加多一個益州的地盤人口。也就增加了一倍實力!所以必須要伐吳取荊州!

三,魏強吳弱,伐吳相對伐蜀來說比較容易。

三國時期曹魏佔據天下全國十分之七的州郡,人口土地都是蜀漢東吳的數倍。所以現在劉備的角度來看,伐魏很難成功,倒不如伐吳吞併了東吳之後就有實力與魏國角逐了!而此時曹丕剛稱帝,政局不穩,暫時也不用擔心曹魏會來攻打蜀國,所以魏強吳弱,要成大事有所作為必須先攻克東吳!

所以,在一系列看起來正當的理由下劉備發兵攻打相對弱小的東吳,嚇得東吳連連向曹魏稱臣。以換取曹魏不落井下石聯合蜀漢來攻。


四,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展示兵威,安撫民心,震懾天下。

劉備急著伐吳也是有內部原因的,因為當時劉備就只有益州這塊根據地,而劉備是奪取了劉璋經營幾十年的益州,所以益州本地的豪門士紳都不是真心歸附劉備的統治的。

所以劉備為了轉移國內矛盾,也為了給益州那些不安分的豪門士紳家族看看自己的文治武功,所以出兵伐吳就是最好的機會了,一來打贏了可以奪取荊州戰略重地,增強實力。二來可以震懾益州那些懷有二心的人不敢輕舉妄動。


總之,在劉備看來,無論出於哪方面的考量,不管是否足夠理智。他都要出兵伐吳,上天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不管結局如何他都要去拼一把完成自己的帝國大業。只可惜夷陵之戰的七百里沖天大火燒光了劉備所有的雄心壯志,只留給蜀漢託孤白帝城的英雄末路。


竹林論風月


在漢中之戰後,劉備攻佔了漢中和東三郡,關羽擊敗了于禁帶領的曹魏精銳,蜀漢的國力達到了頂峰。劉備摩拳擦掌準備攻佔涼州,關羽也準備一鼓作氣攻佔中原。然而就在劉備躊躇滿志的時候,孫權卻給了劉備當頭一棒。孫權背棄了孫劉同盟,奪取了關羽駐守的荊州三郡,殺死了劉備手下的頭號悍將關羽。

在關羽遇害後,劉備手下的軍心不穩,很多人都不建議劉備出征。諸葛亮和趙雲不支持劉備東征孫權,在關羽遇害後的同一年,劉備手下的悍將黃忠去世,關羽遇害的第二年,劉備手下的悍將張飛被部下殺害,馬超也患了重病無法跟隨劉備出征。

然而這些變故的發生都沒能阻擋劉備討伐孫權的決心,公元221年7月劉備率領數萬大軍東征,身邊沒有帶一個大將,也沒有帶一個有名的謀士。(劉備的軍隊人數一說4萬,一說8萬)

劉備之所以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不顧一切發起東征,一方面是因為劉備報仇心切,另一方面是因為劉備討伐東吳更加符合現實。

當劉備得知關羽被殺,荊州被奪走的消息的時候,劉備對孫權充滿了憤恨。劉備發動東征的時候已經60多歲,60多歲在古代屬於高齡,劉備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所以他想要奪回荊州,想要給關羽報仇,想要狠狠地報復一下孫權背信棄義的行為。

年齡的缺陷讓劉備不得不放手一搏,劉備打了一輩子仗,肯定不想在自己去世的時候,留下一個爛攤子給劉禪。

曹丕手下的大臣就曾經預言了劉備將會發動伐吳戰爭,曹丕手下的大臣認為|:“關羽和劉備是骨肉至親的關係,現在關羽戰敗死亡,蜀漢軍心渙散,劉備肯定會出徵來振奮士氣。”

