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大數據出爐,為何國足近年來經常輸,觀賽需求成了重大因素

國足再次以1-2輸給了敘利亞,可以說這一次的失敗也是傷透了不少中國球迷的心。本來武磊的一個扳平球已經燃起了球迷們的希望,但是張琳梵的一記烏龍再次把球迷打回了冷冰冰的現實,直到終場結束的時候,我們球迷朋友終於緩過神來,又敗了。在如此尷尬的失敗之下,裡皮選擇辭職,球迷大喊退門票,而中國足協只能頂鍋上陣,出來道歉。

國足:大數據出爐,為何國足近年來經常輸,觀賽需求成了重大因素

但是反觀近幾年國足的比賽我們就能夠看出,世界盃的夢碎早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化的結果,我們球迷無數次的憧憬都幻化成了一層層泡沫。自從2002年起到現在,中國足球已經夢碎十七年,這十七年的夢碎,並不是偶然的結果,通過對國足大數據的分析,也許我們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啟示。

國足:大數據出爐,為何國足近年來經常輸,觀賽需求成了重大因素

首先是中國哪個地方最盛產國內頂級球員?可以說遼寧絕對是一騎絕塵,作為一個足球大省,遼寧為中國各個隊伍提供了非常多的國內頂級球員,其次便是山東省。這兩個省份為全國提供球員如此之多的原因與這兩個省份球員的體型身高都非常出色不無關係。但是排在提供頂尖球員第三位的湖北則向世人宣告,不一定是要有身材身高才能夠出優秀的球員。

國足:大數據出爐,為何國足近年來經常輸,觀賽需求成了重大因素

相比於遼寧和山東這種足球運動員的眾多出產,湖北的球員完全是靠著特有的韌性成功在中超脫穎而出,相比於籃球,足球對於身高的要求相對較小,而重要的是速度和寬度以及技術。這正是湖北依然能夠盛產國內頂尖球員的原因之一。

國足:大數據出爐,為何國足近年來經常輸,觀賽需求成了重大因素

而中國足球在這十七年來最大的一個落敗的原因莫過於其上座率的下降,英國的人口比中國少很多,但是就上年來看,現場觀看足球的球迷朋友足足有3281萬人次,而我國人口數目如此之多,去年上座人數不過才895萬人次,眾多的球迷朋友都選擇在電視機上觀看而非現場的支持,甚至國內中超,中甲,中乙三個聯賽的隊伍之中有十四個隊伍比賽的時候全體育場僅僅只有幾百人,顯得非常的悽慘。

​這不由得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中國隊踢不好導致更少的人願意去現場看球,而沒有現場的氛圍和那種環境,對球員來說也會造成很尷尬的局面,踢得得過且過,兩者相互遏制,越來越消極。國足踢得越來越差,集體榮譽感也在失敗中大受傷害,不少觀眾也是紛紛選擇不看或者說“棄坑”,這樣的消極環無疑是一個詛咒,如果沒有辦法解決只會越來越消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