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針今日於創業板上市,市值達36.45億元

據IPO早知道消息,北京指南針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指南針”)於今日(11月18日)正式在創業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300803。


來源 | 本文由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文中觀點僅供參考

排版 | C叔

指南針今日開盤價為7.50元,盤中快速上漲,截至收盤,報每股9元,成交量為14.81萬元,首日上漲幅度為44%。以收盤價計算,指南針市值達到36.45億元。

指南針今日於創業板上市,市值達36.45億元


指南針此次上市計劃,募資3.56億元人民幣,發行市盈率達22.99倍,公開發行不超過569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14.05%。其發行募集的資金將主要投資於PC金融終端系列產品升級優化項目、移動端金融產品建設項目、華南研發中心及客戶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和大數據營銷及研究中心的開發項目。

指南針今日於創業板上市,市值達36.45億元


指南針在2015年12月就已提交上市輔導備案材料,輔導機構為國泰君安。歷時近4年後,指南針的首發申請終獲通過。

招股書顯示,指南針成立於2001年,是國內最早一批涉足金融信息服務業的企業之一,目前的主營業務為以證券工具型軟件終端為載體,以互聯網為工具,向投資者提供及時、專業的金融數據分析和證券投資諮詢服務,並與包括上證信息公司、深證信息公司及巨潮資訊網等在內的諸多金融信息提供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基於在金融信息服務領域積累的客戶資源、流量入口優勢及營銷優勢後,指南針又拓展了廣告服務業務和保險經紀業務,以進一步豐富收入結構和提升收入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自成立伊始,指南針便選擇獨立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服務,公司的核心技術團隊始終保持穩定。核心技術主要表現在證券研究技術、電子商務技術和多媒體網絡技術等方面,且均為公司自主技術。

得益於清晰的商業模式和足夠的技術儲備,指南針的產品矩陣在經過長達18年的沉澱後已具備強大的品牌效應。截至 2019 年6月末,指南針產品已為超過 400萬的投資者提供了實時行情數據和資訊服務,其中累計付費用戶約86.48萬人,且用戶黏性相對較高,產品每天平均在線用戶峰值超過15 萬,軟件和網頁後臺系統每日訪問量可達上億次。

2019年上半年,指南針的營業收入為3.64億元,同比增長0.89%;淨利潤為0.97億元,同比下跌12.52%。不過,上半年淨利潤的降低主要是由於銷售週期的影響,指南針預計2019 前三季度的營收區間為45,100萬元至55,100萬元,同比增長2.06%至24.69%;淨利潤區間為10,600萬元至 13,000萬元,同比增長5.06%至 28.85%。

其實不妨以處於同行業的大智慧(SH:601519)做一對比,2019年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大智慧的營收分別為2.90億元和4.46億元,均略低於指南針的業績;並且大智慧在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均處於虧損狀態。

不過,大智慧在2019年年初的股價為3.34元,11月18日的收盤價則為7.03元,區間漲幅達110.48%。而行業另一大公司——同花順(SZ:300033)同樣在2019年表現不俗,今年年初的股價為38.00元,11月18日的收盤價則為95.35元,區間漲幅達150.92%。

以此推測,指南針在正式登陸創業板後,極有可能在股價表現上有不小的上升餘地。

指南針今日於創業板上市,市值達36.45億元


此外,同花順、大智慧和指南針所屬的金融信息服務業是國家大力倡導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譬如《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 號) 就提出要大力發展信息服務等高技術服務業;而工信部也印發了《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 (2016-2020 年)》,支持大數據技術產品創新發展、著力提升大數據技術的行業應用能力。


因此,作為國內最早的證券分析軟件開發商和證券信息服務商之一,在商業模式愈發成熟、產品矩陣愈發豐富、客戶體驗愈發優化的情況下,指南針勢必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本文由公眾號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如需轉載請聯繫C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