除了年齡的缺陷外,攻擊東吳對蜀漢來說也更加現實。在東吳和蜀漢結盟的時候,劉備可以放心的去攻擊曹魏,東吳和蜀漢已經翻臉,劉備根本不敢放心的去攻擊曹魏。

曹魏的國力是蜀漢的數倍,劉備根本沒有任何勝算。而東吳和蜀漢的國力差距不大,只要劉備能夠擊敗東吳,進可以吞併東吳,退可以佔領荊州,重新逼迫東吳求和。即使劉備打輸了戰爭,東吳也不想讓蜀漢被曹魏滅亡,肯定會和蜀漢議和。

劉備伐吳的戰略部署沒有錯誤,但是劉備伐吳前的準備過於倉促。正如陸遜評價劉備的話:“劉備打了一輩子仗,打的大部分仗都是敗仗!”劉備本身不擅長軍事指揮,又沒有帶上可靠的將領和謀士,伐吳戰爭根本沒有多少勝算。果然劉備在夷陵之戰被陸遜擊敗,國力弱小的蜀漢再次雪上加霜,劉備也在憤恨中去世。


史海泛舟擺渡人


劉備執意伐東吳的起因

如果說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是劉備的高光之年,黃忠力斬夏侯淵攻佔漢中,劉封、孟達打下上庸,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劉備晉位漢中王,好事一個接著一個,從勝利走向勝利。

然而,隨之而來的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劉備受到的打擊接踵而來,先是關羽敗走麥城被殺,丟掉荊州,再是劉封、孟達失和,丟掉上庸,老對手曹操也去世,曹丕廢帝自立,劉備本想效仿祖上劉邦的漢中王,統一全國的夢想遭受沉重打擊。

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蜀漢後,便迫不及待地決定親率十萬餘大軍征伐東吳,官方正式理由是為關羽報仇,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假節,領五萬兵馬拒之。

劉備伐東吳的真實考量

我們都知道,劉備是一個非常冷靜成熟的政治家,雖然寬厚仁德講,義氣重感情,但絕不會為僅為關羽報仇,便在蜀漢立國未穩的情況下,以舉國之力征討東吳,其實在這背後,劉備有其更深層次的盤算。

第一、曹魏方面收縮防守策略讓劉備無後顧之憂。

曹丕以魏代漢,既成定局,曹丕即位後,戰略防守,忙於內政,以九品中正制,拉攏中原士族,政權基礎得到進一步鞏固,同時繼續推行屯田制,施實谷帛易市,恢復生產,穩定社會秩序。

曹丕忙於治內,當然無暇打劉備的主意。這一方面使得劉備沒有腹背受敵的顧慮,敢於放手與孫權掰一掰手腕;另一方面,曹丕政權日益鞏固,深得人心,使劉備有了謀求統一等不起的緊迫感,所以急於討伐孫權,爭取戰略主動。

第二、東吳方面徙都武昌讓劉備坐立不安。

孫權在呂蒙襲取荊州,奪得劉備統治下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後,國土面積和實力暴增。

特別是公元221年四月,孫權自公安徙都幹鄂州,以武昌、尋陽、陽新、柴桑、沙羨六縣為武昌郡,築武昌城,大有進一步經營之勢,這一舉動深深激怒了劉備,這也是劉備七月就急忙發兵的主因,不然不會等到關羽死後,一年多後才發兵討伐。

同時孫權還與曹丕眉來眼去,儼然有兩者聯手,再奪益州的味道,更讓劉備坐立不安,有被孤立捱揍的感覺。

第三、蜀漢方面三足鼎立不能落到最後的壓力。

曹魏得中原之利,老大位置無法撼動,荊州一丟,東吳無論是從國土面積,還是人口規模,經濟實力都已經超越劉備的蜀漢集團,此消彼長,劉備已經被排擠到第三,這個非常危險的位子。

柿子撿軟的捏,無數次歷史證明,最差的那個幾乎肯定是首先出局的,所以劉備不得不趁孫權立足未穩,主動出擊,爭得第二的有利位置。

正因為劉備高瞻遠矚看到了以上三點,所以在諸葛亮、趙雲、秦宓,以及吳南郡太守諸葛瑾等人的勸說,甚至東吳請和下,劉備伐吳態度仍異常堅決。

吳南郡太守諸葛瑾寫信勸劉備:"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如反掌矣。"

諸葛謹講的這些大道理,作為政治家,軍事家的劉備不可能不懂。

劉備執意伐吳,並不是單單隻為關羽報仇,其主要目的,還是壓力奪回荊州,保持對東吳的優勢,再圖中原。

劉備為什麼執著於荊州

征伐東吳,奪回荊州,劉備選擇的時機雖然很恰當,但對於劉備蜀漢政權現狀卻不是很樂觀。

一是益州剛平定,需要鞏固,休養生息;

二是以諸葛亮、趙雲為首的一大批文臣武將並不支持對吳作戰;

三是法正、黃忠、麋竺、張飛等一批骨幹相繼去世。

但劉備從戰略大局角度考慮,認為不奪回荊州,蜀漢政權就不可能有最後問鼎中原的機會。

劉備對荊州這麼執著,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讓他覺得荊州太重要了。

其一、荊州是龍興之地,蜀漢政權的根基。

劉備漂泊了大半生,多為別人打工,46歲還無自己立錐之地,以至有”脾肉之嘆“。好不容易等到曹操犯錯,聯合孫權奪下半個荊州,才有了自己的基業,第一桶金。

荊州可以稱作劉備龍興之地,肯定珍惜得肉疼心疼的,所以在出兵益州時,不忘留下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大半主力巴巴地守著,生怕別人奪去。

同時,荊州也是英雄豪傑、奇人謀士的重要聚集地,成為劉備奪取益州,治理蜀漢的支柱力量。這些人的根兒,家產,妻兒老小等等還地荊州,如果失去荊州,必然影響荊州集團的穩定,也就動搖了蜀漢政權的執政根基,劉備不得不奪回來。

其二、荊州是戰略要地,問鼎中原的基礎。

荊州是重要的戰略支點,北上可將戰線推至宛城,直攻魏都許昌,保持對曹魏的戰略攻勢,減少漢中的軍事壓力,東進可順流直下,讓東吳門戶大開,無險可守,孫權不得不向劉備示好。

誠如《隆中對》所言:“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是經劉備和諸葛亮兩人反覆推敲,充分認證過的共同綱領,也是劉備能匡復漢室,一統中原的最佳選擇。失去了荊州,基本上就等於失去了《隆中對》的基礎,失去了戰略主動,只有被動挨打的份了,劉備不得不奪回來。

其三、荊州是益州屏障,連通中原的門戶。

在劉備之前,蜀地也曾短暫存在過一個叫成家的政權,由公孫述建立,前後享國僅12年,終為東漢所滅亡。主要原因就是巴蜀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只能偏安一隅,無法做大做強,最終為中原王朝所滅。

劉備是志在匡扶漢室,統一中原的雄主,自然不甘關起門來做個割據地方的皇帝,如果將荊州拿回手中,將荊、益兩州聯成一片,一則使得孫權的地盤大大消弱,只能退回到江東一帶發展,二則讓蜀漢政權跳出了地方偏安小王朝的定式思維,與中原經濟文化聯繫也更緊密。

畢竟統一中原,荊州集團願望更迫切,益州集團則太安逸,在那時益州本土派對中原的歸屬感相對不那麼強烈,奪回荊州,方可使蜀漢政權始終保持一統中原的雄心與可能。

所以從以上分析,劉備伐吳其實是在下一盤更大的棋。

奪回荊州的戰略動機是正確的,征伐時間也沒問題,只是由於龐統、法正等謀士的過早離世,無謀可參,又加之劉備救勝心切,遇到陸遜這樣的強勁敵手,才有夷陵之敗,不然歷史真得重新改寫了。

以業餘視角品讀歷史,用淡泊心態談笑古今,掌心讀歷史歡迎各位看官繼續關注點評!


掌心讀歷史


湘水劃界之後,劉備控制了荊州南郡、武陵、零陵三郡。關羽失荊州後,這三郡被東吳孫權全部佔據。

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的名義,討伐東吳,其真實的戰略意圖就是打痛東吳,然後在談判桌上與孫權討價還價,其目的還是在荊州上。

01

孫劉聯盟及荊州利益的爭奪

赤壁之戰孫劉聯盟打敗了曹操,主要是孫吳出的力,劉備方面沒有實質性的功勞。

但劉備卻趁機佔領了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南四郡。而孫權僅僅是控制了江夏郡的江南部分,並沒有佔據多少地盤。

就當時的局勢,孫權能夠打敗曹操,保住了江東,在戰略上就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這已經是超出了戰役預期,也沒有奢望有更大的戰役收穫。

在之後一年多的時間裡,孫劉聯盟繼續合作,打敗駐守南郡的曹仁,佔據了荊州南郡。

但時間一久,孫權對於劉備在赤壁之戰後獲取的利益,就有了覬覦之想。

在劉備取得益州之後,孫權提出要回荊州。在遭到劉備拒絕後,孫權惱羞成怒,派兵進攻關羽把守的荊州五郡。

劉備親自率領數萬大軍,從蜀中趕來援助關羽,與孫權對抗。

孫劉聯盟徹底破裂,劉備與孫權的決戰拉開了序幕。

如果這場戰役最終打起來,兩敗俱傷,曹操就可以坐收漁人之利。

但這種聯盟的微妙之處就在於:緩則兩鬥,急則兩和。

曹操趁著孫劉兩斗的時機,出兵平定了西涼、關中、漢中,直接威脅著劉備的益州。

面對老窩被抄的局勢,劉備無奈,只好做出了妥協,與孫權湘水劃界,把長沙、桂陽二郡讓給了孫權。劉備僅僅控制了荊州的南郡、武陵、零陵三郡。

之後,關羽坐鎮南郡,儘管與孫吳屢有摩擦,但沒有大的戰役出現,基本還維繫著聯盟的存在。

漢中之戰,劉備打到了“男戰女運”的地步。在關羽攻打襄樊時,劉備已經無力支援,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孫吳把荊州全部佔領。

漢中之戰後,劉備經過戰略調整,恢復了一定的軍事實力。

此時,曹操已經病逝,曹丕稱帝。曹丕面臨著核心的問題是完成權力的交接,暫時還不能構成對漢中的威脅。

02

在這個戰略機遇期,劉備就發動了夷陵之戰,企圖奪回荊州。

其戰略目的有二:

第一,直接奪回荊州。

第二,打痛孫吳,與孫權討價還價。

劉備雖然是以替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動的戰役,不能否認政治家也會有情感,但必須承認政治家首先考慮的利益。

夷陵之戰開始,孫權就派人求和,劉備沒有答應。

劉備清楚,就當時的能力,滅掉東吳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唇亡齒寒的聯盟利益。

談判是劉備希望的結果,關鍵是孫吳能夠出啥價碼。

孫權興師動眾奪取了荊州,自然不會再讓出來。劉備得不到期望的結果,自然不會就此罷兵。

沒有史料記載,孫吳能夠做出怎樣的妥協,但肯定的是沒有達到劉備的要求,也就是不想把關羽原來控制的荊州部分,再還給劉備。

外交是戰爭的延續,沒有軍事實力做後盾,是沒有發言權的。誰也不想把吃到嘴裡的肉再吐出來。

那就只有決戰,把孫吳打痛,再來談判。

遺憾的是,夷陵之戰,劉備打敗了。劉備逃回了白帝城,孫權再次求和,劉備又是在無奈之下同意了。

孫權已經得到了利益,也取得了勝利,但不想跟蜀漢一直對抗下去。否則,對自己不利。

劉備戰敗了,已經沒有跟孫權討價還價的資本了,不妥協也得妥協。否則,對自己更加不利。

如果孫權也犯渾,乘勝追擊,蜀漢就徹底結束了。

因此,從夷陵之戰前後,孫劉之間的矛盾和利益衝突來看,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真實意圖就是為了荊州,這毫無疑問。

至於開始不同意孫吳求和,最後不得已而同意求和,僅僅是為了達到戰略目的採取了不同的策略而已。

在戰略上,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沒有錯誤,遺憾的是,戰術上劉備犯下了致命的錯誤。先是輕敵,沒有把陸遜放在眼裡,之後又棄舟登陸,犯下兵家之大忌,導致戰役失敗。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戰略目的,也最終因為戰役失敗而泡湯了。





初心不言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以為劉備攻打東吳是為了替關羽報仇,其實不然,關羽兵敗麥城是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初,而夷陵之戰的爆發則是在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如果真是兄弟情深要報仇,豈會等一年半之久。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重奪荊州。

△夷陵之戰劉備遭遇火燒連營

荊州戰略地位極為重要,魏蜀吳三方誰也不願撒手

三國三大戰役中,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實際上都是為了爭奪荊州歸屬權而爆發的,而魏蜀吳三方為了爭奪荊州,明爭暗鬥更是從未停止,由此可見荊州的重要性。關於荊州的重要性,下圖可以說是一目瞭然,淡紅色區域代表荊州,黑色箭頭代表曹魏南下可選的路線,紅色箭頭代表蜀漢東出的路線,淡藍色箭頭則代表了荊州對東吳腹地的威脅。

1、荊州是曹魏南下的橋頭堡。因為大別山的存在,再加上蜀地道路過於難行,歷來北方軍隊南下,無非三條路可供選擇(如下圖)。一是長江中游的荊襄地區,從南陽盆地至江漢平原;二是沿大別山北麓向東,經淮西地區攻佔合肥。三是從蘇北平原經“揚州-鎮江”一線渡江。因曹魏水軍的戰鬥力實在不敢恭維,因而長江中下游渡江作戰的路線基本可以忽略,或者說只能作為佯攻或輔助攻擊手段,主要起到牽制作用,如同後世蒙古南下滅南宋一樣,荊襄地區對曹操來說乃是必爭之地。這也是即使赤壁戰敗,曹操仍然要死死佔住荊州七郡之一南陽郡的原因所在。

△北軍南下線路

2、荊州是蜀漢東出的唯一門戶。由於益州地處四川盆地,再加上蜀地道路難行,蜀漢想要向外拓展,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經由漢中北上,另一條便是經由荊州南郡東出。因此,蜀漢想要獲得戰略主動權,就必須佔據荊州;反之,一旦荊州丟失,或者說南郡丟失,那麼蜀漢將被牢牢鎖死在四川盆地。同時,蜀漢本就是三國之中較為貧弱的一個,一旦丟失荊州,還會造成人口、經濟等方面的全面削弱,只會與其他兩國的差距越拉越大。

△南郡丟失蜀漢將被牢牢鎖死在四川盆地

3、荊州是東吳西部的重要屏障。東吳地處長江以南,且重要城市幾乎全在長江沿線(如下圖),想要守住基業,長江天險可以說是唯一的屏障。曹魏水戰較弱,長江天險尚且可以阻攔,可一旦荊州落入他人之手,正如蒙古佔據荊襄之後順流而下進攻臨安一樣,敵人便可順江而下直接威脅東吳腹地。劉備相對弱小之時,東吳還可放心將荊州交給他,可在蜀漢擁有荊州、益州梁地之後,已經具備了對東吳形成毀滅打擊的能力,東吳自然不會再放心將荊州交給劉備。

△東吳重要城鎮全在長江沿線

正是由於荊州如此重要的戰略地位,使得自赤壁之戰以來,魏蜀吳三方圍繞荊州歸屬的問題,不斷展開血腥爭奪。而蜀漢和東吳的聯盟關係,也始終因為荊州的歸屬而存在著裂痕。

赤壁之戰後曹操戰略方向改變,東吳、蜀漢圍繞荊州不斷展開爭奪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平定北方之後,開始將戰略重心轉向南方,隨後爆發赤壁之戰。曹操雖然最終戰敗,但卻仍然佔據著南陽郡,眼看東吳、蜀漢因自己的原因結盟,曹操便故技重施,將戰略重心轉向西北,而正如曹操所願,東吳、蜀漢很快便因荊州而反目成仇。

赤壁之戰後,劉備以劉琮的名義佔據荊州四郡,成為了赤壁之戰的最大贏家。孫權出於自身的考慮,於是將南郡借給劉備(借荊州歷史上並不存在),將劉備推到了抵抗曹操的最前沿,為了拉攏劉備,孫權甚至將妹妹嫁給了他,而東吳則趁機出兵佔據交州。這段時期,應該也是東吳、蜀漢為數不多的蜜月期。

建安十六年(211年),從赤壁之戰陰影中恢復過來的曹操,開始將戰略重心轉向西北。建安二十年(215年)隨著曹操威脅的消失,劉備在穩定了荊州統治的情況下,開始進兵益州。而東吳在鞏固了交州之後,眼看劉備將要做大,開始與劉備爭奪荊州,為此在劉備出兵益州之際,孫權立刻從劉備身邊召回了妹妹,並派諸葛瑾向劉備討還南郡。東吳和蜀漢的結盟,開始因為荊州的歸屬而出現裂痕。

南郡作為連接益州和荊州的交通要道,劉備自然不會將南郡還給孫權。盛怒之下的孫權以呂蒙為將,連下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劉備則起兵五萬赴公安,關羽屯兵三萬於益陽與魯肅對峙,大戰一觸即發。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見劉備已經取得益州,為了避免再出現一個強敵,並進一步威脅益州地區,曹操率十萬大軍親征漢中張魯,並迫使張魯投降,曹操佔據漢中之地。劉備為了避免腹背受敵,只得與孫權議和,雙方平分荊州,史稱“湘水劃界”。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率兵與曹操爭奪漢中,一番鏖戰之後,曹操被迫退出漢中。而就在曹操退兵之際,關羽趁機從荊州向襄樊一帶發動進攻,曹操大為震動,連忙趕回洛陽,親自指揮救援樊城。而孫權則瞅準時機,趁劉備剛剛結束關中爭奪,無力東顧的機會,從背後偷襲關羽,導致關羽敗走麥城,荊州落入東吳手中。

劉備之所以發動夷陵之戰,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奪回荊州

正如前文所說,荊州落入東吳手中之後,劉備不僅被徹底鎖死在了四川盆地,而且地盤、人口、經濟均損失慘重,對於志在天下的他來說,這顯然是無法忍受的。為此,當從漢中之戰中恢復過來後,劉備立即發兵進攻東吳,意圖重新奪回荊州。

△夷陵之戰雙方進兵路線

章武二年(222年)春,從關中之戰和丟失荊州中恢復過來的劉備,為了重奪荊州,率水路大軍進攻東吳。結果被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打敗,將軍馮習、張南、傅肜、程畿等戰死。曹丕估計也沒想到劉備敗的如此之快,他雖然樂於看到兩虎相爭,但卻不願意看到一虎吞併另外一虎,於是在劉備戰敗之後,曹丕便立即下令南征,諸軍兵並進,曹真、曹休等諸路大捷,擊敗孫盛,大破呂範,火燒諸葛瑾,幾乎攻下江陵。

正是由於來自曹丕的威脅,東吳雖然取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但卻不得不向蜀漢議和,雙方最終恢復聯盟關係。

△夷陵之戰劉備敗退路線

至此,荊州爭奪戰宣告結束,荊州最終還是落到了東吳手中。而丟失荊州的蜀漢則又成為了三國之中最弱小的那一個,為了避免國力差距被持續拉大,諸葛亮只能通過一次次北伐謀取發展空間,可惜始終無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